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精神性 (原文作者 : 康丁斯基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教科書等級的藝術理論,讀起來很動感。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莫斯科大學時期,就讀法律和經濟學。於1896年在慕尼黑學習繪畫(寫生,素描和解剖學)。( 資料來源 : 網路 )

本書的手稿於1911年完成,時值作者44歲。序中提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喚起體驗物質裡及抽象東西之精神性的能力;這能力在未來是必要的,它由無止境的經驗形成。作者還說,對我而言,沒有一件事,比純粹訴諸腦袋和理性還遙遠的。( 頁6 )

換句話說,理論可用文字論述來呈現,而思想這虛無的東西,則需要大量的知識與清晰的經驗感受來傳達。

康丁斯基具有聯覺(知覺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聽見色彩。這一效果對他的藝術產生主要影響。他甚至把他的繪畫命名為「即興」和「結構」,仿佛它們不是繪畫而是音樂作品。( 資料來源 : 網路 )

本書VI形與色彩的語言章節一開始便寫到音樂可以直接傳到心靈,並立刻得到迴響,因為音樂在人裡頭( 即興 )每個人都知道,黃色、橘色和紅色能使人振奮,表現快樂與富裕( 結構 )

以上,這兩句話說明藝術間深切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正是歌德所認為繪畫的主要基礎。繪畫藉著這個關係走向抽象,而成為純粹繪畫性的構成;構成的2個主要媒介就是色彩和形。( 頁 50 )

康丁斯基特別喜歡把「抽象藝術」稱為「具象藝術」。他認為繪畫不能沒有色彩圖像,但物體則可有可無。沒有物體乃抽象或非物象,以具象來概括會更鮮活。

康丁斯基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康丁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1500萬美元。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是康丁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資料來源 : 網路 )

康丁斯基在1909年前後開始「印象」畫、「構成畫」和「即興畫」,當時也是寫作《藝術中的精神》的期間。

本書的結論章節,將這三類作品統一稱為「交響式構成」的畫作,這三種畫作容易使我們聯想起一些古老的合聲作品,莫扎特、貝多芬,....或多或少也和哥德式建築,平衡均勻的劃分相似,是這種結構的精神要素。( 頁94 )也許這正是康丁斯基的三種不同的創作靈感來源。

1.直接來自「外在自然」的印象,表現於速寫-著色的方式裏,我稱之為印象作品。

2.不知不覺產生的,大半是內在感覺過程的紀錄,我稱之為即興畫作品。

3.在我內心情感醞釀(緩緩慢慢)而成的作品。...理性、意識、目的性再圖裏扮演極重要角色,我稱之為構成作品。( 頁94 )

不過,為了印象派的作品進行區分,康丁斯基認為自己的創作有更多理性思考的部分,而並非僅靠靈感。( 資料來源 : 網路 )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人是獨一無二的。人的心使我們每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人心是很複雜的。讓科技來探索人心會是人類史上最浩大的工程...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世界知名城市的誕生,多半源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或者源於歷代皇家居所範圍。但日本京都很不一樣,日本京都是源於日本武士獲得天皇認可和官場位階而誕生的城市。
據說,雷根競選時的講稿其實是劇作家們寫的,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是否隱喻影星雷根比起其他候選人,更容易掌握閱聽人的關注,並渲染閱聽人的情感 ?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人是獨一無二的。人的心使我們每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人心是很複雜的。讓科技來探索人心會是人類史上最浩大的工程...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世界知名城市的誕生,多半源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或者源於歷代皇家居所範圍。但日本京都很不一樣,日本京都是源於日本武士獲得天皇認可和官場位階而誕生的城市。
據說,雷根競選時的講稿其實是劇作家們寫的,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是否隱喻影星雷根比起其他候選人,更容易掌握閱聽人的關注,並渲染閱聽人的情感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藝術活動來表達情感和了解自己,並進入天父的喜悅來培養自信和自我接納。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功夫好的藝術家,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無法看見全貌、但或多或少已經感知到的某一個世界的片段。透過藝術家的觀點,我們能被輕輕地提醒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或者更現實一點:自己的功能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當前的社會,以及我們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藝術活動來表達情感和了解自己,並進入天父的喜悅來培養自信和自我接納。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功夫好的藝術家,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無法看見全貌、但或多或少已經感知到的某一個世界的片段。透過藝術家的觀點,我們能被輕輕地提醒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或者更現實一點:自己的功能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當前的社會,以及我們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