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EP9: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糖廠—台東糖廠

    EP36. 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糖廠—台東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tgit1ua0blv01xp9t6885gg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9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糖廠—台東糖廠」的故事。說起臺東地區的糖業發展或者說整體的開發,跟日治時期的移民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在說明之前,我們先來回顧當時東臺灣的農業環境,這裏所謂的東臺灣,包括花蓮與臺東。在日治時期,日本人是將花蓮、臺東合稱為「東臺灣」。

    一、局限的農業環境

    說起東臺灣的農業環境,有幾個特徵:

    1、耕地面積小:東臺灣的地理環境地形上以山地為主,次為平原、海岸與島嶼,本區平原只占38%, 山地則占62%,而能耕作面積只占7.1%.

    2、河川短、坡度大:此外,本區河川也因過於短促,坡度過大,急雨時山洪暴發,天旱時涓滴細流,不論在交通上或灌溉上,均難有效利用。

    3、氣候高溫多雨,雨量集中在夏季,且多為颱風雨,經常造成房舍、農田及作物損失。冬季時,則缺水乾旱。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在清朝時期是開發甚少的地方。

    二、開發東臺灣

    明治28年(1895)日本統治臺灣後,總督府為了全面開發臺灣這塊新興殖民地,展開舊慣調查事業,以利殖民母國對於殖民地經濟資源的擷取。

    當時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得知臺灣東部開發遲遲沒有進展,就找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了解狀況,後藤新平則向兒玉源太郎報告,「雖然困難重重,但發展的機會很大」、「實現開發的人,非賀田金三郎莫屬。」於是在明治32年(1899)時,賀田金三郎依照「臺灣官有森林原野預約賣渡規則」,向臺灣總督府提臺灣東部開發計畫書,臺灣總督府也則核准計畫同意賀田金三郎開發花蓮、臺東(東臺灣)1萬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墾時間是15年,賀田金三郎在東臺灣的開發採多角化的經營,事業版圖包括製糖、樟腦、畜牧、移民、運輸等。

    然而,賀田金三郎雖然很努力,但因種種原因,開發成效並不彰,成效不彰的原因,等我講到花蓮糖廠時,我會再進一步說明;事實上,雖然賀田金三郎獲得開發東臺灣的權利,不過,他開發的地區比較集中在花蓮地區,臺東較少。我們把話說回來,由於賀田金三郎不太成功,於是明治42年(1909)臺灣總督府開始官營移民,並以東臺灣為官營移民的試驗地,進行東臺灣的開發。

    三、官營移民村的設置

    臺灣總督府進行官營移民除紓解人口壓力外,同時肩負鞏固臺灣的統治、為南進政策作準備、國防及同化上的任務。而當時臺灣總督府選擇東臺灣的原因有三:

    1、臺灣西部地區不易取得大規模土地。

    2、臺灣西部地區多已開墾,其餘多有荒瘠地及原住民地。

    3、西部地區是人口稠密區,漢人早已開發,且西部漢人佔西部人口92.5%,日人相形失色,但東臺灣的花蓮港廳與臺東廳,土地面積廣大,人口稀少,合密度,每平方公里尚不及7人。

    於是,臺灣總督府於明治43年(1910)從日本德島移入第一批農民共9戶20人於花蓮港廳的七腳川,後又陸續移入52戶275人,形成臺灣第一個官營移民村,此即吉野村(今花蓮吉安鄉慶豐一帶)的前身。同年,在臺東的呂家平原成立「旭村」(今臺東市豐年、豐里),收容移民120戶,但因日本人來了之後,開始圈占原住民的土地外,因而引發抗爭,臺東廳的官營移民村設置因此暫時停止。

    不過,到了大正6年(1917),臺灣總督府卻宣稱東部已快速進步,無需官方再招攬移民開拓,而且認為官營移民村已健全發展,可以作為示範,移民事業在官方保護下,轉為民營一樣可以成功,於是又開始獎勵私營移民。而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就是臺灣總督府積極扶植的對象。

    四、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臺東製糖株式會社

    說起在臺東地區的糖業,臺灣總督府舊慣調查報告書中提到,明治31年(1898)時,臺東廳甘蔗栽培僅5甲,另外,明治34年(1901)年,臺東廳轄區內共有舊式糖廍32間,而當年臺東廳的粗糖產出額約90,847斤。

