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閱讀時間 ‧ 約 35 分鐘

大水帶走的新莊 柒 - 最後的磚港坪 新莊河畔那些被刮除的地景

raw-image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關於新莊河畔被刮除的地景。


地景猶如羊皮紙

在現代紙張發明前,西方中古世紀的人們會書寫在羊皮紙上,由於羊皮紙較為昂貴,且製作費時費工,因此當時的人們會將羊皮紙上的舊文字刮除,再重新書寫上新的文字。不過,曾寫過的痕跡無法完全刮除乾淨,這些舊跡會層層堆疊,與最新的筆跡一同出現在觀看者的眼中。因此文化地理學家 Mike Crang 曾如此形容:「地景是張不斷重複刮除的羊皮紙」。

地景就猶如羊皮紙,人們的生活痕跡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拆除、重建,不斷的刮去與複寫,縱使景物變遷得過分,仔細觀察下仍能窺見那些「存在過」的痕跡。

新莊河畔有一座市場,市場週遭的景物反覆變遷,卻又在每次變化後殘留下痕跡。這塊土地就有如一張羊皮紙,不斷刮除與覆寫,舊跡與新墨的總和,正是現在呈現的樣貌。

這張羊皮紙被反覆刮除過幾次呢?以下,就讓我們來重新閱讀這片地景的歷程。


第一筆:乾隆年間 街屋

新莊曾是一個商業內港,因為貿易興盛的緣故,逐漸形成穩定的街區,這個街區就是現在的新莊老街。根據推測,街市成形那年,大約是乾隆初年(1736),從那時開始新莊街標誌性的兩排街屋就已經出現了。

隨著聚落的自然發展,新莊靠河側發展出一條後街,被稱為橫後街,街上有一間福德宮與一間萬應堂。這條後街和新莊街一樣,有兩排房子排列在道路旁。

新莊街上的街屋都朝北面對新莊路,而後街上的街屋則朝南面對後街,兩個不同座向的街屋背對背,自然而然地誕生一條狹窄的小巷,那是屬於居民們的後巷。


後巷
沿著新莊路313巷走到市場後左轉,會看見一條細小的巷弄。巷弄窄得不像一般人會去走的道路,但裡面有著門牌號碼,往後走更有著數間紅磚建築的殘跡,顯示這裡並不是一條普通的防火巷。
走到底部,擋在面前的是新海橋的橋墩。右側的房子是荒廢的紅磚屋,所用的磚塊樣式,應該是大清年間流行的款式。偶爾會有貓穿梭在廢墟之中,彷彿牠們已經取代了過往住戶,成了新的主人。

廢棄紅磚屋中,貓似乎成為了主人

在那個沒有橋的年代,往來新板兩岸需要搭船的年代,這條巷子便已經存在。原本巷子會與大觀街交叉,並通往福德祠(今日的厚德宮)旁,但有橋的現在,巷弄被從中阻斷,難以想像過去曾是同一條小徑。

越過橋後,找到厚德宮旁被截斷的另一段巷弄


曾經是新莊第二條街的後街,現在被稱為碧江街。據說1898年,一場大颱風帶來的洪水,將完整的街沖走了一半,讓相對的兩排街屋只剩下一側,望著滾滾江水不停流逝。


後街
離開後巷,走到新海橋底下,往右望去會看見一排房子,那是百年前大水災後,遺留下的單邊街屋。
街屋之前有棵百年榕樹佇立一旁,榕樹邊則是新海橋的行人階梯,讓人可以爬到橋上,越過堤防、走到河上。雖然如今難以想像,但在堤防與橋建起之前,過了榕樹就是高低落差約兩公尺的河岸,在過去的日子裡,人與河流極為親近。

現貌,屋子與樹還在,但河流已被隔開

1948年,在地畫家洪水塗畫下了一幅《清淡的日子》,畫中記錄下還沒有堤防的新莊後街,也讓人勾起記憶中平穩的感覺,那是還沒有新海橋,也還沒有堤防的年代。
儘管人與河的關係不再,但古老的後街,仍存留那半側的獨特景色,直到現在。

第二筆:明治年間 都更

1904年 台灣堡圖

時序進到日治時期,乾隆輿圖上畫的新莊街與河流間原本有一片土地,此時已經不見蹤跡,想必是在河水不斷侵蝕中,消失殆盡的吧。

在波瀾不驚的平和天氣,土地會以些微的方式,一點一點被河侵蝕;而在狂風暴雨的猛烈颱風中,土地則可能以劇烈的方式,大塊大塊被河帶走。

除了1898年戊戌大水災,讓後街被沖走半邊街屋外,幾乎將整個臺北盆地蹂躪過一遍的1911年颱風,新莊也無法倖免於難,幾乎快要全滅。(詳情請見:大河帶走的新莊 參 - 毀城的狂風災)災後,日本政府一邊規劃重建,一邊徵收土地建立公共設施,如新莊市場與新莊公會堂。

新莊市場
後街走到底後,就是新莊第一公有市場,繼續往前,走到利濟街上,可以看見市場的外貌:兩層樓的建築,佔據一塊不小的地,早晨人來人往,午後則顯冷清,這裡正是新莊各攤販常來批貨的大菜市場。

