「這個人很重要嗎?」是現代許多人在面對轉型正義時會發出的疑問,歷史在經過時間的洗刷後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但在某些人的心中,卻依舊是一道難以忘懷的疤。
基隆中學事件的紀綠片以探討受難者家屬的心境為主軸,其中有兩位家屬令我非常印象深刻。其中一位叫做黃新華,她的父親是在義民中學教書時組織讀書會的黃賢忠,當她的父親在馬場町被槍決時,她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在從未親眼見過父親的情況下,她卻對父親有著非常鮮明的形象與強烈的情感,這讓訪問者感到非常好奇,詢問下才得知,原來這些情感是來自一封父親的遺書。遺書中留下了父親的自畫像,還有四首絕命詩,其中最讓黃新華感受到父親的惦念是第三首:
「生死早已置腦邊,縱入地獄亦泰然;獨有一事情未盡,寡妻孤女問誰憐。」
看到這些保存下來的檔案,黃新華得以重新建立對父親的形象、與父親的情感連結,儘管她從未見過他一面,但透過這份遺書,她可以知道父親是掛念她的,那份來不及參與她生命的父愛,透過書信在多年後給了她一個交代,也讓她確立了自己與父親的關係。透過這個案例的傳達,我意識到真相保存與揭露是轉型正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國家暴力帶走親人的傷痛無從彌補,透過檔案保存,才能讓受難者家屬有機會重新建立與親人的關係和想像,儘管是痛苦的、破碎的,但至少不會是被抹煞的。
第二位家屬的名字叫做藍芸若,她的父親因為負責發行光明報被補,情治單位在得知父親老家地點後,就把家中的爺爺、媽媽還有一歲多的自己一併抓走,逼得父親只能投案自首。但在長大成人的歲月中,藍芸若一直對父親心有怨懟,她認為父親是萬惡的共匪,也因此感到非常自卑。一直到44歲時,她才經由陳芳明先生,她的高中學長,同時也是臺灣黨外運動的重要推手,認識了她在國民黨黨國教育下從未看過的歷史的另一面,也重新認識了她的父親,陳芳明先生告訴她:
「你的父親所從事的工作,是很偉大的工作。」
藍芸若也說到:「我們這些受難者家屬,叫做獄外之囚,我們的痛是一輩子的,受難者的痛,在行刑以後就沒有知覺了,但我們家屬的痛,是一直到死才會結束。」這個案例除了真相還原外,同時更強調了名譽恢復的重要性,若歷史沒有被適當地保存、重述,國家暴力就不只是單純帶走了一個人的生命,更是在無辜的人中製造永遠無法理解、也無法和解的仇恨,像藍芸若這樣的家屬,很可能就會帶著對父親的恨意死去,國家暴力帶走了受難者的肉體,也摧毀了他身而為人的名譽、關係,是真正的殺死一個人。
這部紀錄片由受難者家屬的視角出發,讓我們看到,受難者家屬也同樣是受難者,以及轉型正義是如何彌補和慰藉受難者家屬。在影片的最後,黃新華到六張犁亂葬崗探望被埋藏四十年才找到的父親遺骨;藍芸若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受難者紀念石碑上找到自己父親的名字,我想在這個當下,已經充分體現了轉型正義的意義,也更是推動轉型正義繼續思考、繼續完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