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與錯過-- 從《情書》想到《長日將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中山美穗的驟逝消息,我看了她的一部電影: 《情書》。電影的最後一秒鏡頭終究讓我破防,眼淚簌簌流了下來。我完全沒料到自己這麼入戲,因為電影給人的感覺其實是很抒情,很浪漫,很懷舊。電影裡情感最激動的部分應該是女主博子對著銀白雪山反覆大喊: 「你好嗎? 我很好。」而我的感慨是另外兩位男女主角藤井樹(電影中設定他們同名)的命運: 當女藤井樹翻到借書卡頁面,看到借書卡背後男藤井樹畫的少女素描時,他們年少對彼此的愛慕不但躍然整個螢幕,還直接連到生死相隔卻永恆的時空之中。對女藤井樹來說,這純粹的愛,如雪般純潔無瑕,對博子來說,卻是如暴風雪般的殘酷 !




《情書》看完後,讓我想起寫到一半的讀書心得: 《長日將盡》,同樣的愛而不得,同樣的錯過,同樣遲來的表白。只是,前者是帶著躁動呼吸的青春耽美,後者展現的已是夕陽餘暉下的懊悔無語。


《長日將盡》是我近兩年所讀的小說(英文書名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最喜歡的其中一本,已經拍成電影(安東尼霍普金斯及艾瑪湯普遜主演)。作者石黑一雄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舉世震驚卻也實至名歸。


raw-image



簡單說,小說主要在描述故事男主史蒂文生回憶自己作為貴族管家的一生,他慢慢體認到因自己錯誤的自我認知,導致自我欺騙,不僅使他一生忠誠的奉獻,終歸無意義的勞苦,甚至因為壓抑真實的情感而虛度了一生。


我想在這篇文章只談他的愛情,他曖昧與錯過的愛情。喜歡王家衛的影迷都知道,這是他電影中永恆的母題,成人愛情世界中最銷魂也最痛苦的一種。


故事時間設定在1956年,曾是達林頓公爵府邸管家的史蒂文生,得到了府邸易手後新主人的同意,到鄉間旅行度假五天。透過這五天的旅程,往事浮上心頭。史蒂文生回憶了他在達林頓府邸三十餘年的林林總總。


忠誠又嚴以律己到幾乎自虐的史蒂文生,面對沒落的府邸,希望給美國來的新主人解決人手不夠的窘境,於是想到邀請離開府邸十多年的女管家肯頓小姐回來幫忙。肯頓自年輕就來到達林頓府,能力深得史蒂文生賞識,兩人工作多年,充滿默契,按照常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彼此都是單身,若是情投意合,組織家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為什麼肯頓最後選擇了遠嫁他鄉? 兩人不來電嗎? 當然不是。但是兩人的確處於相向的情感,卻是各自表述,互相誤解。落花只能無奈,流水終究無情。


我們從小說中看到史蒂文生不小心流露出來的愛意,笨拙可氣,但更令人無奈的是他的強行壓抑,甚至採取精神勝利法來扭曲真實萌動的情感。書中幾個段落的描寫極為動人,畫面感非常強。


比方說,有次史蒂文生在僕役侍從專用的後廊「巧遇」肯頓小姐,後廊是一條長度頗深又陽光極少如同隧道的地方。史蒂文生遠遠地辨識出肯頓小姐的「跫音」,還說,「光憑她的身形輪廓我也能夠認出她」。史蒂文生可是總管,得掌管所有僕役日常多如牛毛的瑣碎工作,但他老是巧遇肯頓,並且多到聽音辨人,黑暗中模糊的輪廓也難不倒他。刻在心版上也不過如此。


遠遠看到肯頓之後,他「只是剛好想到」的叮嚀了一些肯頓本就極為熟悉的例行事務。肯頓的反應呢?