    大正元年(1912)年8月,男爵野田豁通與安場末喜、若尾璋八等人以「野田製糖所」為基礎,向臺灣總督府申請成立「臺東製糖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糖」)。臺灣總督府為挽救東臺灣官營移民的失敗,依據「移住民獎勵要領」與「糖業獎勵規則」予以成立,並將東糖列為積極扶植的對象,將臺東廳下的原有的官營移民預定收容地,迅速轉為東糖的關係地,給予會社招募移民與製糖權利,而在總督府的支持下,東糖以砂糖製造販賣、甘蔗栽培購買、蔗園開墾、公司專用鐵路運輸、移民事業、製糖酒精及製冰為營業範圍,而其新式製糖工場「卑南工場」,於大正3年(1914)年底動工,大正5年(1916)開始製糖作業,而「卑南工場」,也就是後來的臺東糖廠,是臺東地區第一家新式製糖工場。

    雖說「卑南工場」是臺東地區第一家新式糖廠,但原料與勞動力是東糖成立以來即面對的難題。原因在於原料區內的甘蔗多為新種植的蔗苗,能提供製糖甘蔗甚少,再加上臺東人口稀少,勞動力嚴重不足,無論是修築鐵路或製糖,皆面臨勞動力不足的窘境,尤其是阿美族和布農族的對立,對勞動力的供給都造成極大的障礙,導致東糖事業如製糖、樟腦、棉花栽培皆陷入困頓。

    為解決勞動力的問題,東糖很早就著手規劃移民事業,初期是以日本內地為對象,會社開出的條件是移民來台後的最初3年,允許自由決定是否在臺東定居,如果不願意,想返回日本,東糖會提供往返旅費。3年後,如果願意定居在臺東,會社配給每戶1甲5分地。

    自大正4年(1915)開始,東糖陸續在臺東地區設置了鹿野村、鹿寮村、旭村、池上村等4個移民村,開始招募日本內地移民。同時,又在大原、月野、德公班和萬安部落招來台灣西部的本島移民,使用兩台由美國進口的拖拉機進行大規模的荒蕪地開墾作業。

    另一方面,會社也開鋪設多條專用鐵道,除運輸甘蔗外,也兼營一般旅客與貨物運送,完備了糖業鐵道與移民村的交通網路。此外,還修築多條水圳與電力開發,然而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造成的經濟不景氣以及颱風造成製糖工場的損壞、再加上卑南溪、呂家溪等河川暴漲造成鐵橋流失、道路毀損、農地淹沒,還有指導原住民生產甘蔗不易等,使得東糖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造成經營上的危機。

    後來在總督府出面協助下,將會社的業務分拆,東糖專心經營製糖事業,而移民事業則於大正10年(1921)另設「臺東開拓株式會社」負責。

    日後隨著製糖事業逐漸穩定,東糖於昭和12年(1937)5月再合併「臺東開拓株式會社」。昭和18年(1943),卑南工場被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收購,改稱臺東製糖所。戰後,屬台灣糖業公司第三區分公司,改名臺東糖廠。

    回顧臺東地區的開發與臺東糖廠設立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說臺灣總督府與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的移民事業是成功的。

    東糖在鹿野、鹿寮、旭及池上建立的日本內地人移民村,最終的結果卻是池上村的移民早早離去,鹿野及鹿寮兩村的村民則苦苦經營,但經濟未見好轉。只有旭村的移民在卑南圳改修後,使旭村全面的開墾,移民始將維持一定的數量且有增加。究其原因,在於東臺灣本身平原甚少、土質不佳、野獸出沒、日照不足、颱風侵襲等自然環境的侷限,再加上會社限定移民只能種甘蔗,其他作物不能換現金,使移民生活日益困難,不論是日本內地人或臺灣本島人,最終不得不選擇離去。

    雖然移民事業不太成功,但在糖業方面,卻為臺東留下發展新式糖業的基礎,靠著先前開墾的基礎與留下的基礎建設,在戰後的1970年代,國際糖價飛漲時,台東糖廠的原料區,北從池上,南到大武,最多時有2千多公頃甘蔗園,可說是影響臺東農民生計甚鉅,而且對當地經濟與社會的影響深遠。

    故事說完了,希望您對東臺灣的開發與臺東地區糖業發展,有進一步的了解。下一集,我將介紹「台灣第一個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其中,賀田金三郎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究竟他有什麼重要性呢?歡迎您繼續收聽,按讚與分享哦!


    參考資料:

    1、鍾書豪(2009),《花蓮糖廠:百年來的花蓮糖業發展史(1899-2002)》,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2、鄭瑞明等作、許雪姬編(2019),《台灣史論叢移民篇—來去台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臺東製糖,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6%9D%B1%E8%A3%BD%E7%B3%96

    4、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建立花蓮首例民營移民村的日本人—賀田金三郎: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0924/

    5、田調臺東糖業發展史 「東糖研究會」策展回顧:https://n.yam.com/Article/20201114199912#google_vignett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