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西班牙的「番茄節」(La Tomatina)

介紹一下西班牙的「番茄節」(La Tomatin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到新聞報導西班牙有番茄節(La Tomatina)。每年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西班牙的布尼奧爾(Buñol)與瓦倫西亞(Valencia)的居民會拿番茄互砸,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物鬥毆」(food fight)。



據說「番茄節」原來是在1945年的慶典上的一場意外。舉辦遊行時人偶的頭掉下來,演變成年輕人以附近蔬菜攤上的番茄互相投擲。但是第二年(1946)有些年輕人故意引起衝突,而且還從家裡帶來番茄互相丟來丟去。第三年,成為一個有上千人參加的活動,於是就成了「番茄節」。

 

但是,番茄節在1950年代初期曾被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 Bahamonde,1892-1975)以「非宗教慶典」這個理由查禁,但是民眾仍然參加,導致多人被捕。後來,當地的民眾還舉辦了「番茄喪禮」,抬著一個裝了大番茄的棺材遊行以示抗議。最後,政府允許了「番茄節」,還成為正式的節慶。


番茄節從2013年開始售票,主要是因為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對小城布尼奧爾的居民實在太累了。現在限制參加人數為兩萬人,對僅有九千人的小城還算可以負擔。


想到最近義大利威尼斯因為遊客太多開始收「參觀費」,的確有時候觀光對當地居民來說真的是不可承受之重。我還記得SARS那一年,因為花蓮幾乎沒有確診,一堆人跑到花蓮來玩,找不到旅館就把休旅車直接停在路邊,我曾不小心看到有人就在路邊的車裡換衣服,那種驚嚇的經驗真教我永生難忘。


參考文獻:

Barr, Sabrina (28 August 2019). What is La Tomatina, how did it begin and where does it take place?. The Independent.

La Tomatina – The World's biggest and most famous food fight. www.latomatinatours.com.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82會員
590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