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歷史文物陳列館:從文物到環境沉浸於歷史氛圍

其實關注歷史文物陳列館很久了,其書法、器物展覽都很棒,很想哪天報名導覽活動「研究員帶你遊殷墟!」,但我總是手腳比別人慢、搶不到名額,這也顯示大家對這場活動多有興趣!

走進中研院,在樹蔭下經過數棟研究大樓與胡適紀念館,來到角落的歷史文物陳列館。一樓即看到商代馬車等比例復原模型。一旁解說牌詳細記錄研究人員實際還原馬車的經過,這樣的馬車可以乘坐3名成年男子呢!


展館動線從走上二樓開始,你會發現這個展覽空間和大多數博物館的不同,像是走進異時空的廊道,由空橋進入各式小展區,台灣本土考古研究、古中國碑拓林、居延漢簡、科舉考試文獻、民族服裝大展......

空間不算大,卻因利用得巧妙又內容豐富。

看展當日是六月,拖到現在才有時間紀錄,有些紙類文物應該早已換展。


書中自有金城武?

魏晉南北朝多刻墓誌銘,當時渾厚楷書風格被稱為「魏碑」。

許多學魏碑的朋友一定會學習《張猛龍碑》,我也短暫臨摹過,稱不上精通,但欣賞的眼力還是有的,特別緊縮的中宮、大開大闔的雄健筆法,讓我在張猛龍碑前駐足特別久。

張猛龍碑

以前買的張猛龍碑字帖是蕙風堂出的放大修復版,以致於我第一次看到張猛龍碑時,驚嘆道原吋居然這麼小!目測碑文部份每字應該才四、五公分吧!

書家都說魏碑「執筆如刀」,入筆的方筆、緊密的橫畫、極富特色的大器長撇都顯現魏碑的金石氣息。

而且張猛龍碑裡頭還有玄機呢,人家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張猛龍碑可是書中自有金城武!

找找看金城武藏在哪裡?

哎呀......很難找對不對?我也看了好久才找到金城武。石碑的一部分經過風化毀損,並不好找。

這段釋文為:「......七世祖素。軌之第三子。晉明帝太寧中臨羗都尉平西將軍西海晉昌金城武威四郡太守。......」在說明墓碑的主人張猛龍的家世,溯源十代為官者眾,其中七世祖張素是八世祖張軌的第三子,在晉明帝太寧年號期間官拜臨羌都尉、平西將軍,西海、晉昌、金城、武威四郡太守......

其實只是金城和武威兩個地名連在一起而已,跟現代帥哥金城武一點關聯也沒有


當天也觀摩了《史晨碑》,敘述東漢史晨至魯任官後,祭拜孔子廟並自掏腰包祭祀修繕的過程,文末並陳在地治理政績。史晨碑風格柔美不失健挺,也是很經典的隸書碑刻。


生活化的居延漢簡

比起記錄功勳、歌功頌德的碑,內蒙古居延一帶出土的居延漢簡則是揭露漢代邊境人們的生活。

造紙技術尚未普及的漢代,人們常以木簡紀錄文字:郵件交付登記、紀錄曆譜及阿兵何時休假、屯田士兵的領用物資紀錄、向皇帝揭發謀反叛亂,有的簡冊上設凹槽可加泥封封檢,有加密文件的概念。



漢時物資缺乏,破棄木簡常常拿來重複利用,展間也能看到這些物盡其用的習字簡。

漢代到民初的漢簡多為斷簡殘片,光想起來就感覺研究不容易。學者們利用紅外線辨識褪色的墨跡,並以中研院開發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與簡牘資料庫比對同一遺址的筆跡,更能迅速準確地判讀內容。


恍然置身殷墟

逛完二樓展區,循階梯走下一樓展區,幽暗微光除了避免文物受到光線破壞,也為下沉式展區增添如入考古發掘現場的氛圍。

不小心闖入畸零耳室,還撞見數排骷髏頭模型!正模擬陳列殷商時代的祭祀活動。會嚇到人的照片就不放上來了。


現場展示鹿方鼎青銅器,館方貼心設置階梯,讓身材嬌小的觀眾也能循梯而上、一窺巨大方鼎中的「鹿」銘文。

展場文物豐富,但我私心喜歡的是這件商代陪葬品「玉兔」,極小玉雕件和簡單線條雕飾出兔子的圓潤身材和可愛大眼。


下面戰國時期的玉件我也很喜歡,線條充滿動感。每一個「墓室」都會有背板介紹墓室主人身份、年代、陪葬品等。不用犯險盜墓或親身赴考古遺址,就能親眼見證研究人員們的成果。


研究人員們更從考古結果發現商王的生活大小事。一位奴僕與燒熱水、洗澡的器具埋在同一殉葬坑,研究出商王洗澡要洗熱水!在商代,這可是王室才有的尊榮權利呢!

詳細內容請見中研院-研之有物文章:殷墟考古大發現!走進上古商王的洗澡間,青銅熱水器、去角質小道具。文末更貼心附上線上展覽連結。





這篇文章只紀錄歷史文物陳列館極小一部分展品,可惜當天時間有限未及細看,展館精心打造的氛圍更是只有親臨現場才體會得到。

歷史文物多帶給人們距離感與神秘氛圍,但館方能夠翻譯這些困難的知識為淺顯易懂的體驗,舉辦不少以兒童為主的團體活動、線上科普研究成果,所以不用太擔心看不懂。透過研究結果告訴觀眾,古人也有與今人類似的情緒與慾望,想像當時的人的生活風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