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十二緣起&除邪分別(一)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對治煩惱就像治療一個大瘡一樣,

    你要看著它,不要讓它潰爛,
    不要讓它繼續惡化,要及時消毒。

    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勤地努力,
    終有一天這個大瘡會痊癒,
    不再因為一點境界的碰觸,就痛苦難耐。

    我們將永無生死之痛,成就無邊的善業,
    像大威德一樣威風,掃蕩一切生死貧窮。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不忍眾生苦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二、消文

    本週進度: P187L6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 P190L2亦當修苦想
    師父開示: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1b&st1=248&af2=82a&et2=1549






    己二、彼生起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捨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的第二部分,是「彼生起之量」

    第二,生起中士意樂(希求解脫之心)的量。

    發心之方便,從苦集二諦和十二緣起這兩個法門進入,按照義理觀察五取蘊,而詳細了解生死輪迴的體相,則自然生起想要脫離輪迴,息滅一切痛苦及證得寂滅果位的意樂。這樣的念頭雖然只有生起一點點,也算是出離意樂。然而僅有此量尚不足夠,應該達到像《六十正理論釋》中所說的量。釋中說:「處在無常猛火恆時燒燃的三有當中,要像不小心誤入火宅,拼命急著逃出那樣。」又說:「要像被關在牢獄中的死刑犯,剎那剎那,急求逃離。」相同地,對三界輪迴要產生這種出離心,即如前文所說,要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急欲逃離火宅、牢獄那樣的心情,根本不願意多耽片刻;此時內心能生起多強的求解脫心,就是此處所要求的出離心之量。

    進一步,即使生起了真實出離心,也不能得少為足,應該善為修習,使它繼續不斷地增長。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又像霞惹瓦尊者說的:有些人只會在口頭上講講,就像撒在酸酒上的一點麵粉,全部浮在表面上毫無實際效用。由此,這些人對造成輪迴苦因的集諦,能生起多大厭捨,恐怕也不過爾爾。如果對造集苦的苦因,沒有發起誓欲滅除之心,那麼對能夠去除苦集的滅諦,會生起多大希求解脫之心,恐怕也沒有真實力量。由此,這些人即使表明要修習解脫正道,也只會是口頭上的空話罷了!再者,他們即使看到眾生在輪迴中受苦,恐怕也無以發起不忍的悲心;自然也不能生起為拔濟眾生於生死而誓欲成佛的真實菩提心。因此,說這個大乘好,也只是跟著大乘這個名詞講講而已,並沒有真實的內涵。

    所以,身為大乘行者,當取此中士法類,作為教授之中心而善加修習。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的第三部分,是「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第三,修習中士道法類時,須當破除一些錯誤的執著分別。

    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邪解)

    有一些人會說:如果對生死輪迴勤修厭患,而令心出離,那麼就會像聲聞、獨覺墮入不樂住世的寂滅邊。因此,「修習厭患」對小乘行者可說善妙,能出生死,趣向解脫;但是大乘菩薩不應該修此,因為菩薩理應安住在生死中利益眾生。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遍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

    《不可思議秘密經》說:「大乘菩薩為了要成熟有情、攝受有情,觀見唯在輪迴中才能成辦救度眾生的大利益事。如果證了涅槃,脫離生死,反而沒辦法幫助眾生,也就沒有所謂的殊勝利益了。」又說:「如果菩薩對生死輪迴產生怖畏心,這不是菩薩應有的行徑。」又說:「世尊!聲聞、獨覺行者可以怖畏生死境界,但菩薩不應如此,反而應該不辭勞苦,在輪迴中周遍地、無有遺漏地救度無量眾生。」雖然這些人引經據典,但實際上是顛倒執取了經典之義理,而產生極大錯謬。

    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

    經中所說「菩薩不應厭離生死」的意思,並非說對於由惑業力所制,而漂流三有、飽受生老病死等苦,不應厭離;而是顯示菩薩的悲願自在,為了利益眾生,寧可在生死苦海中,而不厭離。從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前最後邊際,菩薩披著精進鎧甲,努力圓滿一切菩薩行。

    (最後邊際,是指菩薩修道分五道十地,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到無學道成佛,其中修道有十地,十地之後的等覺菩薩就是成佛前最後身菩薩,他一直為了利益眾生而精勤努力,為了這個誓願而不厭離生死輪迴。)這期間儘管所有眾生受的苦,一一剎那都加在自己身上,也終不以此苦而心生怖畏厭離,繼續對廣大的菩薩行勤發精進,要在生死輪迴中救度眾生,這才是菩薩不厭離生死的原因,也才是經論上真正的意趣。

