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兩匹狼,一匹是愛,一匹象徵是恨,黑狼總是發出仇視的目光,而白狼卻散發著善良與智慧的光芒。
你想餵養心裡的哪匹狼呢?你又該拿什麼來餵養牠呢?
佛陀曾定義兩種不同的欲望:一種是變得更有愛心的「健康的欲望」;一種是「不健康的慾望」,比如貪愛和渴求。
貪愛和渴求是一種非得到不可的感受,求而不得,沒能擁有的美好,可以說是人們添加到自己生命中的「人生八苦」之一。
當你發現自己置身於痛苦的森林中時,又有什麼方法,可以透過餵養愛之狼,來管束並引導心中的另外一匹惡狼呢?
🌠內在分裂,是受苦的源頭
我們要了解苦,不能只知道苦是什麼。
無論它是微不可察的苦,或是極度的痛苦,請明白,痛苦與悲傷固然是人生經驗的一部分,它並不能代表我們全部。
心智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大房子,我們毫無察覺地將令人畏懼的東西,深鎖在記憶的幽境裡。
事實上,我們藏得越多,就越害怕被發現;我們越無法接受自己,就越無法感覺完整。
🌠重要的,始終是現在
安於不知,有助於擺脫歸納和批判。
我們能否將窗外的嘈雜聲,單純視為一種聲音,而不去為它貼標籤或抱持意見呢?
請放下必須得到確切答案的需求,請以事物的本質去認識它們,請停止再將自己的心智活動劃分為好壞。
安住在覺知中,我們就能看出什麼才是無因緣造作的實相;安住於當下,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感官知覺之中,允許自己全然地進入平靜中。
🌠心安之處便是家
在這條人生道路上,我們並不是在尋求存在的最終結局,也不是在期待能在轉瞬即逝的體驗中,找到滿足。
那麼,我們究竟在尋找什麼?
有時候,我們或許有機會站上最高的山巔,將高處的風景一覽無遺;有的時候,我們或許就只是接受,並讓一切在心底沉澱下來。
接受,意味著無論我們喜不喜歡,都要以軟化的心態,去臣服某個現存的事實。
沒有聚集的水窪,便無法映照月光的皎潔。
一行禪師曾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靜修處,那是和自己產生更深連結的地方。」
願我們都能辨識內在喜悅的種子,種下美好的因緣,願我們都能出離執著與厭惡,但不至於冷漠,願我們都能笑看人生,活得盡興又歡喜。
#三采文化
#心福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