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端午漫談:屈原是王族,愛楚國是他的本分,他不愛楚國誰愛楚國?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念屈原的詩,舉行些詩歌朗誦會,詩歌徵集賽等,比吃棕子,賽龍舟似乎更有意義。



 屈原創立了『 楚辭』這種文體。他的作品想像豐富,辭采瑰麗,奇幻浪漫,哀怨纏綿。天馬行空、驚天地、泣鬼神。據漢朝劉向、劉歆父子校訂,共計25篇,包括《離騷》、《天問》、《遠遊》、《卜居》、《漁父》、《九歌》11篇和《九章》9篇。篇數雖少,但篇幅都不小。《離騷》近三千字、《天問》近二千字。

 

後人對他的詩作評價很高。《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認為他影響了數代詩人,『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李白有詩稱讚『屈平詞賦懸日月』;蘇軾則自歎不如,『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魯迅認為屈原的詩,『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其影響于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詩經》)以上』 。   

 

但為什麼這麼一位對後世影響甚大的偉大詩人,古人卻沒有給其應有的榮譽呢?像李白,杜甫那樣有個『詩仙』 、『詩聖』 的稱號呢?按他的地位和他的傳奇,我覺得應該被稱為『詩神』 !屈原這麼有故事,不肯同流合污,抱石投江自盡,應該衍生出些神話故事才對呀!比如說死後靈魂不散,被龍王或某方神聖接引,成神成仙,成為掌管凡間詩才的『詩神』,供後來詩人朝奉祭拜。就按關羽衍化為『武聖』的套路編就行了。

 

這百分之百是因為他是自殺而死,因道德行為影響了對他詩歌成就的評價。他的才華眾所公認。但他投江這事,則見仁見智。古往今來,有很多人贊同,也有不少人感到惋惜甚至責怪。

 

古人對自殺評價很低。按儒家的《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自殺首先是不孝。儒家只讚賞『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為了仁義忠孝,犧牲生命是高尚的。屈原自殺顯然不是『殺身成仁』。 朱熹對屈原的評價就不高,在《楚辭集注序》中說:『原之為人,其志行雖或過於中庸而不可以為法,然皆出於忠君愛國之誠心』。意思是,屈原雖然有忠君愛國之心,但其志向和行為偏離了中庸之道而不可以效仿。不贊同屈原對楚懷王因愛生怨和自殺的舉動。

 

既然讀書人不贊同他的自殺行為,就不會把他抬得太高。詩仙,詩聖這些稱號肯定是讀書人封的。皇帝和老百姓都不會對這感興趣。讀書人雖然能實事求是地評價他的文學成就,但因其有道德上的缺憾,就不會神化他。

 

但我們現在對屈原的評價與古人有所不同,給他戴上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這頂桂冠。但『偉大』兩字是讚揚其愛國精神,偏于道德化和政治化,而不是讚揚其文學成就。

 

高度稱讚和宣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可能始於清末,不會再早了。因為那時中國人才剛剛有國家的概念,以前是天下的概念。國家的概念是在被西方列強生拉硬拖,拽進世界體系後才產生的。因為屈原非常熱愛楚國,所以就將屈原對楚國的熱愛之情稱之為愛國主義。

 

但其實屈原對自己的祖國,對楚國的這種熱愛在春秋戰國時代並不普遍。那時,人們對諸侯國的認同並不高,最高認同是華夏文化。對華夏文化的認同高於對出生國的認同,就好像我們今天對國家的認同要高於對省籍的認同。只要在華夏文化圈內,沒有跑去為周邊的夷狄做事,就都沒問題。不會被認為是叛國,被唾駡為『楚奸』或『秦奸』。

 

比如同是楚國人的伍子胥,楚平王殺了他的父親和哥哥,他就逃到吳國。後來借兵攻入楚國,掘了楚平王的墳墓。也沒人罵他是『楚奸』。還有商鞅、吳起、張儀、蘇秦等諸多遊士,在各個諸侯國間奔走,哪國合意就為哪國做事。自己沒有心理負擔,擔心愧對自己出生長大的國家,其它人也不會認為這有什麼不對。

 

老百姓就更是這樣了。哪個國家政策好,發展得好,只要有可能,就遷移到哪個國家。那時各國邊境出和入都缺乏足夠的手段嚴加管理。梁惠王就曾請教孟子如何增加人口,向孟子抱怨魏國老百姓不識他的好心和好政策,卻移居鄰國。『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說明當時,老百姓在諸侯國之間遷移很正常很普遍。人口就是生產力,各國都很在意老百姓的遷入移出。

 

那為什麼屈原這麼熱愛楚國呢?不遠走他鄉,而在楚國這一棵樹上吊死呢?俗話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王族,是貴族,比孔子、孟子這些士人地位要高;與一般老百姓相比,當然更是天地之懸。

 

屈原姓羋(mǐ),與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羋月同姓。羋是楚國的國姓。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屈是他的氏。氏是姓的分支。早先姓下還分氏,後來才沒有的,只剩下姓。屈原家是楚國早先的國君楚武王的後代。他們家族從春秋前期到戰國後期,一直是楚國顯赫的貴族,經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說是掌管王族事務的職務。他有封地,有多種說法,有說在秭歸或江陵,還有說在湘沅。

 

拿現在的話來說,屈原就是楚國的股東,當然不是最大的股東了,最大的股東是國君。他的股份還是原始股,但不像現在可以上市交易。商鞅、吳起、伍子胥這些士人只相當於高管。高管可以跳槽,股東就不能跳槽。股份不能交易,又不能跳槽,那他就只能吊在楚國這棵樹上了。

 

所以,屈原熱愛楚國,那是他的本分。楚國的老百姓備受王公貴族的壓迫,是沒有理由愛楚國的。老百姓對楚國的事務既沒有發言權,自己的勞動果實還被王公貴族剝奪,掙扎在溫飽線上;甚至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有什麼理由要求楚國的老百姓愛楚國呢?只有屈原這樣的王公貴族才有理由,才有資格愛楚國。『 奴隸沒有祖國』。如果屈原這樣的主人不熱愛楚國,誰又會熱愛楚國呢?

 

改於 2024年6月11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