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零基礎也能愉快體驗的藝術與科學的通識課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上次看《從拉斐爾到梵谷》時,博物館方即為下一檔特展宣傳,《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展出奇美自家館藏,有些畫作甚至是第一次公開展出!

相較於上一檔特展名畫大師雲集,這次的《畫師們》也許乍看卡司不吸引人,人潮相對少了許多,但這並不代表這次的展覽不值得看,在每個展區都可以看到策展人的用心,即使對西洋美術一竅不通也能樂在其中

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


畫師們所處的時空背景


「尼德蘭」一詞或許對部分觀眾來說有點陌生,這是荷蘭的正式國名。特展一開頭便帶大家回顧16、17世紀的尼德蘭王國,當時的國土除了現代我們所認知的尼德蘭疆域,也包含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

(現代尼德蘭才不會像某國一樣抓著古地圖說盧比法是尼德蘭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展覽中介紹幾位尼德蘭皇室的宗教、政治傾向,能間接捕捉到影響王國局勢的氛圍,政治趨於穩定,民間經濟活絡發展,小康人家也有點閒錢購置藝術品怡情,加上文藝復興後漸漸由神性走向人性,繪畫主題更多元化、世俗化,造就尼德蘭繪畫產業鏈蓬勃發展。


撐起繪畫產業鏈的畫師們


這次的主角們不是大名鼎鼎的拉斐爾、梵谷等人,而是臉孔模糊的一群尼德蘭畫師們。

展覽中特別利用描繪工作坊的畫作,製作成平易近人的動畫,敘說如何養成畫師,首先要先加入工作坊當學徒,先從打雜、自環境中收集材料自製顏料開始,抓到空檔就臨摹人、景、物,具備一定功底才能負責繪製草稿、上色、潤飾,這些都有細緻的分工。工作坊的師傅除了監製以外,還有更重要的工作:想辦法把畫賣個好價錢,畢竟有整個工作坊要養。

聽起來像現代的動畫產業經營模式呢!

說到材料,各種資源有限,當需要繪製大尺寸作品時,未必有大材能使用,這時就需要拼接了。透過X光掃描能發現畫板接榫的方式和痕跡,展場更貼心設置體驗區,手動體驗如何穩穩固定畫板、將一片片小木板拼成大畫板。

展區設置畫板接榫體驗區

展區設置畫板接榫體驗區


工作坊也會嗅到當時受歡迎的主題,大量繪製流行款,但16、17世紀的尼德蘭沒有印表機呀,聰明的畫師們想到許多「複製」流行款的方式,包括在原稿、複製稿上繪製方格,依照方格相對位置定位線條,可畫出相似的圖案;

展場規劃方格法體驗區,讓觀眾也能化身畫師複製草稿

展場規劃方格法體驗區,讓觀眾也能化身畫師複製草稿


或是利用帶尖頭的工具在草稿上描線,即可在草稿下的畫板留下印痕,再沿印痕描線的複寫轉印法;

還有在草稿上沿線稿戳小洞、再把碳粉灑上,碳粉就會透過小洞落在複製稿上的印花粉轉印法,這不就是手工碳粉印表機嗎?太有趣了!

這些畫師們,有的會臨摹、致敬名畫,或許是為了賣好價格、或許是為了顯示技巧,還有的會仿名畫風格託名畫作。在本次展覽中將一一抽絲剝繭。


為畫作上妝

完成線稿後,上色更是一道道複雜的工序。準備好基礎畫材後,在上面打一層白色底色,接著用炭筆繪製草稿、在不影響草稿的狀況下上稍深的背景色,接著為畫作中的景物上色、潤飾,並適時調整線條形狀,最後再塗上保護畫作的凡尼斯,一幅作品就完成啦!

展區特別展出畫作不同分層的樣貌

展區特別展出畫作不同分層的樣貌

看完這一道道工序,突然發現這不就是我們女生上妝的過程嗎?保濕、底妝、遮瑕、彩妝、修飾、定妝,藝術就跟我們的日常相通呢!