「接著她向我走近一步,一道陽光落在她的臉龐上,我這才看出她憤怒的神情。」接著,肯頓開啟警告模式: 「…… 這已經是兩天下來你第四次或第五次覺得有這個必要……懇請你不要到處跟著我,妨礙我做事……」


我想像史蒂文生怦然心跳地在黑暗中感覺肯頓向他靠近(其實只是會擦肩而過),他在忙碌的工作中無意識(也許下意識)的追逐肯頓的身影;我想像黑暗中一抹陽光灑在肯頓的臉上,她慍怒地瞪視史蒂文生。愛情總是常用笨拙的方式呈現。


這個場景其實後來還會重複發生,感覺是不是像男生對喜歡的女生,總是找些笨方法引起注意,卻總是激怒對方?


小說拍成電影後,有一幕戲相當讓人印象深刻,就是肯頓在史蒂文生遲不表態的狀況下,直接闖入他的房間,挑釁的貼近史蒂文生,搶奪他正在閱讀卻堅決不肯透漏書名的小說(因為是本言情小說,暴露了他的內心)。兩人在昏暗中糾纏,曖昧感爆棚,卻在男主下了逐客令後畫下休止符。終究春夢了無痕的落了個寂寞。


導致肯頓離開府邸的緣由是她的姨媽(親如母親)驟逝。多年後回憶此事的史蒂文生內心如此獨白,


「肯頓小姐很可能就在距離我僅僅數呎之遙的房裡,一個人哀慟地哭泣,這念頭在我心裡激起一種詭異的感覺,令我在走廊上躊躇了好一陣子……」他竟然給自己找了個其他理由不立即去安慰肯特,即使他已經自我承認「肯特小姐失去至親的悲痛已在我內心盤據了數個小時」。是的,肯特的悲傷與哀愁完完全全牽動了他的神經。但他毫無能力去展謝他的關切之情。


反而在數小時後,他終於有機會與肯特在餐室「偶遇」,史蒂文生鄭重其事地和她談些「公事」,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彷彿想把玻璃擦乾淨,卻越擦越模糊。史蒂文生對這段的回憶,最終做了讓我深深感傷的反省:


「…… 他們或許看似我生命裡關鍵且珍貴的吉光片羽;不過我當年必然不做此想。反而覺得手中還握有數不盡的日子,可以慢慢釐清自己和肯頓小姐關係中各種難以揣度的轉變;我甚至以為自己還有無數機會,可以彌補各種誤解造成的結果。當時絕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一連串看似微渺的小事竟使所有的願望永難兌現。」




故事並不停留於愛情的遺憾,作者在這個遺憾上又補了一刀。當肯特說出接受了一位舊識的求婚,史蒂文生只能匆忙地道賀並告退。史蒂文生回憶這段情景時,不掩飾自己一晚上的失落,但他也誠實的點出,當晚他內心最後湧現的,是一種特殊的心情:他想到自己經受的一切 —— 因為職責而無法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因為職責而放棄兒女私情。「他終究維持了與自己職位相襯的尊嚴」,成為一位許多總管夢寐一求的,服務「掌握世界未來的重要人物」的偉大管家。他因用意志戰勝了自己的情感而湧起「意氣昂揚的勝利感」。


最後和肯頓在巴士站道別,人生各自安好。肯特最後一番人生感慨,史蒂文生其實已深深體會:他在自己曾經認定的人生意義下錯過了他可以擁有的另外一種美好人生——和肯特一起共度的人生。他卸下所有拘謹和心防,毫無抵抗地在內心默認 :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


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會經歷在感情上的曖昧和錯過,只是有時我們覺悟得早,有時過了大半輩子,才勇於面對,甚至只剩下半遮面的唏噓。重點若只在於遺憾,就成了平凡人生中的插曲,或生命旅程中眾多「沒去走的另一條路」。若要來個自我「靈魂拷問」,我想,我們懷念的,往往不見得是未成真的愛情,而是那個曾被辜負的自己。

