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淺談AI

    我覺得學習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獲得。


    AI氾濫的現下,大家議論紛紛,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還有漠視或等待它反撲的。有人說,AI創作的獨特性越來越高,你只要輸入特定元素就能得到與人不同的成品,細節越多,原創性就越高。我訝異他說原創性時竟可以如此篤定。複製是AI的本領,當AI意識形成之前,複製的框架我下相信我是苟同的。但並不反對使用它,但絕非出於創作。


    AI的好處可以幫我們快速的蒐集資訊與資料,這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且快速的完成準備的工作,著實節省很多時間。資料的剖析與建構卻少了由經驗累績而來的真實,從這個點切入運算開始分歧,進到結果若無能力洞悉其內涵的使用者,終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創作與學習的過程可以被稱之為經驗的形成,它結合了生活軌跡與自然的法則,這過程將是AI意識下一段致力開發的一環,或AI人引以為傲的自動學習機制。它能快速的執行演算,但在宏觀的理論前,它的確還沒能有思辨的能力,僅透過演算的結果產生一最接近的答案。


    AI的運算讓我聯想到效益主義的基礎。我與麥克‧桑德爾的第一次接觸是在網路上看了他一部在大學裡的演講或授課。他提到一部進行中的火車行駛在正規的軌道上,火車繼續行駛的結果將造成列車撞毀,並造成嚴重死傷。在火車行徑的另一條支路軌道上正有五名工人在施工,若將火車改道,將能解救一車的冤魂,但這五人將救贖大量的生命。這個情況僅有你全盤洞悉其過程及做出抉擇,你這時正站在一個分路器之前,你會讓命定的這一車冤魂繼續前進,還是拯救這五名無知的英雄。


    我想,這就是AI無法給出的正確答案。


    說多了,剛好早上閱讀的時候看見AI的訊息有感而發。我不排斥AI,但深信努力的過程獲得的經驗是種美好的體驗與感受。或許在結果論的情況下AI可以給你很漂亮的答案,但在驗證的過程中,你無法端出一台AI設備跟對方說,這是我的結論來源。若是如此,對方將也能生產出與你相同的產品,也無法進行一場真真切切的創作對話。不管是內在的感受還是外顯的表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