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読感|《廉價日本》也許你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疫情解封後,對台灣人而言出國首選大多是日本,喜歡日本這個國家是個太主觀的理由,我因此問了身邊沒有像我這麼無條件喜愛日本文化的朋友們,答案主要是:1.CP值高 2.沒有難吃的食物 3.乾淨。其中,CP值高的原因之一是價格與品質的相對性,另個原因肯定是來自近期日幣的貶值,讓大家深感去日本旅行能用實惠價格享受好品質。

但進一步去感受目前大部份日本人的想法則是,出國旅行已經變成一件有負擔的事情,日幣貶值前,身為全世界最好用的護照,根據日本外務省2023年統計,日本護照有效數約2,150萬本,回推日本國人護照持有率僅17.2%,在日幣大幅貶值下,出國的人數肯定又更少了吧? 台灣因此甚至變成更多日本人考慮旅遊的國家之一(機票比較便宜、物價也還能接受)。

這次出自私心想要了解台灣人心中憧憬的國家、現在是否依然那樣美好? 台灣人旅遊的幸福是否建立在日本人的痛苦上(笑)。


本次閱讀書籍是《廉價日本: 消費變便宜, 為何不好? 什麼都漲的時代? 為什麼只有薪水不漲?》(安いニッポン価格が示す停滞),書名乍看之下台灣人可能也都心有戚戚焉,不過單就台灣人去日本旅遊來說,20年前、10年前與現在應該有相當大差異的感受吧,20年前到日本旅遊對台灣人來說,每項花費都錙銖必較,10年前開始則能感受以合理價格買到高品質商品,現在則是能用便宜價格買到高品質商品。

該書的原文意思是:便宜日本價格所顯示的停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日本GDP由於疲軟的消費力及企業投資,已被德國超車退位到全世界第4名,對於日本曾經輝煌的太陽帝國到底怎麼走到今天的狀況,也許同在亞洲並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也需要了解,畢竟日本人曾經也有買遍全世界的榮景,沒有人希望手上的新台幣購買力下降對吧?

為什麼現在日本被認為是廉價的?

作者透過類似大麥克指數的邏輯,比較了全世界迪士尼、大創、藏壽司的價格,並訪問了數個日本家庭以及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後,得到了「廉價日本」的結論。

以迪士尼來說,日本在全世界的迪士尼中門票是最便宜的,甚至比佔地最小的香港還便宜,儘管在引進價格浮動制及連續幾年漲價後,平日與周末的價差也僅有500円,並仍站穩了全世界最便宜迪士尼的寶座。

至於來自廣島縣的大創商店,在日本40年都維持均一價100円的販售方式,不過像是在台灣,記得剛開始展店時是均一價新台幣39元,現在最低價已也經來到新台幣49元,並且依不同商品設定三階段的價格來販售,由於物流、當地人事成本及關稅等費用,不只台灣,在美國、澳紐、東南亞等國家販售都是高於100円的,也就是全球分店都賣得比日本貴,而即便貴也賣得好,是因為海外皆相信日本製=高品質,但高品質在日本竟然這麼廉價嗎?

說到均一價100円的還有日本藏壽司,前幾年因為疫情政府推出GoToEat補助方案,由於藏壽司每盤只要100円的特性,日本人在藏壽司每餐只要1,000円就能吃飽的情況下,在付出第一餐後就能不斷換取補助繼續免費吃藏壽司、而有了#無限藏壽司的熱潮;然而不論在美國或台灣,因為人事成本增加、售價皆高於100円,但因為相對當地其他餐廳的高CP值,海外店點銷售業績(如台灣)甚至比日本高。

除了物價,作者也比較了日本與他國的人力價格(薪資水平),以美國舊金山與日本薪資水平最高的東京都港區相比,日本最富有階層的年平均薪資(1,217万円)在美國舊金山看來卻是低收入戶;除此之外,歐美各國的勞動生產力皆較日本勝出,勞動生產力是以數字表示勞動效率的成果,公式是(附加價值額/勞動者人數),在此可能會有人疑惑,日本是以高效率生產的國家聞名、怎麼可能會比懶惰的歐美人生產力低呢? 原因就在於歐美每小時的產出可以用更高價格售出的緣故。

便宜的不只物價及人力、還有地價及體驗,粉雪聖地二世谷因為優異的雪質及便宜的住宿,紛紛吸引外資湧入當地建造高級飯店及住宅,因為跟全球滑雪勝地的每坪房價比起來,二世谷僅排名34名,對國外富豪來說幾億日圓的頂級豪宅實在不算太貴,但是頂級的雪質、安全的治安及舒服的環境,都讓二世谷成為外國富豪的選擇之一。

