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旁邊」總是會產生話題

    常常滑手機會看到很多粉絲專頁、部落格、社團...中一些文章開頭總是類似這樣:

    「我今天早上跟著OOO去吃早餐,正在咬著我最心愛的薯餅玉米起司蛋餅時,聽到隔壁桌的媽媽罵了好大一聲『怎麼又把筷子弄掉了!不會讀書連拿筷子也不會嗎?!』,隔壁桌的孩子一臉無辜泫然欲泣,我心想......」

    或是

    「美好的一個星期三午後,我在星巴克點了一杯巧克力可可碎片星冰樂,正打開我的筆電準備開始工作,一個阿嬤辛苦的駝著背端著盤子,上面放著一大杯星冰樂還有一盤蛋糕,顫顫巍巍地從我身後走過,只聽到我左後方傳來一個稚嫩的聲音『吼,阿嬤妳快一點啦!怎麼這麼慢!難怪媽媽出門都不想要帶妳啦!』,我眉頭一皺,並非事情不單純,我也不是李組長,我只想好好看看這沒教養的小孩是長怎樣。沒想到我轉頭一看,那個孩子竟然看起來才幼稚園那麼大!我想到底是怎樣的家庭會讓這麼小的孩子講話這麼毒辣呢?我心想.....」

    或是

    「難得的禮拜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我睡醒加上喝杯咖啡後,拖到快十一點才準備出門去菜市場撿些『菜尾』,在附近停好了我的ㄅㄨㄅㄨ,拿著我的最潮市場袋信步向市場走去。正要走進市場入口,一台摩托車突然歪來歪去的朝我騎過來,差個0.01秒就要撞上我,而我都還沒開口問候一下對方,那個騎士就開始罵人,不過,不是罵我,是罵他後座的小孩,『您杯ㄟ吼哩魯係!.....』我看著那個滿身刺青一嘴紅渣的爸爸,決定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可是沒想到那個看起來約莫小學中年級大小的小孩也沒在怕的,居然馬上回嗆回去『攏係你蝦慢勾愛呤酒!.....』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路邊也不少人在觀看。我不想壞了我禮拜天的好心情,轉身繼續走入我的菜市場尋寶,結果我菜市場頭尾走了一圈後,沒想到就在我往回走向原本的入口要離開菜市場時,突然發現離菜市場入口很近的一個攤位上正在賣力叫賣要推銷剩下商品的老闆父子,竟然就是剛剛那個差點撞到我的騎士父子!!剛剛吵得亂七八糟昏天暗地的兩人,現在一搭一唱感情融洽默契滿點耶!而一旁還有位搖著扇子翹著腳疑似媽媽腳色的女人,百般寂寥的滑著手機哼著歌,彷彿外界的喧鬧都不關她的事,好個逍遙自在!我心想.....」


    現在是個網路社群無所不在的世界,只要有個平台隨時都可以發表個人的想法,而會利用FB、IG等社群媒體經營個人社群平台的人,也不再侷限是藝人或政治人物,許多平常有正業的朋友,不管是醫生、護士、營養師、老師、心理師....,甚至郵務人員、家庭主婦、彩妝師....各種職業的朋友,都越來越多擁有個人粉專並發表日常生活的想法,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往往一滑手機就好幾小時,因為太多可以看了停不下來。我喜歡看美食、旅遊、電影戲劇方面的各種分享,有時候也喜歡看看除了政治以外比較有專業性內容的分享,不過我也滿常被一些像是上述類型的開頭的文章吸引,只是看到後來,我真的會有種感覺,深怕自己走在路上跟家人朋友的對話,會不會哪一天就變成別人粉專或部落格上面的開場白?這種故事性、劇情性的開場真的滿容易吸引人看下去,但我比較有問號的是常常作者接下來會接一段自己的感想,而這樣的感想往往都是針對開場白中的劇情角色人物給予一些批判,這些被批判的主角也很常是某幾種類型,例如逼小孩讀書的虎媽、挑剔媳婦的婆婆、對服務人員大小聲的奧客.....等等,我比較問號的是,作者常常只聽到一小片段的對話,就能真的判定那些人的故事走向真的是單線發展嗎?就真的能肯定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以及過去的背景是如何嗎?雖然作者可能會說他只是藉由這個片段的啟發來抒發自己的想法,的確沒錯,我也是個很會自動腦補及加上感想的人,但當這些作者的文章越來越多人看,熱度越來越高的時候,是否有可能造成社會性以偏概全的去看待某些特定的對象呢?例如可能在公共場合唸了小孩一句就是虎媽、沒有幫忙抱小孩的爸爸就是豬隊友、旁邊買菜媳婦口中的婆婆真的那麼壞....之類的,這些我們沒有在身邊看到全貌的故事,我們真的能隨意評判嗎?會不會其實背後有我們不知道的故事,被害者和加害者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位置,設身處地去轉換角色扮演的話,或許我們也可能走上同樣的路?這些問題其實很難回答,畢竟我們沒有超能力可以進入別人的生活、回溯他人的故事。


    所以,當這種文章看多了,有時候真的滿怕自己走在路上的言行舉止莫名其妙變成別人茶餘飯後的舉例,雖然並不會被指名道姓,也不見得每次都是被曲解放大或是惡意捏造,但有時候稍微講話大聲一點真的就會突然警覺要低調一點,不知道這是因為我是嚴重的I人才這樣?還是也有其他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呢?ㄎ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