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543|剛回台灣的各種感受與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哈哈~沒錯我已經回來台灣了!! 剛回來台灣各種事情都是一個新的體驗!! 回來自己的家鄉居住,跟幾年回來玩一個月的那種感覺完全不一樣呢! 畢竟就是要住下來,都會很認真去感受一下各種生活周邊的機能與服務,大概最明顯的就是以下四種感受啦。


第一個--天氣!

台灣的天氣又熱又悶,皮膚一下有些不適應,尤其中午下午的太陽火辣辣的,我都盡量早晨跟晚上比較涼快的時候才出門溜搭,中間就先跑去找我家人跟他們聊天敘舊吹冷氣,還能一起吃飯嚕貓,躲過外面熱辣的太陽。

加上我剛回來台灣,因為未來要居住的家還在整理當中,所以我暫時在林口租房,跟原本在新北居住的地方相比,我自己感覺到林口的溼氣真的有比較重一些,可能我比較敏感吧? 會覺得大樓樓道裡很容易有濕氣造成的那種微微悶味,希望未來住的地方趕快整理好,畢竟住在自己家是最最舒服的。

總而言之冷氣一級棒!! 吹冷氣好開心,我由衷佩服發明冷氣的人。


第二個--物價!

回到台灣基本上不論是吃飯、交通、買生活用品,真的絕大部分都覺到好便宜啊!! 什麼東西都好划算!!

尤其是食物,好吃又便宜,點一堆可能也才200~300塊,兩個人還吃超飽,這樣的價錢在溫哥華可能只能買一個便當或是單點一道菜都不夠,一開始都覺得自己價值觀崩壞,買東西都覺得好便宜!! 只能說台灣就是個寶島,好吃好玩好棒棒!

我現在最喜歡做的就是在逛街時探索巷子裡的小攤販,還有早晨吃各種不同的早餐店,或是去各種市場挖寶,反而餐廳還沒有特別吸引我,小吃、便利店就好棒了,而且便宜又划算!


第三個--豐富多樣的選擇

台灣很有趣也很棒,每一次回來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當然各種傳統美食依舊,但也有很多新的餐廳推出,感覺美食根本吃不完呢! 外送平台打開滿滿的店家都不知道要點什麼了,小娜我果然是以吃為主軸,回到家鄉想著的一樣是吃吃吃。

各種景點、百貨也很多都推出不同的活動主題、優惠等,像目前住在林口Outlet附近,暑假檔期就有各種活動超級熱鬧的,整個Outlet吃的玩的都好多好方便,生活機能一級棒,感覺真的要玩的話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探索,加上交通又便利又快,除了這類的百貨、超商也都很多選擇,我到今天都還是去到便利商店就好興奮,滿滿的各種食物、生活用品、咖啡飲料、冰品,都覺得這樣也太幸福了吧!


第四個--各種會員app與電子支付

經過疫情之後各種店家都會推出自己的app讓大家點餐,這次回來台灣居住,重新開始用我台灣的手機門號,就發現各行各業都推出自家的app,要大家綁定會員跟點餐,所以不到一個禮拜,我的手機已經累積了一堆餐廳、便利商店、電子支付的app,多到我眼花撩亂,結帳的時候都有點手忙腳亂,不知道用哪一個最好。

而且有一個小缺點就是有少部分店家加入會員也不一定推出集點或實質回饋,你只是剛好來吃,但點餐就是用掃碼方式然後系統就會要綁電話或是各種資料,這部分嚴格來說有點討厭,點餐就點餐,不要什麼都要人家留電話留地址,我可能只來經過吃一次嘛,這應該要分開,常來我就會選擇加入了啦。

不過電子發票載具可以跟各種app綁定倒是不錯,不然要刷結帳條碼又要刷載具超麻煩的! 但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像便利商店、高鐵這類的app一個公司分這麼多app,怎麼不統一一個就好了,例如7-11有一個主要的7-ELEVEN,但還有一個openpoint,高鐵則更奇妙,查班次看訊息是一個app,但你想買票又要去下載是另一個app,可是連結的會員帳號卻是同一個,到底為什麼不能合再一起?

