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無國籍:相互依存的關係

在歷史中,常有社會群體的組織地出現,並各有其特色,可能會是透過武力、長老的結晶智力、貴族身分等凝聚出群體,以進行生活。

而國家是現代重要的社會概念,創造了「國」與「民」概念的存在,政府作為一種代管機構,代管整個國家運行,其權力來自武力、專長、身分、人民、規範等複合性的建構。普遍來說,「國」與「民」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契約關係,「國」的建構少不了使人相信、認同、信仰,這是與「民」的必要維繫;對於「民」而言,國家提供了價值讓人得以依偎,使得以展現其他個人價值,滿足自己及國家需求,避免危險。

兩者皆因國家這個概念而生,共存共榮,同生共死。

國家穩定是國與民互動的結果,而動亂也是。「沒有民的國」是瘋子才會去想,因為概念無法被人接受,根本不屬於社會的一份子,國與民在社會的簇擁下誕生,而人才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可「沒有國的民」呢?若國存在,卻不受民相信,那是否有存在價值,而民是否存在?

國家是一項圈地,在人為的操弄下,總是會有無法被規則所涵蓋的部分,而國家或流動人的通道發生破口,或完全消融,便會使圈地內的人進入無國籍者的身分,而國家也將再次擴張圈地的範圍,以保持非主流身分的數量。這是穩定與強盛的基礎

國家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項圈地行為,人、地、共識機構、對外互動及內部運作能力,雖然各國可能以屬人或屬地作為圈地的方式,但現階段多個國家在地球分布來看,其實可以很簡單的發現,真正被圈下的可能就只有那30%的陸地,也許再加上一些領海、經濟海域等。而這些範圍基本只侷限於地表區域,而剩餘的70%,甚至更多的可能性,通常被認定非人能長期生活的區域,可真沒有人生活於那70%?

被圈到很重要嗎?

國家實體對於個人而言是猛獸,被圈到的共生於猛獸,並被其保護與限制,與其他猛獸競爭、合作或不相往來,而沒被圈到的,就是任人宰割放於砧板上的肉。

無國籍是自一戰(World War I)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其泛指那些沒有被圈到的人們。而無國籍其實更常在極度稠密的圈地範圍內發生並被發現,尤其戰爭或動亂使政權空窗,或國籍被個人因價值意識上而放棄,此類從圈地裡流逝的現象更加值得關注。

當然由前所述,地球現階段絕大多數可生存的空間,皆屬於各國國土中,買賣土地也屬於國家規則中。那無國籍人士該生存於何處呢?

其實以國際規則下,無國籍者多生存於各國的圈地內,然而不同一般情況,其並非本國人,亦非受本國以外國家保護的外國人,而是個人(群體)身分,對於無國籍者,各國多當其為外國人處理,並使其受本地相關法律規範。這樣的身分並非主流,因此於法存在許多的不方便,及關係上也能發現的瑕疵(因為走這條路的人不多)。當然也有許多國家提供「歸化」的方法,可並不一定是易於達成,或使人接受的。

結語:

沒有國的民,是個虛假命題,沒有國何來民?人不應全然受國所限制改變的空間,失去的價值可以以新的角度塑造,可以是空間、時間、或其他價值意識,有價值依偎而存活使人舒適,也有更多的能力去面對現實,不舒適的生活使人有成長及改變的契機,夢想也將由然而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