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的解憂錦囊】requests 流式(stream)請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更快、更短、更即時是串流傳輸必要的元素, 而我們常常在使用Python請求API時都是等待式回應, 也就是一個請求過去之後, 待對方處理完畢後再行回應, 但假設需要下載的檔案、內容非常大時, 是不是使用者只能傻傻的等待整個傳輸結束後才能顯示? 這樣的使用者體驗也實在太糟糕了, 對於使用者來說除了完全狀況外之外, 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在運作, 而你知道嗎? 其實http request的請求也有支援「流(stream)」式的傳輸, 它可以怎麼用呢?我們底下才會一一進行說明。

Python的requests裡面有get、post、put、delete…功能, 其中有一個stream參數, 想必平常也不太會去使用它吧! 除非我們今天拿著get去取一個超大(100GB)的檔案, 我們就會知道怎麼一直在等、等、等…, 那究竟有沒有辦法下載一點點就儲存一點點或者處理一點點呢? 答案是有的, stream這個關鍵參數就是個關鍵, 它可以讓我們一包包的下載檔案或者文本, 假如是文本的話就可以即時的顯示給使用者, 大幅度的提昇使用者體驗。

raw-image


有哪些關鍵功能可以使用?

raw-image

requests有post、get、put、delete…, 裡面都可以設定stream參數, 而得到的response則有「iter_content」、「iter_lines」兩個函式可以一部分的拉取資料, 我們可以看看底下的使用範例。

不過通常我們只會用get、post來設定stream=True。


使用範例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stream=True)
for chunk in response.iter_content(chunk_size=1024):
...對每個chunk進行處理

什麼時候開始流(stream)?

當我們進行請求時, 其實還沒有開始下載資料。

requests.get(xxx, stream=True)

而是呼叫了「iter_content」、「iter_lines」之後才會開始下載, 並且我們也可以決定一次要拉多少大小。

response = requests.get(xxx, stream=True)
for chunk in response.iter_content(chunk_size=1024):
xxx

注意事項

  • chunk_size如果太大, 那要注意記憶體夠不夠, 而且設定非常大的話不如就直接原生的等待回應。
  • stream=True時, 無法使用response.text或response.content, 而是要用「iter_content」、「iter_lines」讓資料像水流一下慢慢流。

結語

今天介紹的requests套件是我們在python常常請求API會使用到的, 只是stream平常真的比較少用, 那為什麼我們會注意到這個部份呢? 主要是我們在「🔒 阿Han的軟體心法實戰營 - kafka專區」會大量的學習到串流技術, 那其中的ksql篇章就會使用http的stream來串流讀取流式資料, 因此我們先開了這篇章來說明一番, 日後當您接觸到kafak這類的串流技術時相信肯定能派上用場。

