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思考】新聞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给予之前的思考,继续思考。

我姐好久以前交了一個很窮男友。他們好了一年左右發現男方出軌,於是果斷分手。

事后過了很多年我和我姐聊天,我姐就感慨說:“有時候想我們會不會遇見呢?如果遇見的話那將是多麽尷尬的事情呢?但是你知道嗎?這麽多年我們一次都沒有遇見,你說咱們這個城市這麽小,經常能遇見熟人,但是偏偏遇不見。因爲我們的生活永遠沒有交集,出去吃飯的話他永遠不能去A餐廳,只能去B。(A和B是一個老闆開的,距離很近一個走高端一個走低端)如果出去玩,他只能去最便宜的場所,但是那種場所我只有在和他好的時候去過,之後我基本上不會再去了,所以永遠不會遇見。“

------------------------------------------------------------------------

新冠封城的時候,我的好朋友中有兩種聲音。一種是一聽説封城開心得要死,因爲可以不用上班就可以在家拿薪水。他們都是公務員群體,經常在我們的一個幾人的小群中發佈消息,比如通知什麽時候要封城,大家開始準備生活用品,當然這個消息是絕對保密的,因爲散步這種消息要被抓。(之前有這種案例)

我現在還記得在封城一周的情況下,有一位朋友吐槽:“封城雖然爽,但是吃不到東西啊!我現在就想吃XX,等解封以後咱們去吃。”

我的令一些朋友是在社畜一族,一但封城他們沒有任何工資,不僅這樣連基礎的生活物品都不能保障,他們要在政府網站上搶菜,還常常搶不到。

一位朋友當時媳婦懷孕,就打電話和我哭訴:“根本搶不到菜,家裏一點吃的都沒有,媳婦懷孕天天挨餓,這可怎麽辦呢?”

--------------------------------------------------------------------------

他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甚至可能每天都見面,但是根本「遇不到」,所以就不能了解彼此的心中所想。

----------------------------------------------------------------------------

如果只拿出博眼球的話,就會產生巨大的矛盾。。。就像我那位說「封城爽」的朋友,其實是一位挺善良的人,他幫助過很多陌生人。但是如果你單看這句話的話,就會認為是個極其不負責任且自私的人。。。如果簡單進行批判,不討論背後的实际的話,就會製造矛盾與對立,那不是再解決問題,是在製造問題。

那麽新聞的作用應該是什麽呢?如果拿封城這件事做例子的話就應該是,讓這位社畜朋友們的聲音借著媒體表達出來。同時讓那些公務員群體的朋友們明白,原來封城給他人造成了多麽大的不便,對社會造成了多麽大的危害。於是基於此,整個社會可以共同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就是要解封。(當時中國開足馬力宣傳封城的好處和解封的危害,導致很多人難以判斷)

在這裏呢?民族變得更加團結,國家變得更加進步。但是這一切都是要基於新聞工作者從事實去考量,只有找到真相,才會讓最終得出來得這個結論更正確,也更有說服力。

所以需要得是真新聞,不是假新聞。需要的是中立的媒體人,不是偏頗的媒體人。需要的是公心,不是私心。需要的是良善,不是偽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表面順民,實則反賊,隱居大陸,大家一起讀新聞。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