所以現在手機多了一堆app,每次要用都要先研究一下有沒有會員、需不需要集點、確認綁定載具不然要刷兩遍,用什麼電子支付比較方便或優惠,這部份真的優缺各半,各位格友你們都是怎麼歸類或是推薦使用的呀? 小娜我覺得好亂阿。



總結來說,大部分的感受我都覺得超棒,回來台灣真的交通方便、美食又多,雖然很熱但有冷氣吹所以還是很不錯,怎麼樣都是幸福的啦!! 尤其我本來是居住在三重,那裏根本美食天堂。

小娜我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帶著住以前中部的老公一起探索我們三重的家鄉味之外,也跟他一起在目前租屋的林口探險,未來不出意外的話我應該會住在靠近公館往景美那邊,各位格友們快來跟我推薦這些地方的美食吧! 小娜我要開啟台灣美食之旅了,那種小吃店、攤販我特別喜歡,我已經準備好了。

不說了,剛剛買了冰淇淋買一送一也,我要去吃冰啦,不然要融化了~哈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娜』些時光的沙龍
102會員
276內容數
目前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所以分享溫哥華的食記與旅遊體驗,也透過漫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貪吃小娜我的各種時光。 我比較貪吃,所以分享食物居多,也歡迎大家跟我互動討論唷!!
2025/01/24
哈囉~大家好久不見!! 小娜我消失了兩個禮拜多,因為如之前公告的訊息,正在如火如荼的搬家中,來分享一下目前小娜整理的狀況吧!
Thumbnail
2025/01/24
哈囉~大家好久不見!! 小娜我消失了兩個禮拜多,因為如之前公告的訊息,正在如火如荼的搬家中,來分享一下目前小娜整理的狀況吧!
Thumbnail
2024/10/31
生活中面對事情總是有一些眉眉角角會在意,大家都在意那些地方呢? 跟大家分享小娜我在意的部分,同時畫畫給大家看😆
Thumbnail
2024/10/31
生活中面對事情總是有一些眉眉角角會在意,大家都在意那些地方呢? 跟大家分享小娜我在意的部分,同時畫畫給大家看😆
Thumbnail
2024/10/10
這周更新緩慢,請大家多多見諒,因為勤跑醫院做檢查準備開刀,加上未來要定居的家需要一點小裝修,到處奔波耽誤了許多時間,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唷!
Thumbnail
2024/10/10
這周更新緩慢,請大家多多見諒,因為勤跑醫院做檢查準備開刀,加上未來要定居的家需要一點小裝修,到處奔波耽誤了許多時間,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回到台灣好吃好玩好方便,什麼東西都好便宜阿! 雖然真的好熱,但也真的好快樂好幸福阿!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目前回到台灣五個多月,以前覺得日本很美、很有四季感,當日本朋友問起台灣有季節時,我也常常打趣的回答台灣沒有四季,冬天也可能超過20度,日本朋友們常常很震驚。但我最近感覺,台灣的季節感,不是氣溫所帶來的四季變化,而是可以透過農作的變化讓人感受到季節的推移。 看著稻子慢慢成熟,也慢慢地看見了季節的
Thumbnail
目前回到台灣五個多月,以前覺得日本很美、很有四季感,當日本朋友問起台灣有季節時,我也常常打趣的回答台灣沒有四季,冬天也可能超過20度,日本朋友們常常很震驚。但我最近感覺,台灣的季節感,不是氣溫所帶來的四季變化,而是可以透過農作的變化讓人感受到季節的推移。 看著稻子慢慢成熟,也慢慢地看見了季節的
Thumbnail
去年夏天的東部旅遊記憶,今年暑假想再一次擁抱臺東。
Thumbnail
去年夏天的東部旅遊記憶,今年暑假想再一次擁抱臺東。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