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47)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靜坐須知 (47)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如果再廣一點的話,不止檢查心是不是明瞭寂靜,是不是專注放鬆,同時也要檢查看看呼吸,我現在呼吸是喘相?風相?氣相?還是息相?

或者看看身,我的身體有沒有正直而放鬆?頭有沒有低垂?我們前面講過,頭低垂通常都是已經昏沉了,要麼就是正走向昏沉的路上。

或者有沒有全身緊繃?因為心太過於專注,太過於用力的時候,就會導致身體也跟著用力。所以透過身的緊繃用力,反過來可以看到心的緊繃用力。

這個就是正知,就是檢查有沒有沉掉,心有沒有昏沉,有沒有掉舉。至於說有昏沉有掉舉之後要怎麼對治,那是另外一回事,另外的學問。現在至少你要檢查,心有沉掉就把它拉回來,把心拉回到所緣境上面來,不要讓這個心有沉掉。

所謂拉回來是什麼呢?我們的心一定會有妄想,這很正常,除非你入定,證得奢摩他了,那當然不會有妄想。在沒有證得奢摩他之前都會有妄想,粗的或者細的妄想,很正常。

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就是你看到它,但你不要隨著它,它自然而然就會沉澱下來。

就像我們走在路上,看到路上有很多的車、很多的人來來去去,雖然看到了,但是你不會說,車來了跟著它跑,人來了跟著他跑,不會。他在那裡來來去去,你都知道,看得很清楚。但是你看到的同時就放下,不去管他,這時候你的心就會安定下來。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妄想就像來來去去的人跟車,它會不斷地冒泡,這很正常。它冒泡起來的時候,你就看著它起,不要說我去把它壓下來,我怎麼可以起妄想呢,不應該呀!我不應該有妄想,我要得定。你這麼想的時候就又多了一個新的妄想。

你應該怎麼辦呢?看著它,但是不要理它。你不理它,就像波浪起來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回歸到海面。過一會妄想又來了,你又看到它,還是不理它,它就又回歸到海面。就是這樣一次次地起,一次次地不管它,慢慢妄想就會越來越少。

你要強壓它,結果會越壓越多。我不要妄想,我不要妄想……妄想會越來越多。你越怕什麼越會來什麼,因為你害怕它了。你害怕它的時候,它就一直來。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所以很多念佛的人,只重視數目,沒有重視品質的時候,他可能念佛念到好幾千甚至上萬,心才能夠安定下來,這樣不行。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同樣的道理,我們沒有受過訓練的心就像老人家一樣,是羸弱的、虛弱的。那麼虛弱的心你要去鍛煉它,你不能說,我反正累了,我就坐著,常常坐;或者拿個拐杖做依託,依託久了之後,你的心就更加沒力量。 你現在身心健康的時候,心的力量尚且不夠,就更不用說奢望病重的時候甚至臨終的時候,你的佛號還念得出來。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同樣的道理,我們沒有受過訓練的心就像老人家一樣,是羸弱的、虛弱的。那麼虛弱的心你要去鍛煉它,你不能說,我反正累了,我就坐著,常常坐;或者拿個拐杖做依託,依託久了之後,你的心就更加沒力量。 你現在身心健康的時候,心的力量尚且不夠,就更不用說奢望病重的時候甚至臨終的時候,你的佛號還念得出來。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Thumbnail
週末充電,好適合看這本小書。 日本的佛教信仰相當入世,為了將禪思想傳達給世人,透過開酒吧、音樂創作或出書等方式,提供世人心靈修行的思維。 這本一百則小語,在訓練情緒管理方面,給了十足好建議:放下力。 🔖放下力 就是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盡人事,剩下的就是天命。 🔖盡人事 就是能夠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出離思維就是出離惡法,出離不善法,出離欲樂。把心從欲樂中抽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稱為出離思維。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Thumbnail
週末充電,好適合看這本小書。 日本的佛教信仰相當入世,為了將禪思想傳達給世人,透過開酒吧、音樂創作或出書等方式,提供世人心靈修行的思維。 這本一百則小語,在訓練情緒管理方面,給了十足好建議:放下力。 🔖放下力 就是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盡人事,剩下的就是天命。 🔖盡人事 就是能夠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出離思維就是出離惡法,出離不善法,出離欲樂。把心從欲樂中抽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稱為出離思維。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