新莊第一公有市場的現貌

然而,公有市場並非一開始就是這麼大的一棟建築,甚至換過幾個地方。

(明治44) 1911-10-23 新築市場

原本大家都在騎樓做生意,後來日本政府徵收新莊街中央的街屋,建設約七十坪的公有市場。市場落成後預計要在利濟街旁興建公會堂,等完成後一併慶祝落成。

新庄市場落成 (明治45) 1912-03-24


有趣的是,這棟位在新莊街中央、大嵙崁溪河畔的初代公有市場,究竟位於何處,現在依然沒有清楚的紀錄,至今仍是個謎團。


新莊公會所-​弘德館
新莊第一公有市場的中段,有著往二樓走的階梯,而這正中間的出入口,正是過去留下的痕跡之一,這裡,曾是新莊公會堂的大門入口。
公會堂是什麼呢?公會堂是日本人所設,用來舉行集會、演說、表演、展覽等等活動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活動中心或是大禮堂;目前在臺灣較有名,且仍被使用的公會堂是「台北公會堂」,也就是現今臺北中正區的「中山堂」。
1912年,新莊市場完工後不久,公會堂也跟著落成,但由於該年明治天皇逝世,日本內地與其殖民地都進入國喪狀態,因此落成延後到隔年慶祝,而當時的公會堂有個名字叫做:「弘德館」。

同擧落成(大正2)1913-04-09


風災過後的重建,讓這塊羊皮紙上,出現了民宅以外的公共建設。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大水再次將街區沖毀,造成嚴重的災害,日本政府在公會堂靠河側興建了「紅磚港坪」。


紅磚港坪
"公會堂的南側是大水河。公會堂地勢較高,和大水河之間有一斜坡,居民叫港坪,是用紅磚串聯而成的河堤,這種紅磚河堤,在臺灣是少見的。舊莊,以前是港埠,對著外港淡水,叫它內港。現在因為河沙淤淺,中型以上的船隻已不能進來,不過,舊莊的人還是稱河為港,河堤叫港坪。"
-鄭清文 紅磚港坪
紅磚港坪是為了防止洪水沖刷而建造,據說是日本人在1922年(大正11)蓋的(註1),短短一段,只有公會堂園區外才有紅磚港坪,剩餘的都是幾年後蓋的石籠護岸,這似乎是擁有特權的一段港坪,也似乎是全臺灣唯一的紅磚港坪。
註1:來源《日據時期新莊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鄭秀玲

第三筆:大正年間 紀念

1913淡水河、大嵙崁溪平面圖,是1911大颱風後進行詳細河川調查後繪製的地圖


1923年裕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前來臺灣,史稱「臺灣行啟」。各街庄都需要提出一些方案,讓這次大人物的到來,能在地方上留下紀念,而新莊街提出的方案是:興建紀念文庫、紀念公園。

(大正12) 1923-04-11 新莊郡記念事業 新莊街


紀念公園
新莊第一公有市場​的大賣區沒有桌子,擺攤的大多是賣菜的攤販。蔬菜席地擺放,雖然離土地是那麼地近,但這些菜顯然不是從市場的水泥地發芽成長。這裡曾經孕育什麼植物嗎?這裡以前是什麼模樣?這些沒有寫實的紀錄,但有人寫成了小說。
從西端,也就是從媽祖宮通往河邊的大路那邊算起,有朴子樹、大榕樹、苦楝、榕樹、鳥屎榕,還有一棵已枯萎,只剩下半截樹幹的樟樹,和一棵合歡。
在樹下,放著一排石椅條,可以觀景,也可以坐涼。在大榕樹下,還放著一些石柱和石碑,是修建媽祖宮時,移到這邊來的。
坐在石椅條上,可以看到海山郡,也可以看到台北市。前幾天,就有不少人在這裡看著台北市遭到轟炸,起火燃燒。
─ 鄭清文 大和撫子
這裡曾經是個河邊的小公園,種滿了各種樹,也能從這裡看著河,甚至,可以看見臺北市的樣子,難以想像,卻也是曾經的真實。

大賣區曾是充滿樹木的紀念公園


新莊文庫
除了小公園,公有市場在還不是整棟建築的時候,其實有著幾間特別的建築,當中有一間建築,是與小公園一起規劃建造的,他的名字是:新莊文庫。
新莊文庫當中有一千多本書,在那個大多數的人都還不識字的年代,這座圖書館會有誰來借書呢?很可惜並沒有詳細的資料,只知道開館三年後,日本人(內地人)與臺灣人(本島人)都會借書,而且臺灣人借得比較多。

新莊文庫 內容を充實する(大正15) 1926-03-10


第四筆:昭和年間 重建

1921年,可以看出公會堂和圖書館兩間建築

1930年代,由於公共建設老舊,因此在地頭人發起了一波翻新計畫,當中,市場與公會堂在這塊羊皮紙上重建。

新莊市場(第二代)

