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真的不容易-醫療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先來講講覺得艱辛的部分:因為第一次進醫院學習什麼規矩和常規都不懂,也還很不適應步調,以致第一個禮拜真的完全在狀況外很痛苦,身體很疲憊再加上腦袋被滿坑滿谷的作業和考試還有技術塞滿,才第一個禮拜就對學姐深感敬佩,也知道自己的所學根本不夠用,每天一直在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高壓的環境,很多時刻真的欲哭無淚。大概到了第二週才開始慢慢適應也比較聽得懂老師和學姐在說什麼,也開始有更多機會學習新技術和接觸病人做技術,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病人、家屬、學姐和老師都很有耐心,但自己總是會因為很緊張而且新的技術還有很多不確定而害怕不敢主動爭取要做技術以致少了很多機會,這也是我上週對這週的期許,希望自己能努力去克服那種緊張和慌亂感,替自己主動爭取做技術的機會,即使無法每次都做到至少要開口幾次!這週已經過了一半,這個任務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一快三分之二,所以心裡真的小小開心了一下😃

再來聊聊讓我覺得有成就感的部分:我真的沒想到腦容量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以往都覺得自己學得慢記得慢,但經過一個多禮拜的訓練發現進步很多;在開始有更多時間與病人互動的部分我也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內向,雖然台語講得不是很順話也比較少,但是我遇到的阿公、阿嬤、叔叔、阿姨都超有耐心的,讓我心裡少了很多緊張;在做技術的部分,真的是要做過才有那種真實感和成就感,過了一個多禮拜才發現自己已經會做很多技術了,雖然還是會因為緊張做的很慌亂,但是看到技術評質表上一個一個的打勾就感覺蠻值得的~

最後來聊聊自己對於臨床的想法: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忙碌、專業、高壓 ,每次在看學姐忙碌的身影都充滿敬佩,但同時也懷疑和評估自己適不適合這樣高壓的環境,因為白班的護病比1:12!!真的很難想像學姐是怎麼一個人扛下來的,很多時刻都要一心二用,而且對病人家屬還是要很有耐心,甚至常常搞到沒時間喝水上廁所,午餐也是用塞的或三點多才能吃,真的很心疼🥲,沒有熱忱真的很難撐下去,這也讓我有點對參與這個職業的意願程度有點動搖,剛開始還會期待覺得沒那麼糟,但後來實際做卻是有點失望的,老實說如果環境不改善,只會讓新人流失更嚴重,而且這不是加薪水就能解決的事。

總歸一句~成長真的不容易!能成為護理師更不容易!希望有越來越多人能看見和重視我們的專業,也希望自己能不怕挫折勇往直前,成為我心裡想成為的 那個大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8/17
覺得人命關天的地方總是給人高壓的感覺,對於初始實習又天天忙碌的人來說,應該是倍感壓力吧。不過印象中,實習護生的制服跟正職護理師不一樣,一般患者多能體諒初學者在經驗上可能的不足。如果實習護生親切一點、謙和一點,說不定反而更能贏得患者的信任。相信假以時日,慧慧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護理師。❤️
avatar-img
慧慧 小天地
13會員
51內容數
嗨嗨這裡是 慧慧 小天地,我喜歡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生命的價值與世界的變化,也喜歡透過文字來紀錄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回憶,更喜歡和大家分享我的日常,希望能藉由寫作給予自己更多機會反思,也能給予大家新的想法和微小的溫暖
慧慧 小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歡迎來到慧慧ㄟ深夜電台🎧🎤🎵 最近的你過得如何?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我們總是在紛亂的世界裡拼命尋找一個歸屬和認同。我常比喻人生就像在寫考卷一樣,雖然同樣要很用心不可馬虎,但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寫考卷時會為了不讓老師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我們太害怕承認自己不知道所以亂寫也要把格子填滿
Thumbnail
2025/04/27
歡迎來到慧慧ㄟ深夜電台🎧🎤🎵 最近的你過得如何?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我們總是在紛亂的世界裡拼命尋找一個歸屬和認同。我常比喻人生就像在寫考卷一樣,雖然同樣要很用心不可馬虎,但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寫考卷時會為了不讓老師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我們太害怕承認自己不知道所以亂寫也要把格子填滿
Thumbnail
2025/03/25
好久沒上來說說話了,這次想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個影片有關於一週七天與生活,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注意過的問題,也有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想法,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看完也有所啟發,開始吧~ 如題,活在週末?回想一下我們是否在一週內總是無比的期待週末的到來
Thumbnail
2025/03/25
好久沒上來說說話了,這次想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個影片有關於一週七天與生活,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注意過的問題,也有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想法,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看完也有所啟發,開始吧~ 如題,活在週末?回想一下我們是否在一週內總是無比的期待週末的到來
Thumbnail
2025/02/04
嗨我回來了!消失的這一個多月也是忙的不得了,等到停下來休息才發現已經過完年了😵‍💫 這次來分享我在休息期間看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自於<也許你需要找個人聊聊>篇名叫做歡迎來到荷蘭!我個人覺得很像是寓言故事
Thumbnail
2025/02/04
嗨我回來了!消失的這一個多月也是忙的不得了,等到停下來休息才發現已經過完年了😵‍💫 這次來分享我在休息期間看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自於<也許你需要找個人聊聊>篇名叫做歡迎來到荷蘭!我個人覺得很像是寓言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