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過去,錢不斷的變薄,現金在縮水,同樣的,債務也在縮水。
這幾年應該特別有感。記得10多年前我高中剛畢業時,在南部生活一餐飯吃50元就覺得夠了,到了北部物價明顯比較貴,但再怎樣超過100元就算吃得不錯,簡餐通常200多元也不難找到。
到大學畢業,每頓飯百元鈔很快就消失,便當大概都要70-80元了吧。約5年前回到南部工作,幫單位訂便當,預算抓一個100元以內,加飲料150有找。
但是這2年,隨便炸雞腿、排骨便當配三菜,常常都要破百,若想再吃好一點的,上個餐廳,一頓飯不小心400-500就沒了。(這還是在台南的物價喔!)
「什麼都漲,就薪水沒漲」。當物價飆升,生活所需開支明顯增加,但收入卻持平或只微幅提高,可以想像的,所留下來的儲蓄就變少了。
但是換個想法,假如現在欠銀行一千萬,每年還50萬,到了20年後仍然每年還銀行50萬呢? 是不是好像有點划算? 因為20年後雞腿便當一個可能漲到200了,但我還是只要給銀行50萬 (所以銀行收到我的錢能拿去買的雞腿便當變少了!)
換句話說,隨著時間,同樣數目的金錢實質購買力下降,但是,債務的價值也下降了。因此如果能有好的投資理財方法,並有穩定的現金流足以還款,並不需要過於害怕欠銀行錢。(當然不要借高利貸或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槓桿,妄想以小搏大,NO~NO~NO)
以前對於退休的想像,大概就是找份穩定收入工作→賺錢→存錢→累積年資→領退休金。除了軍公教和少數私人企業有退休俸,大部分勞工都會有勞保,符合一定的年資條件,等到屆齡退休時,就會有老年年金的給付。而勞退金,屬於個人退休金專戶,但實際上也是從薪資扣下來的,就是自己預先存錢的概念。
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變遷,繳的人愈來愈少,領的人愈活愈久,勞保入不敷出以至於每年都有風聲要破產,各種政策修訂例如延後領退休金、修改所得替代率,其實也只是延後破產的時程。繳勞保還其他的好處,包含女性生產時的生育津貼給付,職災時微薄的傷病補貼/失能年金,還有喪葬費和遺屬年金。
繳了幾十年保費,原先所期待的退休金,面臨隨時破產的風險,而且自115年以後,勞保年金請領年齡提高到65歲,到時候因為通膨的緣故絕對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很有可能變成「下流老人」。
因此一定要在年輕時好好計算自己老年每月所需的生活費 (考慮到實際的生活條件和物價漲幅),回頭來規畫現在開始要如何存錢、理財,等到沒有工作能力時,才有足夠的存款和被動收入能夠維持自己想要的生活,千萬不能只是埋頭工作認為有繳勞保和勞退金就夠了。
基於錢的實際價值會愈來愈小的道理,現在所花的一塊錢不是一塊錢,現在所存的一塊錢,價值也不只是一塊錢。
現在所購買的物品是「需要」還是「想要」,決定了存錢的速度。若能延後非必要的消費,把辛苦賺來的錢留在手上做更好的運用,便能發揮每一分錢最大的價值。
同樣是100萬元,用來買車,5年後汽車殘值只剩不到20萬。若用於投資,以年報酬率5%的複利計算,5年後會得到超過120萬。當然如果汽車是屬於工作必須,具有生產力,或是能增加生活品質(促進家庭和諧?),而且買了以後也不影響儲蓄計畫,那還是可以買。
手機、電腦、收藏品、旅遊……,每一項生活消費,我們要選擇剛剛好合用的產品,或是昂貴但非必要的產品,這之間所產生的價差,也決定了能夠省下多少錢來讓它繼續增值(前提是不能只放在銀行,要有合理的投資規劃)。
雖說房地產大多被視為是保值的投資,且自住房一般會認為是必需品,但是為了「居住」這件事所需付出的成本,像是買賣房屋的費用、裝潢、家具電、房屋稅、管理費、保險…這些「居住成本」倒底應該投入多少,要住多大多好的房才夠,要不要一次買到位,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期付款也是相同的道理,延後債務償還能讓錢發揮更大效用。但要注意分期不是去購買無法一次付清、超出自己負擔能力的物品,而應該是以能夠負擔的總額,只是選擇用分期攤還的方式來讓錢留在手上的時間拉長 (但是錢要有更好的運用途徑,若是沒有計畫而且分期會產生利率的話,那還不如一次付清吧!)
我在購買金額較高的物品:家電、手機、筆電,甚至繳稅,只要有分期零利率的選項,我一定毫不猶豫選擇分期,只要現金流正常還款,價格也是我一次付清完全能接受的,那麼分期付款就只是一種選項而已,也不會影響到未來辦理貸款的信用分數。配合記帳是很重要的,否則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花了許多錢而不自知。
這些想法在10多年前我是完全不能想像和接受的,但不斷地吸收理財新知,和自己實際摸索之後,才發現對錢的看法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