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大哉問39 - 道場靈不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240719 大哉問39 - 道場靈不靈?


有同學問:你去過某某道場嗎?


我回:怎麼了?


他:修法時,佛菩薩是不是會降臨?


我回:你要問的,是什麼?


他:我覺得某某道場,修法時,佛菩薩沒有降臨。


我問:為什麼這麼說?


他:身體沒有感受。


我「喔」的一聲,不語。


另一位同學問:某某道場不靈!


我:為什麼這麼說?


同學說:祈求的都沒有實現。


我同樣「喔」的一聲,不語。


我想,這兩個問題,應該在很多同學的心中出現過。


您知道嗎?


祈求能不能實現,其實跟道場「靈不靈」,沒有直接關係。


說實在的,跟您本身的「因果業報」有關。


如果您有福報,道場諸佛菩薩加持,自然容易改變因果順序。


反之,如果「沒有福報」,就算道場諸佛菩薩加持,也改變不了。


這裡面的變數,最關鍵的是「您自己有沒有福報」,而不是道場靈不靈?!


如果福報夠,轉機自然多;如果不夠,「出口」也會被錯過。


另外,用「感覺」來判斷,佛菩薩有沒有降臨,其實是很危險的事。


我知道很多同學崇尚「啟靈」。


誤以為啟靈,就代表著修持的證量。


這可是「錯中之錯」。


是的,佛菩薩諸天如果顯現,空間的能量( 有人稱為:磁場 )確實會有變化。


能不能感受,其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您本身就是最大的因數。


當您的心是散亂的、當您的慾望如火焰般舞動、當您的覺知被蒙蔽時,大羅天仙就算坐在身邊,您也無視、無覺。


再者,修持,應該是觀察自己的心,有沒有浮動變化?夠不夠堅固穩定?煩惱有沒有變少?見地有沒有擴展?


而不是以「諸佛菩薩」有沒有降臨為判斷。


您要知道,真佛宗是「心宗」,以心為主。


( 所以,開宗明義說:以「無念」為正覺佛寶 )


( 什麼是「心宗」?讀讀「維摩詰經」就可以明白 )


如果您追求的是靈感!追求的是啟靈!其實這一點都不困難。


一個人去墳場,不用觀想持咒,觸目所及,就夠您享受「滿滿的靈感」。


您知道嗎?廣欽老和尚在世時,弟子來到身邊,不是為了靈感,而是「自然的安心」。


如果用「靈感」來評斷老和尚的修為,那他在您的眼中,應該只是一位糟老頭。


黃念祖老師熟熟稔「顯密圓通」。


他的說法,也不講靈感。


但他確實是:實修實證的行者。


南懷瑾老師,講說錄作,超過百本,凡有靈感光影,皆被南師斥責。


如果以「有沒有靈感」來論,南師根本在水平線底下。


可是您知道的嗎?南師的證量,少人能及。


所以,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您追求的是什麼」?


另外,我想說:


如果這個道場,沒有您想要的,那就換一個,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要一直處在矛盾的狀態。


找一個能讓您升起信心、能堅固信心、能增長見地、能擴展視野的。


人身難得、青春寶貴,不要蹉跎此生的時光。


#補上台北殯葬管理處各項捐贈一萬元收據

#補上嘉義城隍廟棺木捐贈5000元收據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0716 白袍福德尊神 每個月,我會準備一次廣大的供品,供養盡虛空遍法界的:福德尊神。 那天晚上,做著供養時,眼前突然現出一尊身著白袍的福德尊神。 身高兩米五,紅潤有肉,笑容慈祥。 我向祂合掌問訊,問:大哥,請問有什麼事嗎? 祂笑盈盈地看著我,說:我要
< 20240803的普巴供養 > 已贊助布施的單位及明細如下: 嘉邑行善團 - 捐棺:5000 嘉義城隍廟 - 捐棺:5000 台北殯葬處 - 捐棺:4500 台北殯葬處 - 骨灰罈:4000 台北殯葬處 - 聯合祭奠:1500 台南市政府殯葬管理處- 捐棺:5000
20240713 駐外代表 在20240706的「上師總說」課程裡分享了: 何謂依止; 上師的重要; 上師的差異; 如何觀察上師; 如何選擇上師; 學習的正確心態; 如何供養上師; 如何榮耀上師; 如何相應上師; 記憶中的上師; 如何向上師祈禱。 有同學,
20240711 有關普巴杵兩三事 同學問:市場上很少見到這種普巴杵,可以跟你買嗎? 我:結緣品,是免費給大家練習法門用的,沒有販賣。 目的是:希望激起大家的學習的興趣,與提供學習的資具( 我對資糧主的承諾 )。 同學問:為什麼結緣的要求條件這麼多? 我:我的目
20240803 - 「普巴金剛 - 掃除障礙、調伏煩惱、增長智慧」布施供養迴向 與 免費送到家 結緣活動 從寫『金剛兄弟的對話』部落格開始,一直受到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騷擾與攻擊。 ( 有意測試者、有心攻擊者,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 還好,在根本上師與大善知識的引導下,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20240716 白袍福德尊神 每個月,我會準備一次廣大的供品,供養盡虛空遍法界的:福德尊神。 那天晚上,做著供養時,眼前突然現出一尊身著白袍的福德尊神。 身高兩米五,紅潤有肉,笑容慈祥。 我向祂合掌問訊,問:大哥,請問有什麼事嗎? 祂笑盈盈地看著我,說:我要
< 20240803的普巴供養 > 已贊助布施的單位及明細如下: 嘉邑行善團 - 捐棺:5000 嘉義城隍廟 - 捐棺:5000 台北殯葬處 - 捐棺:4500 台北殯葬處 - 骨灰罈:4000 台北殯葬處 - 聯合祭奠:1500 台南市政府殯葬管理處- 捐棺:5000
20240713 駐外代表 在20240706的「上師總說」課程裡分享了: 何謂依止; 上師的重要; 上師的差異; 如何觀察上師; 如何選擇上師; 學習的正確心態; 如何供養上師; 如何榮耀上師; 如何相應上師; 記憶中的上師; 如何向上師祈禱。 有同學,
20240711 有關普巴杵兩三事 同學問:市場上很少見到這種普巴杵,可以跟你買嗎? 我:結緣品,是免費給大家練習法門用的,沒有販賣。 目的是:希望激起大家的學習的興趣,與提供學習的資具( 我對資糧主的承諾 )。 同學問:為什麼結緣的要求條件這麼多? 我:我的目
20240803 - 「普巴金剛 - 掃除障礙、調伏煩惱、增長智慧」布施供養迴向 與 免費送到家 結緣活動 從寫『金剛兄弟的對話』部落格開始,一直受到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騷擾與攻擊。 ( 有意測試者、有心攻擊者,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 還好,在根本上師與大善知識的引導下,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退休後,才開始學佛。 有一天,他看到我給他的一張須彌山的圖,他發現光是山腰的四天王天人就有五百歲壽,忉利天人壽千歲,夜摩天人壽二千歲,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 這時,他跟我說,他學佛後也不貪心,寧可發願,只求往生天界,壽千萬歲,就已滿足。 我聽了,不免為他擔心,於是對他說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退休後,才開始學佛。 有一天,他看到我給他的一張須彌山的圖,他發現光是山腰的四天王天人就有五百歲壽,忉利天人壽千歲,夜摩天人壽二千歲,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 這時,他跟我說,他學佛後也不貪心,寧可發願,只求往生天界,壽千萬歲,就已滿足。 我聽了,不免為他擔心,於是對他說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