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週記】系列文顧名思義,主要是會紀錄筆者在每週所觀影並有感而發的電影,以簡短文字的形式書寫心得,其中新舊片都會有。而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由澳洲傳奇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第五度執導演筒睽違九年之久推出的《瘋狂麥斯:憤怒道》外傳作品《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先把醜話說在前頭,總感覺《芙莉歐莎》的情況跟《阿凡達2》有點類似,一個既不囉嗦又單刀直入式動作戲的導演卻轉戰劇情文戲偏重形式的作品,於是敘事節奏鬆散失衡、文戲拖沓冗長等問題都隨之接種而來(更準確的說法也許是不夠精準),就連剪輯和配樂不及前作表現這點也相同。但《阿凡達2》至少還有那一延再延只為追求技術突破的特效能看,而《芙莉歐莎》反倒因太多失真的 CGI 表現被大打折分。
但你說我會討厭《芙莉歐莎》這部片嗎?那倒又不至於,只因我還是很欣賞導演米勒導演不甘於千篇一律的公式,他大可複製成功密碼、在原有的框架下再變本加厲去滿足觀眾的慾望,但他卻願意捨棄掉跳脫舒適圈、砍斷重練的舉動,並企圖為芙莉歐莎該角色深入刻劃出更完整的成長曲線,從塑造之中賦予角色其厚度與抗爭的意義;我還是很欣賞他故意克制將前作動作場面的篇幅降低(這一集真正大場面的動作戲只有兩個),以傳遞他已厭倦打打殺殺的戲碼、以暴制暴的套路來影射對於現實戰爭局勢感到無奈之訊息,正如同以「超越復仇」為標題的最後一章,充分展現了他既大膽又震撼的意念,況且竟還是透過一部以暴力美學、感官刺激為賣點的系列作來表達?這想法實在是很酷!可謂是別具意義,令人敬佩不已;我依舊被他充滿個人特色及創意又生猛有力的鏡頭語言所震攝到,即便像是前文說的這一集有太多的不足之處。也因此我完全能夠明白為何小島秀夫會如此大讚本片,英雄惜英雄。而我似乎也能夠理解為何小演員的臉會利用 AI 技術作調整,只能說芙莉歐莎在童年時期的故事篇幅比預期中的還要多。除非真的有辦法找到跟安雅十分相似且合適的人選,不然大概真的會有不連戲的問題。只是以人性的角度來看,難免會叫人有點抗拒,抑或者是替小演員感到不值。
但你問我看到現在的最終成品會不會感到可惜?如果我說沒有倒是假的,再加上跟前作的預期落差。當然亦不能不提到,這幾年來導演米勒與華納電影因收益糾紛打官司的時間顯然退散了該系列原有的熱度,錯失了打造續作的最佳時機,而間接導致這次票房成績慘淡的後果……所以「幹你華納2.0」正式啟動!(欸?
觀看管道:院線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