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EP14:戰後使台糖起死回生的N:CO310

    Podcast收聽位址:
    EP. 58 戰後使台糖起死回生的N:CO310 (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open.firstory.me/story/clzl3enh3093o01tjdl8b1rkj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戰後使台糖起死回生的N:CO310」。N:CO310 是甘蔗品種的名稱,我們都知道甘蔗是製糖重要的原料,因此能有抗病又多產、甜度高的甘蔗品種就非常重要;

    N:CO310是在民國36年(1947年)由虎尾總廠青年農業專家宋載炎從南非引進,再由當時虎尾總廠農業課長夏雨人負責試種和推廣種植,進而成功使台糖公司起死為生,為台灣貢獻良多。究竟N:CO310為什麼能使台糖起死回生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台灣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的歷史。(音樂)


    台灣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依據文獻記載,台灣最早栽種的甘蔗品種則是由漢人先祖自中國大陸帶來之竹蔗,而從明永曆13年(1661年)鄭成功來台算起,竹蔗在台灣種植的歷史長達300年之久,直到明治29年(1896年)竹蔗發生黑穗病,日本人自夏威夷引進玫瑰竹蔗(Rose Bamboo)才取代原有的竹蔗,而在日本人推廣種植下,大正元年(1912 年)曾佔蔗作總面積之96.16%,不過,到了1920 年代,玫瑰竹蔗感染赤腐病及萎縮病且易風折,旋即由爪哇陸續引進大莖POJ 品種所取代。


    為什麼甘蔗種了一段時間,就開始染病呢?這就必須說到甘蔗的特性了。


    甘蔗品種在某一地區利用無性生殖種植數年之後,基因的表現會有退化的情形,加上病原菌發生變異或遭受新的病蟲害侵襲,也可能是甘蔗本身發生了突變,使品種的生產能力逐漸衰退,因此必須不斷尋找其他蔗種或培育新品種因應。


    所以在面對甘蔗品種弱化、病害蔓延,導致無法量產等的危機上,日本人開始思考除了引進外來甘蔗品種作為原料品種更新的捷徑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能解決這些蔗作經營危機?幾經討論,日本人認為,培育能適應臺灣本土環境生長的優良蔗種,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於是日本人開始積極充實育種人力及設備,期盼能建立本土型甘蔗育種技術及培育新品種。


    大正2年(1913 年)糖業試驗場試行甘蔗雜交成功,得到194 穗種子,培育出516 株實生苗,並於大正9年(1920 年)首次育成品種命名為F1 【F代表福爾摩沙,Formosa;F1,就是「福爾摩沙1號」的意思;民國68年(1979年)後品種育成命名改稱"ROC"(中華民國)】,自此開創臺灣甘蔗雜交育種里程碑。不過,整個日治時期,日本人雖然育成F1到F134等品種,但除F108,難有佳作出現, 所以臺灣民間種蔗仍以自瓜哇引進POJ 品種為主,據統計,1940 年代初期,F108、POJ-2757、POJ2-883這三個品種栽培面積佔蔗作總面積之65~70%,然而,1941年進入太平洋戰爭後,在美軍強烈轟炸台灣下,使台灣糖業受到重創,間接使光復後的台糖公司面臨生存危機。(音樂)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二次大戰期間,台灣糖業受到嚴重摧殘,包括製糖工場、甘蔗育種材料等皆遭毀損。民國34年(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糖公司開始修復製糖工場、糖業鐵道以及恢復種蔗規模。就種蔗方面而言,由於日治時甘蔗育種材料遭戰火摧毀,蔗區相關農藝試驗未能銜接,造成甘蔗病害蔓延、原料品質下降、產量大幅降低;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又逢國際糖價低迷,台糖公司出現經營危機致使原料供應遭受空前困境,而使台糖公司面臨生存的危機。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為解決台糖公司生存危機,當時是虎尾總廠青年農業專家宋載炎不斷寫信到各國著名甘蔗試驗場徵求新種,但沒人理會;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因而使得宋載炎能從南非求得N:CO310蔗種來臺。 