修飾過程科技看得出來

一幅畫曾經怎麼覆上新顏料被改動、怎麼被剪貼,古早只能用肉眼及對藝術史的文化素養判斷,現在能運用科技辨別。

展區特別設置光學體驗區,觀眾可以自己拿著千元鈔票一路從紅外光、可見光、到紫外光下觀察鈔票上防僞標識的變化,科學鑑測就是利用光譜中不同波長、能量的光照這些畫作,因為穿透能力不同,能看到的層面也不同,有助於科學家瞭解這幅作品在哪個階段被改動過。

raw-image


光學鑑測還能協助判斷畫作有沒有「謊報年齡」。在紫外線照射下,鋅白與鉛白會有不同反應,鉛白是油畫中使用已久的白色顏料,而鋅白則是18世紀初之後才被應用於油畫中。比如某一幅聲稱16世紀完成的畫,卻在光學檢測下顯示使用的是鋅白,則很可能是後人完成假託古畫。


豐富的世俗主題


除了景物、肖像,16、17世紀的尼德蘭畫作還有許多帶有嘲諷、警示意味的主題,諷刺庸醫、諷刺傲慢律師、諷刺沉溺肉慾的達官貴人,就連描繪花卉水果從嬌豔欲滴到衰敗而有警示韶光易逝的意味。



可惜面容模糊的《畫師們》網路聲量沒有《從拉斐爾到梵谷》如此盛大,但看過展覽一定能體會到策展人的用心,一步步耐心帶著一竅不通的觀眾解釋怎麼去同理16、17世紀時代的畫師們、怎麼利用適合的工具找到隱藏在畫裡的線索,我很喜歡這次的特展,相當值得推薦,尤其適合學齡孩子、及對藝術鑑賞有興趣的人。

這次順便預約奇美常設展的專人導覽服務(需上網預約)路線一:雕塑、繪畫,一小時豐富的導覽解說每人只要80元(門票另計)!實在太划算了,導覽老師學識淵博,深入淺出地介紹藏品,比上次來自己走馬看花又有進一步認識,一定要大力推薦!