avatar-img
119會員
268內容數
哈囉,我是阿Han,是一位 👩‍💻 軟體研發工程師,喜歡閱讀、學習、撰寫文章及教學,擅長以圖代文,化繁為簡,除了幫助自己釐清思路之外,也希望藉由圖解的方式幫助大家共同學習,甚至手把手帶您設計出高品質的軟體產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情況描述 我們在「【🔒 Python 先修班】教你親手打包專屬套件庫的手作課(pip install…)」有提到如何打包Python讓自己的程式變成套件, 讓其他人可以用pip install的方式進行安裝,😲 But… 我們實際上打包後, 發現到引用的檔案都有被打包進去,但目錄卻未被打包
我們在「【🔒 Python API框架篇 - FastAPI】Ep.1 啟航」有分享 FastAPI 這套API框架, 那麼當我們想要在應用程式剛執行時就註冊一些事件或者共享GPU運算模型、變數…等,當整個應用程式關閉時也進行釋放作業, 這樣的一個週期循環就是所謂的生命週期, 而在FastAPI這
當我們在開發一個AI應用服務時, 常常會需要載入大模型, But… 我們總不可能每一次的請求就載入一次模型吧! 這樣太沒有效率了, 也非常的浪費資源, 因此我們通常會希望應用程式啟動時就能夠載入模型, 之後每一次的請求只要讓模型進行運算即可, 那麼在FastAPI的框架中究竟要如何使用呢? 首
使用Python開發後端API的經驗中應該會常常看到WSGI與ASGI這兩個名詞, 兩者的差異究竟是什麼呢? 就讓我們來為您科普一番。 什麼是WSGI 全名為「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Web伺服器閘道介面,主要規範HTTP請求如何與伺服器溝通, 通
當我們在撰寫一套系統的時候, 總是會提供一個介面讓使用者來觸發功能模組並回傳使用者所需的請求, 而傳統的安裝包模式總是太侷限, 需要個別主機獨立安裝, 相當繁瑣, 但隨著時代的演進與互聯網的崛起, 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藉由網頁端、裝置端來觸發, 而伺服端則是負責接收指令、運算與回傳結果, 雲端
當我們在進行影像處理時, 在Python的世界最常聽到的就是OpenCV, 而我們在處理影片時也會想要僅針對某時間段的影片進行處理, 今天我們就來教您如何透過OpenCV來讀取特定的時間區段。 在進入主題之前, 有一些基本概念務必先行建立, 一個影片是由多張圖片組成的, 因此最小單元為一張圖
情況描述 我們在「【🔒 Python 先修班】教你親手打包專屬套件庫的手作課(pip install…)」有提到如何打包Python讓自己的程式變成套件, 讓其他人可以用pip install的方式進行安裝,😲 But… 我們實際上打包後, 發現到引用的檔案都有被打包進去,但目錄卻未被打包
我們在「【🔒 Python API框架篇 - FastAPI】Ep.1 啟航」有分享 FastAPI 這套API框架, 那麼當我們想要在應用程式剛執行時就註冊一些事件或者共享GPU運算模型、變數…等,當整個應用程式關閉時也進行釋放作業, 這樣的一個週期循環就是所謂的生命週期, 而在FastAPI這
當我們在開發一個AI應用服務時, 常常會需要載入大模型, But… 我們總不可能每一次的請求就載入一次模型吧! 這樣太沒有效率了, 也非常的浪費資源, 因此我們通常會希望應用程式啟動時就能夠載入模型, 之後每一次的請求只要讓模型進行運算即可, 那麼在FastAPI的框架中究竟要如何使用呢? 首
使用Python開發後端API的經驗中應該會常常看到WSGI與ASGI這兩個名詞, 兩者的差異究竟是什麼呢? 就讓我們來為您科普一番。 什麼是WSGI 全名為「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Web伺服器閘道介面,主要規範HTTP請求如何與伺服器溝通, 通
當我們在撰寫一套系統的時候, 總是會提供一個介面讓使用者來觸發功能模組並回傳使用者所需的請求, 而傳統的安裝包模式總是太侷限, 需要個別主機獨立安裝, 相當繁瑣, 但隨著時代的演進與互聯網的崛起, 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藉由網頁端、裝置端來觸發, 而伺服端則是負責接收指令、運算與回傳結果, 雲端
當我們在進行影像處理時, 在Python的世界最常聽到的就是OpenCV, 而我們在處理影片時也會想要僅針對某時間段的影片進行處理, 今天我們就來教您如何透過OpenCV來讀取特定的時間區段。 在進入主題之前, 有一些基本概念務必先行建立, 一個影片是由多張圖片組成的, 因此最小單元為一張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網路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依序記錄不斷產生的資訊,能統計使用者在頁面上操作了哪些功能。
Thumbnail
需求情境: 在設計畫面時,資料來源是後台的 api,每一次畫面細節的修修改改,都會觸發 Xcode Preview 程序,導致不斷呼叫後台。此時若資料結構和大小都具有一定規模,就會導致效率低落,不斷等待,且消耗伺服器資源甚鉅。 解決方案: 將後台傳回的資料以檔案形式暫存在本地端,每次 pr
Thumbnail
先前幾篇筆記介紹了網路請求,瀏覽器儲存資料的方式,那麼實務上,前端最常需要發送網路請求的時候,就是透過呼叫 API,去向後端工程師發送/請求資料,所以今天來記錄什麼是 API吧!
Thumbnail
Request內容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net/http" "strings" ) func request(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這些資訊是輸出到伺服器端的列印訊息
Thumbnail
資訊回應(Informational responses) 100~199 100(Continue):伺服器在等待用戶端繼續請求。 102(Processing):伺服器收到請求正在處理中。 成功回應(Successful responses) 200~299 200(OK):請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網路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依序記錄不斷產生的資訊,能統計使用者在頁面上操作了哪些功能。
Thumbnail
需求情境: 在設計畫面時,資料來源是後台的 api,每一次畫面細節的修修改改,都會觸發 Xcode Preview 程序,導致不斷呼叫後台。此時若資料結構和大小都具有一定規模,就會導致效率低落,不斷等待,且消耗伺服器資源甚鉅。 解決方案: 將後台傳回的資料以檔案形式暫存在本地端,每次 pr
Thumbnail
先前幾篇筆記介紹了網路請求,瀏覽器儲存資料的方式,那麼實務上,前端最常需要發送網路請求的時候,就是透過呼叫 API,去向後端工程師發送/請求資料,所以今天來記錄什麼是 API吧!
Thumbnail
Request內容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net/http" "strings" ) func request(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這些資訊是輸出到伺服器端的列印訊息
Thumbnail
資訊回應(Informational responses) 100~199 100(Continue):伺服器在等待用戶端繼續請求。 102(Processing):伺服器收到請求正在處理中。 成功回應(Successful responses) 200~299 200(OK):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