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猶記得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家的宰相,因為長年染病未癒,只好跟國王辭掉宰相的工作,返鄉養病。這位辭官宰相帶著全家人以及家當浩浩蕩蕩回到老家休養,養病養了數年也沒有好轉,最後撒手人寰,留下妻兒和一干家僕。兒子長到十四歲,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也差不多用光了,忍到二十來歲,一貧如洗,每天忍著飢餓過日子。他曾經想去應徵工作,但是缺乏人脈牽引,後來他也想去做低賤的勞動工作,礙於有失父母顏面,最後他決定去當賊。


    有一天,趁一戶人家窗戶未關,跳進屋裡想要偷米,當他掀開米甕,發現只剩下一杓米的份量,若是偷了,這戶人家肯定就要餓肚子了。想了想,決定改偷國王的財物,國王擁有那麼財富,偷一點應該無傷大雅。當天晚上,宰相之子就潛入王宮,將有價值的瓔珞、珍珠、寶石全部裝到袋子裡,因為忍不住餓,見桌上有一盆水,便大口大口喝了,喝完發現肚子極飽,他不禁想,既然肚子那麼容易飽,到郊外摘青果野果就好了,又何必當賊。想通了,他就將袋子裡的寶物歸回原位,這一切,假寐的國王都看在眼裡。


    第二天,國王派人找到這位賊人,審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宰相之子,又因欣賞這位年輕人的坦率和老實,於是將他留下,接任他父親的宰相之位。


    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起心了但沒犯,就是懸崖勒馬,知過改過。因為不堪飢餓當一天的賊,又因從小父親的身教言教及時良心發現,體恤窮人家的不容易而放棄偷竊。又在胡作非為的關鍵時刻體悟「知足少欲」的快樂,最後憑著良心找回本心,找到簡單的滿足和快樂。


    如果我們有能力給孩子一個好的生長環境,也要有好的身教和言教相互搭配,好的教養會深植在孩子的心中,作為他們為人處事的規則。假使有一天,家道中落了,好的教養和正確的價值觀會一直存在他們心中,在動盪的環境中引領他們穩穩走在正道,不會因此失去方向,更不會落入匪類的陷阱和深淵。好的教養,就是給孩子自帶一盞光明燈,自光自亮,還能驅走他人的陰寒和黑暗。


    #教養

    #起心不犯

    #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