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被刻意遺忘的世界帝國:《興亡的世界史—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


被扭曲的蒙古歷史,所造成的歷史斷裂:從中國與俄羅斯談起

蒙古在13、14世紀建立橫跨歐亞的世界帝國,這段中亞遊牧民族最輝煌的歷史,在後世卻同時被歐洲與亞洲的現代國家刻意扭曲、甚至故意視而不見。面對這麼刻意、扭捏而心虛的態度,我們可以大概猜到:蒙古世界帝國是他們「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借用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形容詞),而蒙古帶給他們的重大影響,如果不好好「詳細解釋」的話,可能會有麻煩,甚至會嚴重到動搖國本。

要建構一個國家,首先要建構屬於他們的歷史,俄羅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羅斯公國的時期,因為蒙古西征的緣故,被蒙古統治了二百多年。因此,在伊凡三世建立沙皇體制以來,就以「韃靼桎梏」來誇大蒙古的恐怖統治,把俄羅斯無法發展成獨立強大的國家的主因,歸咎於蒙古的長期壓迫。這樣去脈絡化的敘述,完全忽略了俄羅斯政壇長年來與蒙古互榮互利、難以切割的複雜關係,也忽略了蒙古統治時期,俄羅斯在社會與經濟上的各種發展。事實上,當年的俄羅斯只是鄉下地方,沒有辦法像中國或是波斯那樣,可以透過貿易創造巨大的財富,因此以重商主義聞名的蒙古帝國與尚待開發的俄羅斯之間,只有最簡單的征稅關係,自然也不會有什麼高壓統治的問題,這已經是歷史學上的常識。

但是「韃靼桎梏」是個萬靈丹,只要之後俄羅斯的發展出了什麼問題,就可以把氣出在蒙古人頭上,把問題都歸因於蒙古人二百多年的統治。如此轉移焦點之後,可以讓俄羅斯的統治者有萬用的擋箭牌可以用,所以「韃靼桎梏」這樣的觀點,也成了俄羅斯的政治口號,儘管這種觀點並不符合史實。

另一個善於建構歷史的國家,就是歷史悠久的中國。鄭和下西洋的「傳奇」,一直是中國人長久以來自豪的莫大成就,早在西方的大航海時期之前,中國早就領先世界,有組建大船隊遠征西洋(東南亞、南亞與中亞)的能力,如此的豐功偉業,對於民族的自尊心有莫大的鼓舞效果。等一下!這條航路,不就是蒙古帝國的海上絲路嗎?這樣的航海實力,不就是繼承蒙古帝國而來的嗎?為什麼在講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不肯大方的提到蒙古時代海上絲路的成果,而把所有功勞歸於漢民族的明帝國?

因為關於國族神話的建構,講白的就是「歷史自助餐」,只拿有利於自己的歷史出來講,而直接忽略不利於自己的歷史。如果大方的承認,現代的中國是蒙古帝國的繼承者,那麼蒙古西征時所發生的殘忍滅族與大量破壞,也必定要算到現代中國的頭上,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現代中國絕對不肯承認自己繼承了蒙古帝國。在如此刻意切割的心態下,直接忽略蒙古時代海運的發達,因而產生了歷史記憶的空白,才會讓鄭和下西洋成了橫空出世的奇蹟,這樣的自欺欺人,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悲哀。

只拿有利於自己的歷史出來講,刻意忽略不利於自己的歷史,在政治上或許是統治國家必要的手段;但是這樣沒有史實根據的「創造出來的歷史」,很難通過考驗,只要稍微看一下前因後果,很容易就不攻自破。但是極權國家的特點,就是堅持「創造出來的歷史」完全無誤,因此,俄羅斯和中國這對難兄難弟,恐怕會一直被困在這個「蒙古魔咒」而無法脫身。

蒙古的戰鬥準則:打勝仗靠的是情報力、企劃力與執行力,武力只是最後的備案

本書作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杉山正明,多年來研究中亞與蒙古史,對於蒙古軍隊的武力,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

說到底,蒙古騎馬軍團終究只是普通人,他們雖然很有耐力,但騎的是跑不快的小馬,在馬上使用的是還算飛得遠的短弓和短箭。當然,他們也使用長弓和各式大小的弩,也有在馬上操槍的部隊,但簡單說,不過就是使用馬和弓箭的軍團,破壞力其實有限,甚至也沒有機關槍和手槍。因此,將蒙古說成是前所未有的強大暴力集團,這是錯誤的。〈成為史上最大帝國的原因〉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