    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如月稱菩薩也說:「從現在起一直到生死界的最後邊際,即使一切眾生的所有痛苦剎那剎那都降在自己身上,以種種不同的苦相來損害自己身心,菩薩也不會因此而感到畏懼。即使一切眾生的所有痛苦同一時間都落到自己身上,菩薩也甘願承受,乃至盡生死邊際之間,發起勇猛精進的大願,希望能代眾生受無量苦。菩薩能如是發心,故一一剎那都能生起為利益眾生成就一切種智,而獲得無量無邊的珍貴資糧。當了知菩薩由勇猛利他反而能速疾圓滿資糧,以及成辦眾生得大義利的道理後,再苦他都願意去做,安忍受生於百千三有中。」為了證明此義,宗大師引述了諸多經論來證成。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

    菩薩在三有中看到殊勝利益的道理,即前述《不可思議秘密經》所說:菩薩看到真正努力去利益有情,有很特別的好處,所以對利他之事發起精進,內心也因此獲得安樂。

    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

    因此「不厭患三有」的本義,是指菩薩不厭患在生死中利益有情,反而應當對此歡喜承受。如果由煩惱和業的牽引而不斷漂流生死,飽受無量眾苦逼惱,如此連自利都顧不了,又怎麼能奢望利益眾生?因為由惑業而受生是一切衰損的根本,菩薩對此應較小乘行者更加萬萬倍的厭離、而欲滅除之。然而,若由大悲願力驅使,發願在三界中攝受眾生的菩薩,就不應厭患三有,而是想到能在生死中利益眾生,心中生起無限的歡喜。

    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

    以上二種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對「不厭離」的內涵弄不清楚,不能善加分辨是願力化生,還是業力受生,就說「菩薩不應厭離生死」的話,那是犯了前面所說的邪分別。萬一說這話的人是曾受菩薩戒者,按照《菩薩地》所說,是犯了惡作,屬於染污罪。由於律儀的細節很多,此處恐其繁雜,不予多述。

    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

    菩薩雖深知輪迴一切過患,極端厭惡三有,然而受到大悲心的牽引,因為不捨眾生,仍然不斷在三有中受無量生死,這才是真正的稀有難得。相反的,有些人在見到三有盛事時,有如置身微妙天宮一般的歡喜,貪愛的心一點都沒有減少,卻假借利他的名義說:「我們不應捨離生死。」智者又豈會歡喜這種行徑?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

    《中觀心論》中也說:「菩薩明見三有一切過患,所以住於生死卻非愛取之「有」;受到大悲心趨轉,為求成辦利他,遲遲不願進入涅槃。這種為利益眾生、護守戒律的菩薩,是以大悲願力而安住在三有中。」又《菩薩地》說,看到眾生受無邊眾苦而總攝為一百一十種苦的逼迫損惱,即是菩薩大悲的由來。正因為見到三有眾生的無邊眾苦,菩薩由強烈的悲心而處於恆常、猛利的不忍當中。如果說菩薩對生死沒有一點厭患,這就完全曲解了菩薩的本意啊!

    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

    所以修心的次第應該是,先對生死過患引發出離心,而且自身已經善巧的能夠出離;其次,是見到有情都是自己往昔的親屬,現今正漂流在生死中受苦;為了救拔他們,明明知道是苦,卻以悲願主動入於三有海中。這個次第也和《菩薩觀行四百論》的意趣相符。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比丘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

    月稱菩薩在《四百論廣釋》中也有詳細說明,釋中說:「由佛陀宣說了生死極大過患,使有情生起怖畏輪迴、希求解脫之心。又為了引導眾生趣入大乘,世尊便說:諸位比丘!經過了長夜生死流轉,在無邊的有情當中,幾乎找不到一位不曾做過自己父母、兒女、或親眷的人啊!」

    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

    了知世尊這番言教的意涵之後,菩薩行者紛紛發願以大乘道(菩提心)為船筏,要度脫無始以來流轉生死、曾為自己父母親眷,而今正沉淪苦海無依無怙的一切眾生;所以安忍著種種眾苦,躍入生死海中。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遍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不僅大乘顯教,無上密乘更為注重修苦想和厭離心。如聖天菩薩在《攝行炬論》中所說:「應當以這個次第為基礎,趣入修習無戲論的密宗正行。這個次第就是,修行者先要思惟無始生死的所有大苦,以求出離三界,證涅槃樂;然後真實發起希求解脫之心,遍捨一切世間雜染,乃至於面對如王位般的權勢誘惑,也應修作苦想。」


    師父心靈對話:

    1. 學習了四諦、十二緣起後,生起真實的厭離心了嗎? 為什麼厭離心生不起來 ?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1b&st1=493&et1=711
    2. 不忍別人受苦,想幫忙他人,這就是大乘道的精神嗎?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1b&st1=711&et1=830
    3. 師父說:你忙了半天,那真是盲修瞎鍊,可惜!不走錯路的關鍵在哪裡?眼前好像重重困難做不到的關鍵在哪裡?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1b&st1=970&et1=1544
    4. 菩薩「欣厭具足」的「欣」是欣什麼? 「厭」是厭什麼?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1b&st1=1544&af2=82a&et2=154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