導致廉價的理由及影響

日本自1990年代泡沫經濟後,在長期通貨緊縮下,物價無法上漲→企業營利無法增加→薪資無法提升→消費力下降→最後再回歸到物價無法上漲的惡性循環,明明少子化下人力短缺、薪水卻不會漲,這是跟其他國家相比,用匯差也無法解釋的價差,而且在2000年後即便景氣好轉,因害怕調升薪資無法帶動調升物價,造成物價凍漲的結果。

物價無法上漲的原因來自日本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一旦漲價消費者就不願意購買,營收會馬上被尚未漲價的競爭對手搶走,企業陷入漲價來改善營收還是減少顧客的兩難。以2017年的鳥貴族及擁有Uniqlo的迅銷集團為例,兩者在漲價後都紛紛造成來客數減少,也因此讓其他企業對於漲價政策裹足不前。

除了物價無法上漲導致企業無法增加營收以調漲薪資外,日本的薪資停滯與2大薪資制度及日本人普遍不會主動提出加薪的文化有關。日本2大薪資制度為:1.終身雇用制(終生待在同一間公司直到退休) 2.年功序列制 (薪資依照年齡及年資以比例方式調高)。

日本傳統採用「成員型雇用」(membership recruiting),企業會招募大量畢業生並從0開始培養,由於通常終生僅會待在同間公司,企業給予的薪資待遇會依照年資逐年調高,在一份LinkedIN針對22個國家發出的問卷:「為了擁有成功的人生,什麼是重要的?」,日本是在前3名答案中出現「運氣」的唯一國家,顯示大部分員工認為分配到的職務跟人生規畫都要靠運氣,職涯跟人生會在哪都要看公司如何指派,沒有自主權。

當一家公司只能靠降價商品維持銷售時,代表公司並無能製造出迎合市場商品的人才,然而這些人又被終身綁在公司、才能累積年資增加薪水,造成人才技能與公司不匹配的狀況,沒有適合員工就更無法創造好商品提升營收;此外,在日本人口短缺下,甚至出現「盈餘裁員」的現象,意即企業明明賺錢、卻已經提前實施裁員、招募主動提早退休者,讓企業能將該筆資源用以招募年輕人或是更適合的員工,然而整塊薪資大餅並無改變,稍微多出的薪水並無法讓日本企業在全球人才大戰上佔有優勢,營收無法提升→薪資無法提升→找不到人才,又是一個重複的惡性循環。


「薪水不漲沒關係啊,我還是能用便宜價格買到好商品」,然而以藏壽司及知名魚貨供應商Maruha Nichiro來說,只要日本銷售價格無法上漲,企業向全世界魚市場採購的能力就會降低,漸漸地企業就難以維持用實惠價格提供高品質商品、甚至還有可能會完全無法取得魚貨;再來看到日本動漫,由於中國市場不但擴大、也因此騰訊能用較高薪資挖角日本動漫人才,過去是中國發包工作給日本,但因為日本待遇差導致品質下降,往後發包模式反而可能會倒過來;電信費也是,消費者期望價格下降,然而電信業者須要資本投入5G建設,市場怎麼能期望一昧地用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好的服務?

物價及地價被外資炒起來的二世谷,也逐漸變成日本國人消費不起的旅遊地點,連帶當地人都無法支付起當地的生活,年輕人打算搬離家鄉、中老年人也打算賣掉手中物件後搬到更方便的札幌。書中提到日本上班族帶著外國同事前往時,住宿的飯店員工多為日本人,客人卻大多數為東南亞富人、在酒吧裡不停點著高級香檳,這個景象諷刺地彷彿是數年前在東南亞海灘度假的日本人翻版。

被買走的不只土地、還有企業及技術,因為經營不善或沒有繼承人而瀕臨倒閉邊緣的日本中小企業,在外資眼中因為看來便宜但品質好也逐漸被外國企業併購,諷刺的是這些日本企業不但因而得以繼續經營、甚至靠著國際通路反而更加壯大銷售,這些外國企業也得以整合並優化供應鏈。

可能改善廉價日本的方法?