結束後導覽老師還自掏腰包送我們小禮物:包裝印有奇美博物館建築的橡皮擦,真是感動又感謝。

最後放上常設展中最令人讚嘆的花神雕塑,尤其以大理石表現薄紗質感,又美又優雅。奇美博物館是收藏西方藝術品的寶庫,逛一兩遍實在太少,每次都從早待到閉館仍意猶未盡。

常設展花神雕塑

常設展花神雕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木九崎
33會員
122內容數
日劇、電影、動漫、讀書心得。紀錄那些觸碰到心底的作品。有時會出現BL作品心得。
宇木九崎的其他內容
2025/01/10
推薦參加假日免費定時導覽,導覽時間約一小時,館員與當天帶領我們的導覽老師都相當健談,能感受到他們在有限的有資源下,仍盡力推廣相關活動。
Thumbnail
2025/01/10
推薦參加假日免費定時導覽,導覽時間約一小時,館員與當天帶領我們的導覽老師都相當健談,能感受到他們在有限的有資源下,仍盡力推廣相關活動。
Thumbnail
2024/12/15
一邊看展、一邊反思台灣與琉球的相似或不同處。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
Thumbnail
2024/12/15
一邊看展、一邊反思台灣與琉球的相似或不同處。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
Thumbnail
2024/09/16
展館精心打造的氛圍更是只有親臨現場才體會得到
Thumbnail
2024/09/16
展館精心打造的氛圍更是只有親臨現場才體會得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下班後喜歡看畫展卻總是走馬看花嗎?本文推薦一本教你如何邏輯欣賞畫展的書籍,分享書中針對「以畫家為中心」和「以作品/時代為中心」兩種展覽的觀賞方法,並點出觀展能帶來的啟發與收穫。
Thumbnail
下班後喜歡看畫展卻總是走馬看花嗎?本文推薦一本教你如何邏輯欣賞畫展的書籍,分享書中針對「以畫家為中心」和「以作品/時代為中心」兩種展覽的觀賞方法,並點出觀展能帶來的啟發與收穫。
Thumbnail
當課程持續累積與面對不同對象時,內容與設計也隨之調整與豐富。這次課程融入了「策展人的思維」,旨在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理解策展的本質與實踐。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面對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策展人?」學生會好奇:在藝文領域中,博物館工作人員是策展人嗎?畫廊的代理人又是否屬於策展人?在課堂中,我們
Thumbnail
當課程持續累積與面對不同對象時,內容與設計也隨之調整與豐富。這次課程融入了「策展人的思維」,旨在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理解策展的本質與實踐。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面對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策展人?」學生會好奇:在藝文領域中,博物館工作人員是策展人嗎?畫廊的代理人又是否屬於策展人?在課堂中,我們
Thumbnail
特展全名《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因為標題有字數限制就取最主要名稱。 整個展覽最令人驚豔的地方是每個區域都會穿插一些小知識,包括16、17世紀在尼德蘭(也就是荷蘭)的畫師與工會怎麼運作、如何用現在光學儀器分析畫作的互動型說明。
Thumbnail
特展全名《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因為標題有字數限制就取最主要名稱。 整個展覽最令人驚豔的地方是每個區域都會穿插一些小知識,包括16、17世紀在尼德蘭(也就是荷蘭)的畫師與工會怎麼運作、如何用現在光學儀器分析畫作的互動型說明。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畫師們」這個展覽,以十六至時十七世紀的尼德蘭繪畫時代為主軸,來告訴大家,當時繪師們的作畫環境,模式與策略,帶我們走進「百家爭鳴的尼德蘭繪畫市場」。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畫師們」這個展覽,以十六至時十七世紀的尼德蘭繪畫時代為主軸,來告訴大家,當時繪師們的作畫環境,模式與策略,帶我們走進「百家爭鳴的尼德蘭繪畫市場」。
Thumbnail
藝術展覽除了讓我們欣賞作品之美,還可以透過解說牌的翻譯,學習相關的英文詞彙,深入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與歷史背景。這篇文章將以奇美博物館的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為例,帶大家一手掌握藝術展覽中常見的英文用語,英文能力與藝術素養同時提升!
Thumbnail
藝術展覽除了讓我們欣賞作品之美,還可以透過解說牌的翻譯,學習相關的英文詞彙,深入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與歷史背景。這篇文章將以奇美博物館的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為例,帶大家一手掌握藝術展覽中常見的英文用語,英文能力與藝術素養同時提升!
Thumbnail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這個特展在奇美博館正在展出中,為了臨摹靜物畫,我也去看了這檔展覽。並且最後挑選了Still Life with Flowers這幅作品來臨摹。(現場不能用油畫臨摹喔!只能鉛筆)。看了現場作品後,我買了一個資料夾,回到工作室慢慢畫。
Thumbnail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這個特展在奇美博館正在展出中,為了臨摹靜物畫,我也去看了這檔展覽。並且最後挑選了Still Life with Flowers這幅作品來臨摹。(現場不能用油畫臨摹喔!只能鉛筆)。看了現場作品後,我買了一個資料夾,回到工作室慢慢畫。
Thumbnail
看過展覽一定能體會到策展人的用心,一步步耐心帶著一竅不通的觀眾解釋怎麼去同理16、17世紀時代的畫師們、怎麼利用適合的工具找到隱藏在畫裡的線索
Thumbnail
看過展覽一定能體會到策展人的用心,一步步耐心帶著一竅不通的觀眾解釋怎麼去同理16、17世紀時代的畫師們、怎麼利用適合的工具找到隱藏在畫裡的線索
Thumbnail
作者:意公子 類型:藝術科普類 適用人群:無相關背景、藝術史新手小白強烈推薦喔!!! 推薦度:⭐⭐⭐   被約到美術館看畫展時一眼望去各大名家的畫作琳瑯滿目,走向前端詳後也只說得出「哇!好漂亮」心裡卻想著為什麼灰灰的,不都是梵谷的畫嗎,這幅這麼暗這幅卻這麼鮮豔?抽象派的話到底在畫什麼?
Thumbnail
作者:意公子 類型:藝術科普類 適用人群:無相關背景、藝術史新手小白強烈推薦喔!!! 推薦度:⭐⭐⭐   被約到美術館看畫展時一眼望去各大名家的畫作琳瑯滿目,走向前端詳後也只說得出「哇!好漂亮」心裡卻想著為什麼灰灰的,不都是梵谷的畫嗎,這幅這麼暗這幅卻這麼鮮豔?抽象派的話到底在畫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