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大崩壞 ( 原文作者 : 戴德 賈蒙 ) ~ 第15章 大企業與生態環境

因應生成式AI浪潮,全球科技大廠加速建置資料中心。隨著AI與資料中心耗電量激增,勢必推升天然氣需求。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執行長mike wirth預計,由於資料中心運算需要龐大電力,將帶來一波新的天然氣需求潮。

比起其他發電方式,天然氣需求前景更為看好。原因是太陽能、風力發電受天候影響,而資料中心運轉24小時不間斷,一旦斷電停止運作,服務中斷的成本十分可觀,故天然氣發電具有相對的發展優勢。

至於燃煤發電有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各國正逐步淘汰燃煤電廠,核電成本太貴,地熱發電效益則有待驗證,因此天然氣發電是資料中心最可靠的供電來源。

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研判,資料中心所衍生的龐大電力需求,其中60%將由天然氣供電滿足,40%則由再生能源滿足。

(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新聞 )

雪佛龍CHEVRON CORP 在海外基金投資標的中,多為該基金之主要占比。最近在大崩壞這本書讀到非投資機構撰寫該企業的相關介紹。

作者戴德 賈蒙是地理學者,擅長以地理環境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按理,對於資源開採的大企業,應該很不以為然。確實作者在書中自述…我就像大多數的人,對石油公司深惡痛絕,如果有人敢給予這個產業正面報導,提到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我總是深深懷疑,不以為然。(頁507 )

我們的能源多數來自石油,天然氣則是石油的副產品。天然氣要能夠有效被利用,需要有液化及運輸設備,而設備需要投注大量的資金,如果只是開採石油,沒有液化天然氣的處理設備,只好就地燒掉,那景象便是一座座的油井和沖天烈焰的油田。

雪弗龍石油公司位在巴布亞由幾內亞南部高地的庫圖布油田( Kutubu field ),是6家石油公司共同經營的合資企業。

因為油田區位在奇柯瑞河( Kikori River)的水源區,該區域為多石灰岩地形,雨量又是世界之最( 年雨量平均約10000公釐 ),常有土石崩塌,因此開採困難。

1993年,雪佛龍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進行一項大規模的保育和發展整合計畫。希望開採自然資源的同時能將環境損害減到最低。( 頁509 )

雪佛龍是一家以營利為目標的石油公司,需要產生利潤對股東交代,為了環境保護維持生態而花錢,股東盈餘勢必會減少,股東反而會抵制這樣的策略。但,雪佛龍為何決定這麼做 ? 很顯然是這樣的政策可以幫公司賺更多的錢,原因是這麼做可以避免環境災難,減少大眾對石油業災難可能有的反應;也為了符合地主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避免耗時的官司纏訟而延宕開採計畫。

從這方面來看,庫圖布油田開發案顯示雪弗龍的先知先覺,這家公司已經預見政府的環境保護標準將越來越嚴格。往後,世界各國政府對環境破壞的預防將越來越多。(頁514~515)

作者於1998~2003年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顧問期間,曾4度前往庫圖布油田和水源區,每次長達1個月。作者形容抵達目的地前,飛機降落時,從機窗俯瞰,直到地平線的盡頭,都是廣袤的雨林。

2004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首次提出的 ESG 概念,就是評估企業表現的新型態指標,讓企業不再只以財務報表評斷表現優劣,而能兼顧環境與社會均衡發展。至今,已有無數企業開始走上ESG永續經營的方向。

ESG指標也可作為投資人評估企業前景發展的參考,觀察2008年金融危機及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期間,歐洲83家上市銀行中,ESG分數較高的銀行所受到的衝擊和影響較小。由此可見投入ESG永續發展的企業更能承受環境的風險變化,而投資人與社會大眾也更願意和體質健全、投入永續發展的銀行進行往來。(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