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列出了代辦事項、根據重要性排序努力執行後,卻發現總是會有那麼幾項做不完的項目只能被移到隔天,而每天都有那麼幾件大小事被迫移到明天執行,而產生自己效率很差的焦慮感。
那我們所謂的「時間管理大師」又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之前這個名詞熱切被使用源自於某位藝人劈腿事件,是指能妥善利用時間、不絲毫浪費,可以一邊工作、與正宮聊天後又再與炮友相約,我們也許可以姑且將好的時間管理定義為除了睡覺及必要生理活動以外的時間、都充分利用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上、因而產生了我好棒棒的滿足感。
一般在做專案管理時,我們會須要知道期間長短、事情多寡才能妥善規劃,如果以這個觀點來試想人生,大家有想過自己的人生要活多久嗎? 我滿常聽到一種瀟灑的答案是:「我不想活太久!」,這個態度背後有很多想法,包含我不想又老又病活得不快樂、活越久要存越多前欸等等,不過假設你很幸運能活到80歲、換算後大約只有4千多個禮拜,你有事先想過在這4千多個禮拜要怎麼活了嗎?
本次閱讀的書籍是《人生4千個禮拜: 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 直面生命的有限, 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稍微看了簡介後,我心想:Come on...不要再對我說教要怎麼更有效率活出人生、善用時間,我覺得I'm good enough,不過當我開始閱讀推薦導讀後就停不下來了,Holy shit,他在說的人就是我啊,一旦生活不夠忙碌沒有做些什麼,就好像自己是千古罪人大懶豬,社會前要努力換出社會後的好工作,出社會後要努力換退休後的好生活,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不知道何時會結束更美好的「未來」。
我滿喜歡對照原文書名-Four Thousand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本書是寫給凡人的時間管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自詡不凡,那建議你直接跳過,不過我想世界上不凡的人可能不到1%吧? (拜託,根據2024年聯合國展望全世界人口約82億,1%也有快1億吧),世界上也就那麼幾個愛因斯坦、達文西。
以下依照自己閱讀後梳理的邏輯,跟大家分享部分內容及感想,從時間到底是什麼? 管理時間是一件好事嗎? 到最後作者建議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面對時間,如果想完整吸收作者想法、充分體驗閱讀本書的樂趣,還是建議大家自行完整閱讀全書 :) (本篇略長)
「你現在有空嗎?」這是一句很平常的話,用來詢問別人是否有時間能跟你做某些事。
然而在人類歷史上,最初是沒有「時間」這種觀念的,它也不是一樣被發明的物品,它只是一種被人類藉由觀察逐漸察覺的自然現象,從巴比倫人到埃及人,人類率先從天體運行瞥見它的存在,公轉與自轉造就了日夜與四季,轉動的速率被計算演變成我們現在的年月日分秒,以留存紀錄來說,人類用以記錄時間最早的工具是由埃及人發明的水鐘及日晷。
在有了時間記錄前,人們依照日出工作日落而息,想像一下每個地區因為緯度高低而有不同日照角度及時數,當時整個地球的自然時鐘是非常多元的。而後來之所以有了統一時間的需求主要是為了便於管理眾人,不論是宗教還是後來的工業革命,因為有人們在同一時間參拜或上班的需求,以便維持宗教神聖性或永不間斷高效的工作。
在查詢資料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通常時鐘的英文單字第一個會聯想到clock,但文章裡還用了一個詞-timekeeping,理性上我知道字面是紀錄時間的意思,但下意識我的直覺是留住時間,我們將時間紀錄下來、我就擁有了時間這樣東西是嗎? 德國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卻不這麼認為。
Martin Heidegger主張關於這個世界,為什麼大家認為某些東西(being)存在世界上是理所當然的? 為什麼這個世界理當不是空無一物呢? 人類的存有(to be)又是什麼意思呢? 對人類來說,存有是界在出生與死亡之間那段暫時存在的時間,也就是不知道何時但終點終究會來臨,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就是一段有限的時間。
時間就是我,所以我不可能擁有時間。
過去人類未曾試圖掌握時間時,採取的是工作導向(task orientation),餓了就吃飯、作物成熟就採收,就像嬰兒一樣,該睡覺時睡覺、該吃的時候吃飯,時間本來就是生活。然而現代人的觀念是,我將時間當作我擁有的商品,拿去與雇主交易換取金錢,時間不再生活,是擁有的資源。
《人類大歷史》中提到人類藉由想像發明了宗教、貨幣、國家等制度,到頭來只是讓自己越來越受限,《為什麼要睡覺》則提到我們發明各種讓我們在夜晚能繼續活動的工具,卻只是讓我們陷入更多的失眠,現在我們發明統一的時間讓全人類遵守,我們更幸福了嗎?