(昭和7) 1932-04-07 市場移轉

新莊市場由於年久失修,決定搬到街役場對面,街役場是哪裡呢?就是慈祐宮隔壁的農會大樓前身。

也就是說,新莊市場在1932年時,搬到現在的位置。當時的市場規模不大,只有一小角,這一小角大約是現在的313巷與利濟街入口畫出的範圍。


新莊公會堂(第二代)

新莊水道起工 公會堂成 (昭和8) 1933-03-16

(昭和8)1933年3月時,公會堂重修落成,從此不復見弘德館之名。

新莊公會堂曾舉辦過許多活動與展覽,被當時的日日新報給記錄了下來,包含新莊街乳兒審查會─讓嬰兒互相比較健康程度的活動、政令宣導、話劇表演、映畫播放等等活動,在當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第五筆:民國年間 戲院

1970年 新莊都市計劃地形圖,圖上標示著 建新戲院

戰後,大多的地景地貌並沒有改變,但是政權變了,使用者也跟著變了。

戲院
戰後,公會堂被改名為中山堂,後來開始有人將其當作電影院,於是公會堂成了「新莊大戲院」,然而1956年新莊大戲院的經營者不肯繳納租金,因此失去了經營權。

中國日報19560517 新莊中山堂

更後來,這間中山堂再度成為戲院。這間戲院,是許多人的印象中,在新莊河畔看過電影的地方,其名為:「建新戲院」。
恆善堂
新莊文庫後來被人遺忘了,找不到後來的紀錄、找不到後來的照片,只知道(民國37)1948年時,以替人義診聞名的:新莊恆善堂中醫診所,很可能是利用新莊文庫的舊址,開業濟世。

新莊文庫/恆善堂,如今已不見蹤跡


第六筆:民國年間 市場

1978年 正射影像,市場已經整併,河邊還沒有堤防

新莊第一公有市場
1975年,新莊第一公有市場統整附近土地,將整個公會堂園區都整併為市場的一部分,建立成如今的兩層樓大坪數建築,新莊文庫、紀念公園、新莊公會堂就此消失在新莊河畔。

新莊第一公有市場與利濟街現貌

堤防
1990年,大台北防洪計畫第三期開始動工,新莊段的堤防蓋起,人與河的距離開始有了隔閡。而曾經是一代人記憶的紅磚港坪,就這麼被埋在道路與堤防之下。
儘管如今我們已切斷了人與河的親密,彷彿洪水與我們已經絕緣,但無法讓生態發展的三面光河道、大量廢水排入的汙染之河、湧上堤防的暴洪,會不會有一天反撲我們?直到現在,堤防還是矗立在那裏,但抵擋河水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就留給大家思考了。

蓋起堤防的新莊,其下埋著紅磚港坪


第七筆:???

市場的現貌,現在地景的空拍圖

這片土地上的地景地貌就像羊皮紙,反覆刮除與重建,卻還是能看出原本的痕跡,未來又會是怎麼樣呢?現在的公有市場預計在2029年拆遷,重建為複合型商場,到時候,這塊土地上還會留下些什麼呢?

人的延續,造就了文明的延續,新莊地景這張羊皮紙上,也反映出了這些痕跡。繁榮的新莊港在過去被刮除,被河水、被時間;第一公有市場即將要被刮除,被政府、被時間,而複合商場─羊皮紙上新的一層,又會在何時被刮除呢?時間如河水不停流淌,縱使人類的天性希望穩定不變,我們仍得面臨無法避免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在變化中該如何找到延續的方法,讓我們羊皮紙上的積累,不會被淹沒在時間的掏洗中,所剩無幾。

遺留/消失/遺忘

文章中所節錄的小說(斜體字標示的段落),都出自一位新莊出身的作家:鄭清文。

作家生在1932年,長於新莊,成年後至臺北工作定居。鄭清文喜歡將自身經歷運用在作品中,他的小說常常提到的「舊莊」就是新莊,而我們也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窺見當年新莊的模樣,例如今天的主題:紅磚港坪。

在老新莊人的記憶中,街上的人們常會在港坪旁洗衣服、坐渡船,那是過去人與河流還很親近的時候,也是一代人的記憶。鄭清文將這些記憶與雜揉在一起,創作出《紅磚港坪》這部短篇連作,那是他生涯最後一部作品,在離開前還沒寫完的一部作品,雖然如此,這仍然是一部傑作。

鄭清文在《紅磚港坪》的同名短篇中,寫下一段故事。石世文(作者的化身)回到舊莊,再過不久,堤防就要蓋起來了,他對紅磚港坪想道:

紅磚港坪就要消失了。從舊鎮消失,從他的記憶裡消失。他走過台灣的一些地方,好像只有舊鎮有這種紅磚的河堤,其他的都是用竹籠或鐵絲籠裝石頭做成的石籠。實際上,舊鎮,從媽祖宮前面的通道走過來,有一段石階,上游也是石籠。如果這是台灣唯一的紅磚斜坡堤,也將要永遠消失了。

而這,就是新莊河畔遺留/消失/遺忘的地景。


鯤橋故事站,期待下次再會。


參考資料:

鄭清文作品-紅磚港坪

翻開新莊的老照片

日日新報

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乾隆臺灣輿圖

新莊社區大學市場小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