    民國36年(1947年),宋載炎成功引進N:CO310蔗種後,再由同樣服務於虎尾總廠的農業課長夏雨人先生接捧,經3年試驗及2年示範後,發現N:CO310糖分含量高、土壤選擇性小且具強大的抗風、抗病及抗旱能力,宜於宿根等值得推廣的優異特性,後經台糖公司顧問李先聞的建議、總經理楊繼曾採納,台糖公司開始大力推廣N:CO310蔗種,成功扭轉生存危機。


    宋、夏二位專家的卓越成就不久在中華農學聯合會上獲得表揚,同時,於民國43年(1954年)請藝術家李祖德設計塑像造碑;民國45年(1956年)2月6日紀念碑完成後,竪立於虎尾糖廠前同心花園永誌紀念。


    據統計,N:CO310最高曾佔全台蔗田面積94.35%,栽培盛期自民國42年至60年(1953年~1971年),長達18年。在以N:CO310作為產糖主要原料的期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民國57年(1968年),第13屆國際蔗糖技術學會在台北舉行,各國代表目睹了台灣N:CO310蔗田生長實況及每公頃蔗糖產量的卓越表現,使得後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澳洲昆士蘭及其他蔗區爭相栽種,這在在顯示N:CO310確實為優良蔗種,而N:CO 310 的引進,對台灣糖業發展產生兩個重大影響。(音樂)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N:CO 310 的引進,對台灣糖業發展產生兩個重大影響分別是

    一、 迅速提高糖產量:N:CO 310 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最高曾佔全台蔗田面積94.35%,其高糖度和強抗病性使得台灣甘蔗產量大幅提升。

    二、 促進甘蔗育種發展:N:CO 310 的成功引進,為台灣甘蔗育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種源。此後,台糖公司積極開展甘蔗育種工作,陸續育成 F148、F160 、ROC10等優良品種。

    說到台糖公司培育新品種,有很多故事可以說,這必須得另開個一到兩集的節目長度來說明,有機會我再邀請台糖公司甘蔗育種專家胡金勝先生向各位解說台糖公司甘蔗育種的成就、現況與展望。

    目前N:CO310雖已不再種植,但是它在臺灣糖業的發展史上永遠佔有重要的地位。


    好了,關於N:Co310的故事已經說完了,下一回,我們要講五分車與糖業鐵道在光復後的發展,您知道五分車除了載運甘蔗外,還有載客、運送貨物的服務嗎?甚至它還肩負政治宣傳與國防的重要任務呢!究竟怎麼回事?敬請收聽下一集:「台灣糖鐵的轉輪印記」,歡迎您按讚、分享與訂閱哦!我們下回見!


    資料來源:

    1、胡金勝. (2015). 甘蔗育種:延綿百年之珍貴資產. 台糖通訊, 2035.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91&p=13385197&s=13385208

    2、台糖通訊編輯部. (2019). N:Co310蔗種引進化解台糖危機,宋戴炎與夏雨人. 台糖通訊, 145卷3期(2091), 20.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447&p=13387480&s=13387496

    3、胡金勝. (2023). 【蔗種養成記】百年育蔗生生不息-臺灣蔗種之母:PT43-52. 台糖通訊, 152卷4期(2134), 5–6.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493&p=13389145&s=13389152

    4、林怡均. (2023, February 8). 看過甘蔗開花嗎?竟有蔗花約會專屬小套房!探訪國境之南的神秘甘蔗育種場. 上下游.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2172/

    5、張毓禎, & 林大陣. (n.d.). 糖的科學. 臺灣網路科教館. https://www.ntsec.edu.tw/liveSupply/detail.aspx?a=6829&cat=6838&p=1&lid=824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糖金時刻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