假設我們真的能擁有時間,如何將這項擁有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成為我們是否有好好活過這一生的判斷標準。
書中提到時間管理的時髦兄弟是生產力,生活的充實度端看你是否能做到比能力所及更多的事,因此我們努力排滿行程、盡力讓自己感覺真正活過。協槓(slasher)這類人才的出現完美地詮釋了我們如何淋漓盡致地發揮身為一個人的時間價值,忙碌被定義成hustle(複業),不是單純的busy,協槓=忙碌=時髦,如果向別人說起你還有一個副業,那是多麼時髦又驕傲的職涯發展? 告訴別人自己無所事事更變成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我們期望將資源效益最大化,要嘛是提高專注單一事項的效率,另個誘惑是同時做2件事情,我們將時間視為幫助自己達成未來某個目標的工具,此外更發明了無數協助我們節省時間的工具,像是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inique)之類的。
然而作者將世界的時間比喻為一條輸送帶,完成了工作只會轉來更多的新工作,世界提供的體驗永無止盡,而我們用來掌控每件事的工具,永遠令人失望,因為最終只是徒然增加我們試圖處理的每一件事的量。
1.更多的焦慮
如果時間管理良好被視為一件正向重要的事情,藉由良好的管理方法、各種便捷發明,我們就越能相信自己有時間做更多事而接下更多工作,但令人沮喪的是,接下越多任務、終點線反而往後退、對時間掌握度降低、反而讓焦慮程度上升。
洗衣機跟吸塵器照理應替家庭主婦省下時間,但因為社會對整潔標準提升了、反而抵銷了家電帶來的好處,家庭主婦反而要做更多來回應期待;電子郵件讓溝通更加便捷,但處理完一封信後永遠有更多的信,因為對寄件者來說也更方便了;甚至是智慧型手機及通訊軟體的發明,傳訊者永遠在焦慮各種不讀不回、已讀不回,收訊者也對於要即時回覆感到煩躁。
因此事實是,我們沒有辦法確認,只要我做了很多事情、就能更加掌控未來,我們永遠無法透過節省時間、在生活中擠進更多活動進而打造更有意義及想要的生活,如果未來本來就無法完全掌控,我們做的越多、也只是令自己更加焦慮為何世事不如人意。
2.忽略(或,拖延)對自己更重要的事
承前面提到,我們認為如果能在同樣時間內做更多的事,代表很會使用時間、效率高。
然而會不會塞進更多事、讓自己變得忙碌,只是一種試圖逃避如何運用有限時間這個嚇人的責任? 這樣就永遠不用認真思考要在各種互斥的選項中認真挑選真正想做的事情。究竟我們想要提高時間使用效率是為了什麼? 是賺大錢嗎? 那賺錢是為了什麼呢?
書中以「分心」說明這種逃避心理。現代社會很常提到社群的出現讓人容易將注意力花在短暫碎片的貼文或影片,其他還有很多分心的場景,像是跟另一伴講電話一邊偷看手機,到底為什麼我們會分心呢? 原因是因為不想承認做真正重要的事是不舒服的,認真工作、認真對話是很耗費力氣與精神的。
然而分心不僅奪走你的時間、還會讓你誤判重要的事,社群推給你的通常是最能引人注目、但不是最真實或重要的內容,最可怕的是時間被挪用而不自知。
此外,各種便捷的發明或是時間管理方法,也讓我們離促進身心健康的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越來越遠。科技的方便在被創造時並沒有將最重要的價值過程設計進去,以UberEat服務來說,我們不用再與人接觸購物,但科技還無法戰勝孤獨感,這種便利讓早餐店老闆一看到我就大喊美女、知道我要點什麼的社區歸屬感消失,究竟是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是只是更容易亂買東西很難說。
作者以「數位游牧者」的寂寞舉例,這類工作性質由於不受地點及時間限制,而能自由地掌握自己的行程,我們常見到這些遊牧者開心地在社群放上暢遊各地的照片,但是越能夠掌握自己的時間(任何想要的時間做想要的事)的結果,也代表你越孤單,因為從結婚、生兒育女、工作等等,每件事都必須與人合作,切斷所有人際關係幾乎不可能。
