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山美穗的驟逝消息,我看了她的一部電影: 《情書》。電影的最後一秒鏡頭終究讓我破防,眼淚簌簌流了下來。我完全沒料到自己這麼入戲,因為電影給人的感覺其實是很抒情,很浪漫,很懷舊。電影裡情感最激動的部分應該是女主博子對著銀白雪山反覆大喊: 「你好嗎? 我很好。」而我的感慨是另外兩位男女主角藤井樹(電影中設定他們同名)的命運: 當女藤井樹翻到借書卡頁面,看到借書卡背後男藤井樹畫的少女素描時,他們年少對彼此的愛慕不但躍然整個螢幕,還直接連到生死相隔卻永恆的時空之中。對女藤井樹來說,這純粹的愛,如雪般純潔無瑕,對博子來說,卻是如暴風雪般的殘酷 !
《情書》看完後,讓我想起寫到一半的讀書心得: 《長日將盡》,同樣的愛而不得,同樣的錯過,同樣遲來的表白。只是,前者是帶著躁動呼吸的青春耽美,後者展現的已是夕陽餘暉下的懊悔無語。
《長日將盡》是我近兩年所讀的小說(英文書名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最喜歡的其中一本,已經拍成電影(安東尼霍普金斯及艾瑪湯普遜主演)。作者石黑一雄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舉世震驚卻也實至名歸。
簡單說,小說主要在描述故事男主史蒂文生回憶自己作為貴族管家的一生,他慢慢體認到因自己錯誤的自我認知,導致自我欺騙,不僅使他一生忠誠的奉獻,終歸無意義的勞苦,甚至因為壓抑真實的情感而虛度了一生。
我想在這篇文章只談他的愛情,他曖昧與錯過的愛情。喜歡王家衛的影迷都知道,這是他電影中永恆的母題,成人愛情世界中最銷魂也最痛苦的一種。
故事時間設定在1956年,曾是達林頓公爵府邸管家的史蒂文生,得到了府邸易手後新主人的同意,到鄉間旅行度假五天。透過這五天的旅程,往事浮上心頭。史蒂文生回憶了他在達林頓府邸三十餘年的林林總總。
忠誠又嚴以律己到幾乎自虐的史蒂文生,面對沒落的府邸,希望給美國來的新主人解決人手不夠的窘境,於是想到邀請離開府邸十多年的女管家肯頓小姐回來幫忙。肯頓自年輕就來到達林頓府,能力深得史蒂文生賞識,兩人工作多年,充滿默契,按照常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彼此都是單身,若是情投意合,組織家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為什麼肯頓最後選擇了遠嫁他鄉? 兩人不來電嗎? 當然不是。但是兩人的確處於相向的情感,卻是各自表述,互相誤解。落花只能無奈,流水終究無情。
我們從小說中看到史蒂文生不小心流露出來的愛意,笨拙可氣,但更令人無奈的是他的強行壓抑,甚至採取精神勝利法來扭曲真實萌動的情感。書中幾個段落的描寫極為動人,畫面感非常強。
比方說,有次史蒂文生在僕役侍從專用的後廊「巧遇」肯頓小姐,後廊是一條長度頗深又陽光極少如同隧道的地方。史蒂文生遠遠地辨識出肯頓小姐的「跫音」,還說,「光憑她的身形輪廓我也能夠認出她」。史蒂文生可是總管,得掌管所有僕役日常多如牛毛的瑣碎工作,但他老是巧遇肯頓,並且多到聽音辨人,黑暗中模糊的輪廓也難不倒他。刻在心版上也不過如此。
遠遠看到肯頓之後,他「只是剛好想到」的叮嚀了一些肯頓本就極為熟悉的例行事務。肯頓的反應呢?
「接著她向我走近一步,一道陽光落在她的臉龐上,我這才看出她憤怒的神情。」接著,肯頓開啟警告模式: 「…… 這已經是兩天下來你第四次或第五次覺得有這個必要……懇請你不要到處跟著我,妨礙我做事……」
我想像史蒂文生怦然心跳地在黑暗中感覺肯頓向他靠近(其實只是會擦肩而過),他在忙碌的工作中無意識(也許下意識)的追逐肯頓的身影;我想像黑暗中一抹陽光灑在肯頓的臉上,她慍怒地瞪視史蒂文生。愛情總是常用笨拙的方式呈現。
這個場景其實後來還會重複發生,感覺是不是像男生對喜歡的女生,總是找些笨方法引起注意,卻總是激怒對方?
小說拍成電影後,有一幕戲相當讓人印象深刻,就是肯頓在史蒂文生遲不表態的狀況下,直接闖入他的房間,挑釁的貼近史蒂文生,搶奪他正在閱讀卻堅決不肯透漏書名的小說(因為是本言情小說,暴露了他的內心)。兩人在昏暗中糾纏,曖昧感爆棚,卻在男主下了逐客令後畫下休止符。終究春夢了無痕的落了個寂寞。
導致肯頓離開府邸的緣由是她的姨媽(親如母親)驟逝。多年後回憶此事的史蒂文生內心如此獨白,
「肯頓小姐很可能就在距離我僅僅數呎之遙的房裡,一個人哀慟地哭泣,這念頭在我心裡激起一種詭異的感覺,令我在走廊上躊躇了好一陣子……」他竟然給自己找了個其他理由不立即去安慰肯特,即使他已經自我承認「肯特小姐失去至親的悲痛已在我內心盤據了數個小時」。是的,肯特的悲傷與哀愁完完全全牽動了他的神經。但他毫無能力去展謝他的關切之情。
反而在數小時後,他終於有機會與肯特在餐室「偶遇」,史蒂文生鄭重其事地和她談些「公事」,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彷彿想把玻璃擦乾淨,卻越擦越模糊。史蒂文生對這段的回憶,最終做了讓我深深感傷的反省:
「…… 他們或許看似我生命裡關鍵且珍貴的吉光片羽;不過我當年必然不做此想。反而覺得手中還握有數不盡的日子,可以慢慢釐清自己和肯頓小姐關係中各種難以揣度的轉變;我甚至以為自己還有無數機會,可以彌補各種誤解造成的結果。當時絕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一連串看似微渺的小事竟使所有的願望永難兌現。」
故事並不停留於愛情的遺憾,作者在這個遺憾上又補了一刀。當肯特說出接受了一位舊識的求婚,史蒂文生只能匆忙地道賀並告退。史蒂文生回憶這段情景時,不掩飾自己一晚上的失落,但他也誠實的點出,當晚他內心最後湧現的,是一種特殊的心情:他想到自己經受的一切 —— 因為職責而無法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因為職責而放棄兒女私情。「他終究維持了與自己職位相襯的尊嚴」,成為一位許多總管夢寐一求的,服務「掌握世界未來的重要人物」的偉大管家。他因用意志戰勝了自己的情感而湧起「意氣昂揚的勝利感」。
最後和肯頓在巴士站道別,人生各自安好。肯特最後一番人生感慨,史蒂文生其實已深深體會:他在自己曾經認定的人生意義下錯過了他可以擁有的另外一種美好人生——和肯特一起共度的人生。他卸下所有拘謹和心防,毫無抵抗地在內心默認 :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
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會經歷在感情上的曖昧和錯過,只是有時我們覺悟得早,有時過了大半輩子,才勇於面對,甚至只剩下半遮面的唏噓。重點若只在於遺憾,就成了平凡人生中的插曲,或生命旅程中眾多「沒去走的另一條路」。若要來個自我「靈魂拷問」,我想,我們懷念的,往往不見得是未成真的愛情,而是那個曾被辜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