1.調整日本雇用制度(主要)

從「成員型雇用」(membership recruiting)→「崗位型雇用」(job description),意即職位內容確定後、招募最適合的人來執行工作,這對台灣人來說有點不可思議,認為普遍不都是這樣嗎? 然後前面提到日本企業招募並無針對特定科系,過往薪資交涉也都交由工會團體,然而現在應由企業開始改變,薪資分配方式應由年資→能力,必要時也該花錢解雇不適任員工,薪資也是投資的一種,應有暫時性的大筆支出是為了未來的必要花費、勢在必行的想法。

員工也該為了想要的職涯、自行主動學習想要的技能並與企業進行合理的薪資協商及提出職位期望,不要將人生交由所謂的運氣,個人能夠不用完全倚賴企業、也能提升市場價值,並應定期蒐集公司資訊、審視自己的市場價值。在過往超時工作下,日本落入薪資、生活與休閒娛樂滿意度皆低的局面,員工應重新審視並定義自己的富足人生。

企業能自由花錢聘任/解雇員工,員工能因為能力被認同給予高薪肯定、而更加提升相關技能,被解雇員工也能流動到更適合發揮專長的職場,將人才供需交還市場機制,才能發揮薪資費用的最大效率

2.降低派遣員工比率或改善就業環境

如果是派遣員工、企業就無須花費高額的福利及培訓費用,因此派遣員工比例增加也是造成薪資費用低迷的原因之一,就算改善派遣員工待遇,但是因為不知何時會被資遣,派遣員工消費力可能不如正職員工會隨著薪資而增加,如果無法降低派遣員工比例、政府也應該提供派遣員工的就職安全網。

3.日本應從製造競爭中解放

日本企業總是以CP值來取勝,以實惠價格提供相當品質的商品/服務,但因為商品不夠具有特殊性,因此無法與強調獨一無二的歐美企業競爭,這裡提到的概念跟水野學老師提到日本行銷失敗的原因有點像,有興趣的人可參考:《品味,從知識開始》品味並非天生,只要學習人人都能擁有

4.政府政策

書中提到課稅制度、政府對於薪資調升比率等,但這個牽涉到總經太過複雜、解釋篇幅也不多,在這邊就不多贅述。


最近Netflix上了一部2年前的日劇《老菜鳥》,我很訝異明星足球選手在引退前薪資只有450多万円(雖然巔峰有5200万円),這個接近新台幣100萬的薪水要怎麼養一個家啊? 我感到非常吃驚,因此又去查了日本國稅廳針對平均薪資的調查2022年平均年齡47歲母體的平均薪資為458万円,原來主角領的是平均薪資啊!不過實際上男女有別,男性為563万円,女性為314万円,書中提到薪資有部份也是被女性及派遣人力拉低也是真的。(從前社會多為日本男性一肩扛起家中經濟)

那台灣薪資水平又是如何呢? 根據主計處2023年資訊台灣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新台幣58,545元,以目前匯率依0.23換算,大概是年薪305万円,在這邊寫著日本很廉價,看到台灣平均薪資我也真是笑不出來,雖說日本外食昂貴,但房價(非精華市區)及超市採買日常物資我認為沒有特別昂貴,不過日本稅率高昂,前段所述日本薪資可能實拿要再扣除20%~50%,這邊就不太過認真去比較兩國薪資,單純感受一下即可。

偶然機會下有機會跟日本朋友閒聊,現在的年輕世代因為日本特有雇用制及近年實質薪水增加之停滯,因此反而放棄努力工作、反正薪水也不會提高,甚至因為薪水一旦提高會失去某些福利、造成加薪後也等同不加薪,工作卻增加而造成抗拒加薪的狀況;然而比起昭和時代日本人work-life-unbalance的狀況,生活不快樂甚至造成退休後還被熟年離婚,現在這樣適度工作會不會才真正能為日本人帶來想要的富足生活?。

看回台灣雖然GDP逐年增加,但實質薪資成長幅度也令人堪憂,儘管台灣現在第一的企業剛好位居世界重要產業位置,政府大幅支持、人才也大幅流往特定科系及領域,但會不會有天也會造成失衡,若太過單一仰賴單一產業是好事嗎? 台灣對歐美人來說一定很便宜,但對其他亞洲人不知如何,如果覺得台灣物價很便宜、那也是有點令人擔心呢。

20年前台灣看著中國經濟急起直追,同樣時間水平下,日本是否也有同樣視角看著其他亞洲國家緊追在後呢?


最後附上高橋一生最近為魚貨供應業者Maruha Nichiro拍攝的最新CM,老實說我是先看到CM才對這間公司有印象,書上又再一次看到後猛然想起(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廉價日本
4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iao Chiao's talk 巧悄說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