而且時間並不是預算財的概念,時間和金錢不一樣、不是掌控越多數量越好,時間同時也是一種網路財,具有的價值要看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多少人也能取得、其他人手上的資源有多少能與你配合。例如我擁有的臉書帳號並非越多越好,臉書帳號意義在於別人也使用臉書、且與你相連,時間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
因此大部分的人以某種方式耗費很多力氣去掌控時間,試圖避免完整感受自己身處的現實,同時反而離對自己重要的事情越來越遠。傳統心理師把這種在痛苦的現實束縛中掙扎的現象,稱為精神官能症,工作狂、承諾恐懼、慢性害羞(choronic shyness)都是,面對時間有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面對就不用做出困難的選擇,不用嘗試就不用認清自己的侷限,拖延就是其中一種呈現法。
「我們的時代精神是無趣的庸庸碌碌。讓我們自己和小孩做好準備,成為工具,為了虛無縹緲的目標而努力,但是到頭來什麼都不是我們的」努力跟上每件事,然而努力最終只能符合某個人的利益:工時增加、把增加的收入拿去買更多消費產品,成為經濟機器中更理想的齒輪。然而汲汲營營無法帶來平靜的心靈,也無法讓我們挪出更多的有限時間,用在自己最在乎的人事物上。
你永遠感到應該再多做一點。試圖掌控時間的問題,在於最終是時間掌握了你。
3.沒有活在當下
這部分以亞洲人儲蓄率高於歐美人為例最適切不過了,不是說未雨綢繆不好,只是不知道何時就已經被悄悄灌輸這個觀念:未來利益的重要性高於眼前的享樂,高中不能享受社團活動、時間要拿來考試,大學要不斷地實習、不能單純享受知識的學習。這樣的努力讓事情變成了反效果,生活脫離了當下,生活永遠在想著未來。
我們自己的成長歷程為了考上好學校放棄應該玩樂的童年,這種觀念即便到了結婚生子後,也還是為了孩子未來健全的身心健康、不要輸在起跑點,不斷放眼孩子的未來,把兒子當成另一種工具,一種讓自己能在未來無愧於心的作品。
我很喜歡作者以俄國哲學家Alex-ander-Herzen對於喪子之痛的說法,他認為儘管兒子來不及長大、闖出一翻事業就過世了,並不代表他這一生就比較沒價值。孩子的任務只是當個孩子成長。大自然不會看輕朝生夕死的生命,浮游每一課都盡全力活著。生命的饋贈在於生命的流動,若要等到以後就太遲了。
至於作者提到太過刻意思考當下、反而會沒有活在當下,太深了,這裡就不多談。
回朔到人類平均只能活4千多個禮拜這個不理所當然的存在,作者建議,我們應該想的不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而是我們能活著、我的存在於此時此刻流動著,雖然不知道能流向哪個遠方,但都已經是種奇蹟,「是吧? 有些人僅是存在對我們來說就是奇蹟」,我想。
不是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嗎? 某個名人認為和癌症打交道,是他們一生中碰過最美好的事,癌症使這些名人開始認真面對生活,趕著列出各種心願清單、優先做自己想要的事,讓我們與時間相處更加誠實。書中列舉了些我認為相當優美的詞,來描述像這樣經歷巨大痛苦後的醍醐灌頂:明媚的憂傷(bright sadness)、頑固的喜悅(stubborn gladness)、清醒的喜悅(sober joy)。
我喜歡書中拋出的一個問題:是否不必體驗到痛苦的失去,就有一點類似的體悟?
我有一位不是太熟悉的高中朋友,在大家都剛出社會工作2-3年後,我再一次收到她的消息已經是她在一場空難中喪生,當時我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是驚嚇多於難過,我不知道人生是有可能在25歲時戛然而止;而在下一次的體悟則是27歲時得知最好的大學朋友罹癌,而且還是那種全世界僅有5例的罕見部位癌症,後來康復後的她,真的就跟那些罹癌名人一樣,積極安排想去的各種芬蘭極光或紐西蘭。
所以我想,提早認知面對時間的使用觀念是一件重要的事。
1.承認有限
既然這是一段終究有終點的時間,是否身為人類的我們本來就有其侷限性?
