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自己與過去和解,不留下遺憾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有高達近八成的長者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有機會做好和解,修復關係,不留下遺憾。


       和解是回顧生命歷程,跟自己以及自己在意的人道謝,道歉,或道愛,及時表達深藏內心的話,那麼心中的負擔才能放下,不管是不是能得到對方善意的回應,都能讓自己減輕悔恨,解開老是糾纏自己的心結。


        佛教認為生命無常,萬物都來自於因緣聚合,我們會遇到「順」的因緣,也會有「逆」的因緣,但是如果能轉念,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認知觀點改變,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詮釋過往的經歷,那麼逆的因緣也會變成好因緣。


    如何改變觀點?


         如禪宗大師所說的:「要轉變某樣事物之前,一定要先對其感謝,祝福、否則無法將之轉變。」


         當然,我知道有的人運氣很差,人生境遇很淒慘,要他們對一切感謝,好像是強人所難。但是,物理學天才霍金的心情或許可以讓我們當參考。


          有一次在研究會空檔,有位女記者抓住機會問霍金:「盧伽雷氏症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您會不會認為命運對您太殘酷了?」


          霍金回答:「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段話是霍金用著僅剩一根還能活動的手指頭,在鍵盤敲下的。


          霍金的確有理由怨恨老天爺,為何讓他在二十多歲大好青春歲月時就罹患這種令人絕望的病,但是他能以這種高度殘障的身體卻不在科學上創造出奇蹟式的貢獻,我想,他有這種「對一切感恩」的心情,才能滋生出無比的生命力量,戰勝身體的限制。


          將潛藏在內心的創痛與傷害,這些我們不願面對的經驗重新梳理,不必否認,也不能忽視或放大,我們可以重新詮釋,然後原諒,之後就可以真正放手,不讓那些記憶啃蝕我們的心靈。


         接受一切,意指學習放下,不再執著追求非達成什麼目標不可,也指接受命運給我們的安排,即便如始終懷抱著救世理想勇敢精進的孔子也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加拿大詩人李歐納柯恩提醒:「你放鬆手掌,然後滑落,進入偉大傑作之中。」是的,不要對抗,接受事實,順流而下,不要執著於非得如何不可的控制欲望。


         有人活得很不開心,因為無法接受改變,比如說,我們最好學著接受年紀漸長後身體的衰敗,感謝現在還能夠做得到的事,願意如此,就能享受生命不同階段賦予我們的體會,但假如我們否認,試圖抗拒,甚至想要對抗時,不禁於事無補,增加痛苦,還會錯失當下美好的事物。


         對所有與我們相遇的人與一切事物表達感激,不代表我們的人生是完美的,而是表示我們充分意識到自己獲得的祝福。


         德國神學家埃克哈特曾表示:「如果你在生命中唯一會說的祈禱詞是謝謝,那也就夠了!」


         與自己和解最終目的為了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如大文豪馬可吐溫說的:「人生苦短,時間根本不夠用。不值得浪費時間在爭執、道歉、心碎跟解釋上,人生只值得用來「愛」。人生就這麼短短一瞬,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也不要辜負。」


         是的,人生啊,只值得用來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