avatar-img
87會員
43內容數
我喜愛寫作,希望在這個園地能和一些喜歡文字的格友交流。目前定居美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麋鹿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這篇是我為教會十二月出刊的雜誌寫的一篇文章。十二月的聖誕節帶給我們溫暖活潑的節慶氛圍。對基督徒來說,雖然也慶祝聖誕節,但慶祝的本質不同。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因著耶穌的誕生,給這個世界帶來真實可靠的盼望。這是上帝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意義更深遠的事物了。聖誕快樂!
這篇文章半年前登在教會雜誌上,我重新改寫了一些,想透過一本科幻小說,從信仰的角度省思這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對我的意義。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在葛林短篇小說全集中有一篇叫《兩個溫和的人》,中間有一段讓我非常喜歡,用男女主角的一頓晚餐進程描述“完美婚姻”的階段風貌: 「… … 就像一樁美滿婚姻:探索的階段已然結束 — 他們剛剛通過了嫉妒的考驗,而今已是安詳平和的中年階段。時間與死亡是眼前唯一的敵人,而咖啡則像是老年的警告。在那之後……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前言: 這篇是我為教會十二月出刊的雜誌寫的一篇文章。十二月的聖誕節帶給我們溫暖活潑的節慶氛圍。對基督徒來說,雖然也慶祝聖誕節,但慶祝的本質不同。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因著耶穌的誕生,給這個世界帶來真實可靠的盼望。這是上帝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意義更深遠的事物了。聖誕快樂!
這篇文章半年前登在教會雜誌上,我重新改寫了一些,想透過一本科幻小說,從信仰的角度省思這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對我的意義。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在葛林短篇小說全集中有一篇叫《兩個溫和的人》,中間有一段讓我非常喜歡,用男女主角的一頓晚餐進程描述“完美婚姻”的階段風貌: 「… … 就像一樁美滿婚姻:探索的階段已然結束 — 他們剛剛通過了嫉妒的考驗,而今已是安詳平和的中年階段。時間與死亡是眼前唯一的敵人,而咖啡則像是老年的警告。在那之後……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發文那麼久,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天,顯示一下我是有血有淚的人類。
Thumbnail
再見了 我的青春時光 再見了 十五歲的月色 再見了 我的青春時光 再見了 十五歲的詩集 有些心情如遲來的玫瑰綻放 試著飲下青春的佳釀 尋覓十五歲的夏日情話 讓酸甜的心有一個無悔的笑容 縱然你我的別離 只是十六歲的冬日嘆息 是一本含淚的日記本
Thumbnail
兒時的夢都太大了,大的過不了成長一次次在生命裡產生的裂縫,若要擠身經過,有許多東西就必須留在原地;那曾經可能無比重要,但就是,過不來。
Thumbnail
主題房間 【情慾流動的小說花園】 書寫愛與情慾的小說園地,以愛情線為主,以情慾戲為輔。 每晚更新1~3小節,敬請大家多多支持,歡迎留言交流。 我的其他網站 FB:月染墨江的情事花園 Pubu:我的作品電子書 Kobo:我的作品電子書
Thumbnail
如果能讓你決定故事的走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結局,你會如何選擇?在青春裡最難忘的兩個男生,多年後再度重逢,你又會如何面對他們?尾巴的《時光欠我一個你》這本書可以讓你自己做選擇,你就是真正的女主角,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非常有趣的一本互動式書籍。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發文那麼久,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天,顯示一下我是有血有淚的人類。
Thumbnail
再見了 我的青春時光 再見了 十五歲的月色 再見了 我的青春時光 再見了 十五歲的詩集 有些心情如遲來的玫瑰綻放 試著飲下青春的佳釀 尋覓十五歲的夏日情話 讓酸甜的心有一個無悔的笑容 縱然你我的別離 只是十六歲的冬日嘆息 是一本含淚的日記本
Thumbnail
兒時的夢都太大了,大的過不了成長一次次在生命裡產生的裂縫,若要擠身經過,有許多東西就必須留在原地;那曾經可能無比重要,但就是,過不來。
Thumbnail
主題房間 【情慾流動的小說花園】 書寫愛與情慾的小說園地,以愛情線為主,以情慾戲為輔。 每晚更新1~3小節,敬請大家多多支持,歡迎留言交流。 我的其他網站 FB:月染墨江的情事花園 Pubu:我的作品電子書 Kobo:我的作品電子書
Thumbnail
如果能讓你決定故事的走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結局,你會如何選擇?在青春裡最難忘的兩個男生,多年後再度重逢,你又會如何面對他們?尾巴的《時光欠我一個你》這本書可以讓你自己做選擇,你就是真正的女主角,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非常有趣的一本互動式書籍。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