承認自己做不到,是所有的第一步。
自由並非來自掌控時間,而是允許自己受限於群體的韻律,我們不能100%掌握想做什麼,何時該社交就去參與社交,明白有些工作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所謂的生產力可能只是讓自己匆忙地完成工作而已。作者以戒酒來說,第一步即承認現在的自己就是做不到,不要想要速成、放棄不切實際的渴望,選擇腳踏實地的方法。
此外錯過很多事情是人生的必然,錯過也不是問題,他讓我們的選擇有了意義,如果我們不用決定要錯過什麼,那選擇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決定要與誰互訂終生而放棄其他可能的對象,那一段婚姻關係就沒有意義,或許我們不該煩惱FOMO情緒,而是應該欣然擁抱「錯誤的喜悅」(joy of missing out)。
我很喜歡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
決定去做一件事代表犧牲其他無數條可能的道路,在英文decide的拉丁字源decidere意思是切斷,割去不同的可能性。既然人生有限,本來就不可能容納所有選項,要率直地過著生活,就必須面對這個事實。
2.學習如何拖延「不要做」的事(篩選重要的事)
你能做到的事,本來就超過你一定得做的事
書中有個很棒的例子,課堂上總是會有某種個實驗,要如何將大石頭及小石頭全數放印罐子內,標準答案是要先放完大石頭、才能放小石頭。但拿這用來比喻人生該做的事不太恰當,原因在於人生不是放石頭順序的問題,而是人生有的是更多大石頭,本來就不可能全數放進罐子。
效率陷阱是量的問題,塞進太多事情會影響質,我以前工作也總是想著等我處理完所有小事情後,就可以有安靜充裕的時間來真正做大事情,但事實上,小事情佔據大多時間,等我每次忙完小事情時間已經過一大半,而大事情則永遠被拖延。
請不要迴避有限性的拖延,認清自己該決定優先順序、並開始執行,例如我們可能都曾面臨工作與感情關係的拉扯,一方面無法全心往工作衝刺,一方面也無法與對方承諾關係,因為只要還沒確認就彷彿尚有一絲可能性,而這就是逃避。
在承認自己的有限性後,請決定要放進人生的大石頭(不得以要放棄部分大石頭),並規定自己同一時間能執行的任務數量,並且讓自己每天都做一些,而不是等到有時間才做。
3.請定下來
主流思想認為「將就」是一種錯誤,然後作者認為這絕對是種錯誤,你絕對應該將就。
我們從來就不是因為不將就而選擇成為一位出色的律師、政治家、企業家,而是我們將就待在法律界、政治家、商業的結果,東沾西沾永遠不會成功。戀愛也是,除非我曾經認定一段關係一陣子,了解對方是人也會有所侷限、不可能有人兼顧刺激感與安全感這兩項互斥的特質,否則你永遠不會真正獲得一段關係。此外你更應該用難以脫身的方式讓自己將就(結婚生子),而且往往你會更加快樂,因為你終於作了個了斷。
4.培養耐心
當你投入真實人生清楚意識到自身及限,就能獲得最不流行、但或許最重要的超能力: 耐心。你得以做真正重要的事,並從做中獲得滿足感,而不是一切等以後再說,要如何培養耐心?
1.讓自己喜歡遇上問題,人生就是有解決不完的問題,遇到問題是常態。
2.聚沙成塔,把事情是為每天要做得較小的一個部分,這樣更有可能持之以恆。
3.原創性通常位於非原創性遙遠的另一投,人生許多領域都一樣,要耐心走過所有人都走過的路,才有可能接觸到更豐富的獨特型態。
5.人生做什麼沒那麼重要
這個世界其實沒有那麼在乎你做了什麼。
戒酒無名會有一句標語:默默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
如果做的時候不確定那是什麼,代表本錢太多,可以用於無意義的思索與揣測。如果你做的時候確定那就是下一件最必要的事,那麼你永遠在做有意義的事。
也許這就是活在當下最重要的感覺。
我自己偶爾會有那種,我就是現在想要做這件事的感覺,不做我會很痛苦,我會有一股發自內心熊熊燃燒想要做的慾望需要被撲滅。然而的確,有時因為某些考量選擇了不做,因為我期待現在的某些忍耐在未來會有相對應的某種回報會發生,現在的努力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沒有後悔。
但我曾經被問過:「你是一個怕做了會後悔、還是後悔不曾去做的人?」
以前我是前者,只要不做就不會後悔,我想要控制避免負面事件的發生,然而漸漸也的確認知道事實是我們本來就不可能擁有時間,就算提早安排了事情,仍然可能有別的事情殺出來打亂計畫,而且你會發現很多結果只是剛好加上剛好所構成的,我喜歡作者對無法控制事情的描述:
即便無法控制的未來降臨,顯然我們根本就有能力接受。你甚至不會想擁有所謂對時間的掌控力,因為有太多人生中你重視的事情之所以發生,都來自於你不曾有機會選擇的情境。
現在我的想法是,針對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盡力做好,我也接受自己時間與能力是有限的,就算事情超出我的掌控也不過度擔心,因為我知道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想辦法解決,也並非一定是壞事,不過記得要率直面對大石頭並做出選擇,並且依照事物該有節奏有耐心執行,事情時機到了會水到渠成,人生從出生就是不斷錯過,所以沒有事情是「將就」,那都只是一種「選擇」。
p.s.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感想文,如果整理不周的部分,還是請大家自行去拜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