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全新專題:《台積電到底會漲到哪》之 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圖片來源:聯合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5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商學院課程分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The Bottom Line 線上商學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he Bottom Line 商學院 特殊研究專題《台積電到底會漲到哪》。台灣加權指數的兇猛漲勢,讓許多長期對股市冷感的投資人,也都紛紛加入股市投資;而作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大眾想當然的認為台積電好,台股不會壞到哪裡去;但如果台積電不好,台股肯定會遭殃,而這系列專題將帶大家一窺台積電未來是福亦是禍
The Bottom Line 商學院 特殊研究專題《台積電到底會漲到哪》。台灣加權指數的兇猛漲勢,讓許多長期對股市冷感的投資人,也都紛紛加入股市投資;而原本就在股市裡的「少年/女股神」們,更是在股市裡賺得盆滿缽滿。而推動台灣加權指數上漲的主要「兇手」,當推台積電莫屬。
圖片來源:商周財富網 在社群媒體上,我時常看到有某一派「存股」的論述,相較於追求股價上漲產生的資本利得,這類投資人的邏輯在於尋找穩定派發股利的標的,並且透過長時間累積股票張數,去逐漸取得具規模的股利回報。 先不提股票股利其實是來自於股價的折價(也就是自己拿股價配息給自己的意思),「存股」其實是一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我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最喜歡坐在學校圖書館涼涼的沙發區,翻閱各種商業雜誌。當同學都在為了準備微積分、總體經濟學而埋頭苦讀的時候,我已經徜徉在各種商業模式或企業併購的案件中。 當然,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相較於真正理解「商業是怎麼一回事」,更多的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 在那之
The Bottom Line 商學院 特殊研究專題《台積電到底會漲到哪》。台灣加權指數的兇猛漲勢,讓許多長期對股市冷感的投資人,也都紛紛加入股市投資;而作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大眾想當然的認為台積電好,台股不會壞到哪裡去;但如果台積電不好,台股肯定會遭殃,而這系列專題將帶大家一窺台積電未來是福亦是禍
The Bottom Line 商學院 特殊研究專題《台積電到底會漲到哪》。台灣加權指數的兇猛漲勢,讓許多長期對股市冷感的投資人,也都紛紛加入股市投資;而原本就在股市裡的「少年/女股神」們,更是在股市裡賺得盆滿缽滿。而推動台灣加權指數上漲的主要「兇手」,當推台積電莫屬。
圖片來源:商周財富網 在社群媒體上,我時常看到有某一派「存股」的論述,相較於追求股價上漲產生的資本利得,這類投資人的邏輯在於尋找穩定派發股利的標的,並且透過長時間累積股票張數,去逐漸取得具規模的股利回報。 先不提股票股利其實是來自於股價的折價(也就是自己拿股價配息給自己的意思),「存股」其實是一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我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最喜歡坐在學校圖書館涼涼的沙發區,翻閱各種商業雜誌。當同學都在為了準備微積分、總體經濟學而埋頭苦讀的時候,我已經徜徉在各種商業模式或企業併購的案件中。 當然,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相較於真正理解「商業是怎麼一回事」,更多的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 在那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積電基本面向來都不錯,如同今年看到台積電衝上千元里程碑。但是碰上電子股+龍頭股的特性,只要碰上震盪期,台積電絕對是首當其衝;畢竟台積電屬於權值股,占加權指數份額超過3成,7成以上又是外資所持有;以美國為首的費半指數變化,也會牽動台積電短中期走勢。
Thumbnail
只講我注意的數據,其他的大家就自己看 #Q3預期 公司預計Q3營收介於224-232億美元並調高全年營收成長預期至「25%」以上預計毛利率「53.5-55.5%」,營業利潤率42.5-44.5%大於Bloomberg預估的223億 #資本支出 上修全年資本支出的下緣值至300億元,預估全年資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臺積電及另外三檔產業股的股市走向,包括臺積電的漲勢、晶豪科的走勢及營建、金融、櫃買指數的分析。文章分享作者對股市走向的觀察和看法,不涉及具體的買賣建議。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提供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說會重點摘要,並解釋自己為何在去年選擇減碼,與自己未來持有台積電的心態。
Thumbnail
台積電今年的營收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新台幣與美元計價營收:法人預估台積電今年新台幣與美元計價營收都有望改寫新猷,新台幣營收有機會挑戰2.5兆元,年增逾15%[1]。 2. 高速運算、AI加速器、手機滲透率提升等領域的成長:台積電今年成長動能來自高速運算、AI加速器、手機滲透率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積電基本面向來都不錯,如同今年看到台積電衝上千元里程碑。但是碰上電子股+龍頭股的特性,只要碰上震盪期,台積電絕對是首當其衝;畢竟台積電屬於權值股,占加權指數份額超過3成,7成以上又是外資所持有;以美國為首的費半指數變化,也會牽動台積電短中期走勢。
Thumbnail
只講我注意的數據,其他的大家就自己看 #Q3預期 公司預計Q3營收介於224-232億美元並調高全年營收成長預期至「25%」以上預計毛利率「53.5-55.5%」,營業利潤率42.5-44.5%大於Bloomberg預估的223億 #資本支出 上修全年資本支出的下緣值至300億元,預估全年資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臺積電及另外三檔產業股的股市走向,包括臺積電的漲勢、晶豪科的走勢及營建、金融、櫃買指數的分析。文章分享作者對股市走向的觀察和看法,不涉及具體的買賣建議。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提供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說會重點摘要,並解釋自己為何在去年選擇減碼,與自己未來持有台積電的心態。
Thumbnail
台積電今年的營收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新台幣與美元計價營收:法人預估台積電今年新台幣與美元計價營收都有望改寫新猷,新台幣營收有機會挑戰2.5兆元,年增逾15%[1]。 2. 高速運算、AI加速器、手機滲透率提升等領域的成長:台積電今年成長動能來自高速運算、AI加速器、手機滲透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