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為什麼M1主力戰車在烏克蘭戰場上表現不佳?

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苦苦等待美國支援性能優異的M1主力戰車,以做為地面反擊攻勢的主力。只是終於等到美國將第一批M1A1運到烏克蘭,開始投入作戰後,戰果卻不如預期,在被俄軍擊毀數輛後,已悄悄撤出前線,準備進行整補後,調整戰術,再投入戰場上。那為什麼M1A1的表現不佳,未能取得耀眼戰果,這其實是非戰之罪,M1A1本身的性能沒有問題,關鍵在於戰場上的環境變化太多,早就今非昔比。過去很多年來,主力戰車無用論從沒有消失過,許多人質疑主力戰車是否還適合今日戰場,M1A1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挫敗,只是再度證明主力戰車無用論,並非空穴來風。

慘遭擊毀的美製M1A1主力戰車,被拖到莫斯科的勝利公園展覽。

慘遭擊毀的美製M1A1主力戰車,被拖到莫斯科的勝利公園展覽。


眾所皆知,英國最早發明戰車,就是用來對付壕溝戰的,而今天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掘壕固守,應該就是M1A1大顯神威的時候,那問題出來哪裡?答案在於一戰時,大家才第一次見到戰車,當時反裝甲武器根本還沒有出現,緊接而來的二戰,活躍於戰場上的反裝甲武器,主要以反戰車砲為主,單兵攜行的反裝甲火箭或無後座力砲,對於戰車來說傷害不大。因此擁有厚重裝甲的戰車,在戰場上橫行無阻,成為陸戰王者。但問題在於二戰結束後,具備導引能力的飛彈,成為戰場上攻擊武器的主流,從大型的反艦或防空飛彈,到小型的反裝甲飛彈都快速成熟,反裝甲飛彈與戰車之間的競爭,前者逐漸佔了上風。

最早出現的是由戰機掛載的空對地反裝甲飛彈,已對地面裝甲部隊造成很大的威脅。不過高速定翼機不適合慢飛,即使是專門設計用於對地轟炸的攻擊機,也無法仔細搜尋地面目標。但很快地,能低空盤旋與空中懸停的武裝攻擊直升機出現,搭配偵搜直升機與反裝甲飛彈,簡直如虎添翼,可以非常有效率地搜索並擊殺地面目標。在此同時,單兵攜行的反裝甲飛彈也發展出攻頂模式,飛彈發射會自己爬升後,向下攻擊一般戰車裝甲最薄弱的車頂部份,達成擊中就幾乎一定貫穿的可怕效果。戰車在這三種威脅下,在戰場上變的非常危險。除了要注意天空中的敵人,也要隨時注意樹林之中、建築物旁、甚至是躲在水溝裡的反裝甲小隊,只要稍有不慎,昂貴的戰車就會被攻擊而在戰場失去作戰能力。

在此時,主力戰車已受到很大的質疑,不過卻剛好發生了一件事,暫時拯救了主力戰車的地位。在兩次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的M1主力戰車,在沙漠中大殺四方,打得伊拉克共和衛隊的裝甲師潰不成軍,兩旁堆滿俄系戰車殘骸,並冒著滾滾濃煙的死亡公路,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最經典的畫面。但波斯灣戰爭的作戰環境與情況非常特殊,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並無法複製到別的地方。首先,美軍擁有絕對的制空權,伊拉克空軍根本不是對手,這讓美軍的主力戰車幾乎不用擔心來自空中的威脅,其次是沙漠的空曠地型,不只讓敵方的反戰車飛彈小隊難以躲藏,也讓M1主力戰車可以發揮射程較長的優勢,完全壓制伊拉克的俄系戰車。

兩次波斯灣戰爭的結果,讓支持主力戰車的人,獲得了最佳的案例,來證明主力戰車在現代戰爭中,仍有一席之地,許多國家也因此決定換裝地面部隊的主力戰車,台灣就是其中一個。畢竟台灣自己研發的CM-11勇虎戰車與接收自美軍的M60A3 TTS戰車,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不只105公厘口徑的戰車砲火力不足,裝甲防護能力更是難以抵擋中國解放軍的新型主力戰車。但台灣陸軍採購M1主力戰車的計畫,卻拖延許多,這除了美國的態度與國防預算的排擠問題,台灣內部也有很多的雜音。因為許多人都認同主力戰車無用論,覺得台海戰役如果進行到地面作戰,國軍一定已經失去制空權,那主力戰車的存活率會很低,還不如投資更重要的武裝攻擊直升機。

在這場辯論中,主張要發展武裝攻擊直升機的一派大獲全勝,因此台灣陸軍先分批採購了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攻擊直升機,後來更斥資重金,引進了更先進的AH-64E長弓阿帕契武裝攻擊直升機,成立了兩個航空旅與一個換裝訓練中心(戰時可編為第三個航空旅),形成陸軍目前最重要的反裝甲戰力。但這樣的決定,出現的後遺症就是台灣的地面裝甲部隊一直無法補充裝備,只能靠老舊過時的戰車苦撐,這一直要到連續兩位裝甲兵科的陸軍將領先後出任國防部長,籌獲武裝攻擊直升機的案子也順利結束,才終於下定決心,採購108輛的M1A2T,預計將會在接下來的二、三年內陸續交付,將會優先部署在北部地區,以防範中國的突襲。但台灣的M1A2T是否真能發揮戰力,避免步入烏克蘭的後塵,其實還有待觀察。


因為隨著無人機的出現,這種便宜的武器,可以輕易擊傷主力戰車的精密感測器,即使無法達成擊殺的目標,卻能逼使受傷的主力戰車暫時退出戰場,或在感測器受損的情況下,再遭到反裝甲武器的擊殺。這讓主力戰車在戰場上的情況變的更為不利。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三艘075型兩棲突擊艦,第四艘正在艤裝,代表未來除了進行機降突襲外,搭載武直-10,低空獵殺台灣裝甲部隊的能力也逐步到位。而疑似正在興建的076型兩棲突擊艦,甚至配備電磁彈射器,可以做為無人機的發射母艦,這對於台灣的地面部隊,將是非常嚴重的威脅。以烏克蘭的前車之鑑來看,陸軍M1A2T的存活能力堪慮。

雖然近期的消息傳出,陸軍已一併採購M1A2T的無人機反制套件,也就是俗稱的車頂鳥籠裝甲,但仍在國軍服役的CM-11與M60A3 TTS卻沒有這項簡單的裝備,即使進行性能整建的M60A3 TTS也沒有任何的防護升級計畫,會不會安裝新型的反應裝甲,仍在未定之天。而台灣雖然已採購肩射型的刺針防空飛彈,但數量遠遠不足,已開始服役的陸劍二防空系統又太昂貴,不可能拿來打便宜的無人機。目前陸軍可以做的,大概只剩加強夜間作戰訓練,讓裝甲部隊利用夜色掩護來移動,畢竟要在夜間進行精確對地打擊,還是比較困難的技術,是解放軍的一個弱點,也是台灣裝甲部隊最好的機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