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黑天鵝黑不黑 《心得篇》

好幾年前有一部熱門電影《黑天鵝》 《BlackSwan》 在講述一位滿懷夢想的芭蕾舞伶患有精神分裂症,為了實現夢想及她母親的極度控制壓迫下一步一步的精神崩潰進而引發她的黑暗面而失去控制。


因為電影裹有好多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的情節,當時很多朋友問我說我們舞蹈界是不是真的像電影演的那樣?


我只能說,當然沒有那誇張。劇中女主角畢竟是為精神疾病所苦才會有那麼多驚悚的行為而且戲劇講求張力。


不過偶爾的忌妒,明爭暗鬥還是有的。壓力破表更不用說。


例如:朋友會一直莫名的說服我不要去考某個團,說她絕對不會去甄試受氣,結果隔天一大早她突然打電話給我:「我已經在排隊等考試了,妳不用來啦,人多到隊伍已經排到另一條街了!」


例如:在歌劇院,我們的工作季節到尾聲時大家都要在公佈欄看自己下一季會得到幾個劇碼演出~這真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在歌劇院的第一年因為是新進舞者,又幸運的有三個歌劇的演出機會,結果我就變成被八卦的主角之一,只因為我是新人,憑什麼?🤦‍♀️


還好後來通知改成放在合約上,不然這種很像在看考試放榜的感覺真的不是太好。


又例如:我要從歌劇院”退休”時,(我不是老人喔😅)消息傳的比宇宙光速還快。不到一天的時間簡迅一通通的來:「妳真的要離開了嗎?」「什麼時候要離開?」 「是完全離開還是只是不出演某齣歌劇?」


我知道她們在想什麼,我也可以理解想要爭取角色的心情,只是位置只有一個。我第一時間告訴了一位平常會互相幫忙的朋友這個”內線消息” 請她快寫email去爭取我的位置,她也順利勝出。


不過這些都無傷大雅。大部分的歌劇院朋友都是好人。他們也是覺得捨不得我離開,畢竟我們都是一起工作十幾年的好夥伴。


其實以我自己的經驗看來,舞蹈界的世界和社會工作世界比起來相對單純。再怎麼多的小動作也比不上實際展現出來的實力,清楚而直接。


至於電影中女主角為了爭取角色而色誘舞團總監?那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多年下來合作的男舞者或男編舞者都是我們的好姐妹,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但也許芭蕾舞團的故事不同。


這部電影中最真實的部分就是電影裏的芭蕾舞者們中有些是由歌劇院的舞者朋友出演,劇中的芭蕾課老師也是我們歌劇院的團課老師。


另外一個更真實的事情是電影女主角 Natalie Portman 的芭蕾伶娜替身,她的名字自始自終都沒有出現在電影演出名單上(Credit)。


不僅如此,她還被要求不要對外曝光她是女主角的舞蹈替身,只因為製作人想要製造這位女星在只接受了一年半的舞蹈訓練就有能力做到像真正的芭蕾舞者一樣好的假象。雖然女主角確親自做了一些動作,但還是導致很多人真的以為所有的舞蹈動作都是Natalie Portman跳的。


這才是讓這位替身舞者最生氣的地方。一位專業的芭蕾舞者要經歷至少十到二十年的苦練才有的技巧豈是一年半的訓練就能完成的?這位替身的名字叫 Sarah Lane,她是ABT的獨舞者。她後來有站出來接受新聞採訪表達不滿,認為電影製片對藝術家不尊重而且也是謊言。


所以,這樣說起來,舞蹈世界和舞者之間有比現實社會黑暗嗎?

附上一張我那泛黃的硬鞋照片。一看到這張照片腦海就會浮現腳指流血🩸破皮的感覺😅血汗的練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為舞蹈藝術夢想旅居紐約的台灣人。曾和紐約各大小藝術現代舞團表演,大都會歌劇院舞者14年。疫情期間毅然褪下舞台表演生涯,轉職幼教專業及芭蕾舞老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