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假工具書:21.校稿是什麼?校稿的優點?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校稿亦非一遍可成。想必您多少會知道,市面上有許多作品一改再改,一版再版,若作者自己都沒有一看再看作品,又怎麼可能會去改版呢?

  縱然您是一位有編輯輔佐的作者,也希望您自身能具備合格的校稿能力。

  以下就來盤點校稿的優點吧!


  一、開拓自己的眼界

  作者自身有盲點,而讀者本身會盲目。但您身為一名作者時,希望您能時刻保持「我還能做得更好」的心態;當您去閱讀他人作品成為讀者時,若您認為「這寫得好爛、怎麼寫成這樣」時,是否能產生「我是不是也有這問題」的意識?

  因此,以不盲目的讀者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作品,抽離自己作為無條件熱愛作品的作者身分,您才可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且更可能意識到常被忽略的細節問題。

  而要抽離作者身分,首先,不是碼完字了就馬上校稿,您的大腦仍處於「疲勞狀態」,是無法分辨優劣的。也可能反過來,碼完的當下覺得很糟糕,但過幾天再來看,你會發現並沒有那麼糟糕,甚至還有亮點。因此,碼字的當下、碼完字的當下,並非一個最佳「自我審視」的階段,因為大腦習慣自我欺騙。

  二、增進判斷能力

  如上所述,在適合的校稿時機,您已非當初撰稿的心情,一般來說,作者是很難寫出完全一樣的東西,如果您經常寫出同樣的句子、段落、描寫,或許反映了您的寫作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麼您的「校稿成效」也會較為有限。

  因此,最優先的目標,是您「能否判斷出自己哪裡寫得不好」呢?您要先能察覺到,才有改善的可能性。

  對這時的您來說,校稿即是「避免肉眼可見的錯誤」、「認清自己當下難以改善的問題點」,若您自己遲遲無法頓悟及突破,請進行學習,當您自行學習仍難以解決問題時,再嘗試去向他人尋求幫助。

  當您查找學習資料、尋求他人幫助時,請時刻保持「自我辨別」的能力,要去思考,當您發現對方其實能力不足時,倒也不必拒絕往來,就尊重祝福不當師徒。

  若您連獲得的資訊都無法判別是否正確、合理、適合自己、幫助或拖累,那您要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呢?您不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成為無腦之人吧,除非您有「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瀟灑、風度與深度。

  呃,雖然也有別人都黑紙白字告訴他哪裡有問題了,也打死不承認的,只能無能狂怒,因為講不過所以轉移話題進行攻擊和騷擾的,不配稱為創作者。

  三、提升分析能力

  若一位「職人」有著資深的「實作經驗」,卻無法得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心得」,那我不認為是成功的。這指的並非能夠去教導他人,而是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有一套見解,否則會很像工廠流水線,只是因為一直做同樣的事情所以很熟練,那是肌肉記憶。正如有些演員,作品很多,但總是被嘲,當被詢問對角色的理解時,一個字都說不出來,那麼做為一名作者,應該不樂意自己成為那種小丑。

  分析指的是,當您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時,可以知道優與劣,但當您具有分析能力時,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優」、「為什麼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好比來說,看到一幅畫怪怪的,不只會「感覺不對勁」,並且能「明確指出是哪裡導致的不對勁」。

  四、提升審美

  審美,是可以訓練的,而審美與流量是兩碼子事。在上面幾點,都僅止於冷血的「是非優劣」上,與感性的美感是兩個層面的。

  人是貪婪的,一個喜好都有可能會終結,當現在的您熱愛LV.1的作品,看久了多少會膩,當您意外發現LV.2的作品,是否就看不下去LV.1的作品了呢?

  因為人天生就會追求美,但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是不同的,因此LV.1和LV.2是建立在同樣的題材上,但您肯定會更喜歡看起來更舒適的那個。人們通常對於好的東西共識不強,但對於爛的東西容易想法一致。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作品,但一定有爛得一蹋糊塗的存在。通常,您應該會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更接近完美對吧?

  當您能夠認知「自己有哪裡不足」後,便可以開始創造「優化不足之處」的機會,這時候,在具備判斷能力的您,就能將眼光放到你覺得美的學習資料上。

  五、提升思考能力

  可以提升思考的廣度與深度。當您具備判斷優劣的能力、能夠分析優劣的原因、並且知道在大量的審視、觀察與學習中,確定了自己的審美喜好,那就有辦法進行最終的「校稿」了。

  將您認為不足的地方去修改成及格、甚至是您認為的完美樣子,這是一件需要動腦的事,而這就是您「學以致用」、「展現個人風格」的時候了。

  是的,行為上並沒有改變,仍舊是「修改錯字」、「修正冗詞贅字」、「修正情節和敘述BUG」、「潤飾敘述」,但您已經跳脫了流於表面功夫的LV.1,而是進入更深一層境界,我相信這個時候,您的作品品質一定會有顯著的提升。

  校稿之目的,就是讓作品「朝完美靠近」。

  當然了,如果您具備以上提到的能力,您也擁有成為一名合格評文家的能力了。咳嗯,除了審美的部分,要去針對作品,而非您自己。

  上面說的這些,適用於作者本人與編輯,但對於作者自己,我認為還有相當重要的一點,即是──

認識自己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按下喜歡留言分享您的感想收藏分享,非常感謝您的支持與肯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認真的假寫作工具書,不拘泥於「學術理論」、「傳統理論」等,主要為個人經驗分享、寫作相關介紹,只有基礎中的基礎,亦在讓人簡單瞭解關於寫作的二三事,萬事無絕對! 如中若有科普內容,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非專業身分,有豐富寫作、評文經驗,歡迎討論,但切勿拘泥💕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