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白雪公主與心理遊戲:從童話中學習心理學

3年前TA202進階課程最後的結業報告中,我以〈白雪公主〉這則童話故事,向大家介紹心理遊戲的幾個重要概念。在開始之前想先說明一下,本文單純透過白雪公主的故事介紹心理遊戲的概念,與實際故事發展的脈絡並無相關性,請帶著不同的視野進入童話版心理遊戲吧。

圖片來源: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Disney)

心理遊戲的定義

〈人間遊戲〉書中對心理遊戲的定義是:一系列朝向明確可預期結果進行的、持續性互補式隱藏溝通。


巫婆:你該不會是怕我這個老太婆吧?(拋出的曖昧訊息)

白雪公主:不,是小矮人們交代不可以讓任何人進來。(回應曖昧訊息)

巫婆最終說服白雪公主進到屋內,且送了一顆蘋果回報白雪公主的善良。以白雪公主故事的脈絡來看,白雪公主受騙上當的結果是明顯可預期的。

遊戲G公式

〈人生腳本〉書中提出心理遊戲的最終定義:符合遊戲G公式才是心理遊戲。遊戲G公式:C餌+G鉤=R回應→S轉換→X混亂→P結局;前後定義最大差異在於轉換階段。


【C 餌】巫婆拋出的蘋果這個餌;

【G 鉤】白雪公主上鉤收下蘋果;

【R 回應】白雪公主以咬了蘋果一口的方式回應;

【S 轉換】巫婆因計謀得逞而轉換態度;

【X 混亂】急忙趕回的小矮人們,讓巫婆在混亂中匆忙逃跑;

【P 結局】小矮人門的追趕讓巫婆墜海,但白雪公主已中毒昏迷。


心理遊戲等級

心理遊戲可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果會在社交圈中討論。第二等級,心理遊戲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但參與者不會與他人分享,只有當事人知道。第三等級,心理遊戲會持續到有傷亡性結果。

【第一等級】皇后不避諱地命令獵人將白雪公主帶到森林中殺害一樣。

【第二等級】皇后為了報復白雪公主,變身為無人認識的巫婆,偷偷地進入森林。

【第三等級】皇后化身為巫婆,並得到戲劇性的結果 – 墜海。

戲劇三角

戲劇三角:迫害者–拯救者於上,受害者於下的倒三角形。透過可觀察的行為來描述三個角色:迫害者P–以言語或暴力行為對付、批評或威脅他人;拯救者R–在未被要求的情況下,主動對他人提供協助;受害者V–表現出對問題的無能為力、花時間在抱怨問題而非尋找解決之道。

【迫害者P】當皇后化身為巫婆,想要傷害白雪公主時皇后/巫婆的角色;

【受害者V】咬下毒蘋果的白雪公主;

【拯救者R】王子出現拯救白雪公主。

轉換發生在角色改變時,是心理遊戲的主要特徵。巫婆由迫害者變成被小矮人追趕並墜海的受害者,而小矮人追趕巫婆是因為白雪公主,故某程度上白雪公主化身為迫害者。基本上,心理遊戲中的玩家們,會隨著心理遊戲的結局而互換角色。


Game Free

心理遊戲是為了獲得渴望的正向安撫,故心理遊戲可視為獲得親密關係的踏板。而避免進入心理遊戲的方法是:真誠一致、避免曖昧的溝通。對心理遊戲越是了解、便越能避免進入心理遊戲的無限循環內。

一次、二次、三次,當人際模式重複了三次就要對心理遊戲有所覺察!期許大家在對心理遊戲越來越了解之際,可以脫離心理遊戲的束縛,邁向Game Free的人際新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