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指責我的情緒失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我的情緒不穩定。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我一直都是被逼瘋的那個,且換來我爸對我的評價就是:「脾氣很不好......」。他說過很多,但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阿公告別式時,我獨自坐在外面摺蓮花。旁邊來了一位叔叔,他說是我爸的朋友來和我搭話:「妳爸說妳是脾氣很差......的人,但我看起來妳很文靜也很有耐心,不像他說的那樣,到底哪個是真的妳?」
我笑笑,都是真的我。

這次回去,買了站票,抵達後與阿姨、弟弟們一起去吃飯。回家後他們趁著暑假打掃家裡的櫃子,我則出門在附近找全聯和便利商店,幫自己補充水分。回家後看他們整理出十幾個麻袋的垃圾,是我們三個小孩和阿姨一起拿,每人提兩袋還要多跑第二趟的量。
我和弟弟們一起丟完垃圾,回家只想休息,忙完的阿姨跟我和我爸都在客廳休息看電視,我已經睏到眼睛只剩一半大。
我爸叫我:欸妳把這三個杯子拿去洗一洗。
阿姨:沒關係,不急。
我沉默沒有回應。
過了一下,阿姨起身去用東西。
爸:欸妳把這三個杯子拿去洗一洗。
我挑一邊眉問他:很急嗎?
他:用完放在這裡不收要幹嘛?還有妳那是什麼表情?
剛好阿姨回來,沒聽清楚我爸說什麼,問:什麼?
我:沒事,他在跟我說話。
笑一笑,繼續當沒這件事,我爸也沒再說話。看他周圍亂糟糟的樣子,想也知道,他本身不是一個會用完就馬上收拾的人,就是習慣出一張嘴叫人做事,顯得他好像有在在乎這環境。
晚上阿姨跟弟弟們和我去打桌球,抵達沒多久,阿姨接到我爸的電話。大概在說他很生氣,叫我們明天不准去逛街。

他一路氣到隔天都不想跟我說話的樣子,我媽跟阿姨也怕我把他氣死,一直叫我不要忤逆他。
中午吃飯,他用手敲著他眼前的盤子跟我說:這個是黑鮪魚。
說完他幫我弟挑選魚給他們,順便叫弟弟把鴨腿夾去吃。
他敲盤子的樣子讓我想到嗟來食,配上他的無視我也不屑吃。他這波操作只讓我想起,小時候我要吃雞腿,他罵我自私,問我為什麼不問別人要不要?他真的很雙標。

仔細想想也有趣,至少他讓我知道,其實我不是討厭雙標,討厭的是我不是被偏愛的那個。至少這次,是我很平靜地看著他發瘋,但不是我逼瘋的。



對於我爸丟來的情緒垃圾,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無法消化這垃圾,以至於我沒察覺自己在抱怨的時候,也是在向別人丟出情緒垃圾。於是當我媽開始說教,說著:「無論怎樣他都是妳爸」、「百善孝為先」、「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把自己也搭進去」、「不要得理不饒人」。
聽著這些道理,確實停止抱怨,同時我也安靜地抵達新一波發瘋的邊緣。
為什麼只叫我忍?除了忍之外,好像每個大人都無法在小孩最無助的時候幫忙撐起保護傘,只會一味地叫我忍讓,還指責我這樣不孝?這讓我更上火。
我又拿起紙筆,寫下:為什麼生氣?
委屈?忍讓?愚孝?情緒垃圾?......
我把腦裡跳出的關鍵詞都寫下,發現是我接住了我爸的情緒垃圾,且讓它勾起了童年傷痕。也開始問自己,那我希望別人怎麼協助我?
道理我都懂,需要的一直都只有理解。
我希望的是自己在乎的人能理解我的疲憊,問一問:「讓我抱抱妳好嗎?」、「知道妳很累,辛苦了。」這樣我就會覺得被理解,也會舒坦很多。當我開始出現這種得理不饒人的症狀,大概就是有未癒合的傷口



朋友目睹著我媽說我得理不饒人的現場,她也有個驚心動魄的原生家庭,她小聲地問我:「這樣,如果我有情緒到底要不要講?」
『如果妳覺得說了會像我這樣二次重傷,建議先不要講。如果是跟我說,那我會盡力理解妳。』

這次體驗讓我深刻的發現:
只要周遭沒辦法為我撐起保護傘,我就自己造一個防護罩、自己找解藥
破碎個千萬遍,總會某個碎片能成為別人的ok繃,那這些傷和痛似乎就不算太虧。

拜託不要只會叫我忍耐,這樣我真的會誤以為不是無路可走,還有死路一條。
明明就有其他更好的選項,信任和理解會讓我好很多。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2024.7.18跟朋友一起去台北科教館,被"共創未來園"吸引。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最近和朋友聊起會怕什麼,聽到很多朋友們都說他們怕鬼。 我曾經也很怕,怕到晚上都不敢睡,但現在不怕......
從國中認識到現在的朋友,今年記得了我生日,捎來祝福同時問候:「而立有什麼感想?」 簡單一句,就這麼一個問題,我用一段時間去經歷、感受、沉澱換來了一個階段的答案。
平常我都是輸出的那一方,只有我在表達和朋友的這趟旅程,以我的視角出發有哪些感受,這次好稀奇的,新增了朋友一起出遊的視角。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2024.7.18跟朋友一起去台北科教館,被"共創未來園"吸引。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最近和朋友聊起會怕什麼,聽到很多朋友們都說他們怕鬼。 我曾經也很怕,怕到晚上都不敢睡,但現在不怕......
從國中認識到現在的朋友,今年記得了我生日,捎來祝福同時問候:「而立有什麼感想?」 簡單一句,就這麼一個問題,我用一段時間去經歷、感受、沉澱換來了一個階段的答案。
平常我都是輸出的那一方,只有我在表達和朋友的這趟旅程,以我的視角出發有哪些感受,這次好稀奇的,新增了朋友一起出遊的視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難道就只有憤怒與哀傷才能讓我持續的書寫下去嗎? 父親無法理解我的挫敗感早已讓我不再感到沮喪,彷彿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對這種衝突開始麻痺,從恐懼與委屈,到至今只剩下了憤怒。 全然的忿恨。 至今我依舊記得在十七歲左右,有段日子特別害怕回家。
Thumbnail
不知道當時為何會理智斷線,無法控制地痛哭良久。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人生中第一次因為恐懼而失眠是在哥哥第一次對我施暴時,當時只是因為一些小口角,沒想到激起他很激烈的反應,朝著我又踢又揍、大聲咆哮髒話。有段時間,我聽到開門聲因就會不自覺抖一下,雖然後來我們沒再提起這件事,但一直以來我對他態度冷若冰霜,近幾年感受到他想修補我們的關係,可是那句「對不起」我我還是沒等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難道就只有憤怒與哀傷才能讓我持續的書寫下去嗎? 父親無法理解我的挫敗感早已讓我不再感到沮喪,彷彿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對這種衝突開始麻痺,從恐懼與委屈,到至今只剩下了憤怒。 全然的忿恨。 至今我依舊記得在十七歲左右,有段日子特別害怕回家。
Thumbnail
不知道當時為何會理智斷線,無法控制地痛哭良久。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人生中第一次因為恐懼而失眠是在哥哥第一次對我施暴時,當時只是因為一些小口角,沒想到激起他很激烈的反應,朝著我又踢又揍、大聲咆哮髒話。有段時間,我聽到開門聲因就會不自覺抖一下,雖然後來我們沒再提起這件事,但一直以來我對他態度冷若冰霜,近幾年感受到他想修補我們的關係,可是那句「對不起」我我還是沒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