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一門七代傳承京戲百年, 世界藝術史絕無僅有。 那, 為何京戲現在難以像當時那麼盛行? 只要解開這個癥結, 京戲就有再度復興可能。
京戲不像流行歌曲, 只要會唱就行, 人人皆可哼兩句。 它在當時, 需要小孩進科班坐科學習多年, 挨受嚴格的軍事般教育, 從唱念作打基本功開始, 再分科到生旦淨丑專業研習, 更進一步正式向前輩名家拜師傳承, 也就是至少歷經十幾年以上, 才能有初步功力面向觀眾, 邁向成名之路。試問現在為人父母, 誰捨得讓孩子進戲校吃苦, 並以唱京戲作為從一而終職業?
你看那電影 {霸王別姬}, 為何小豆子逃出科班, 在戲園子親眼目睹霸王在台上武功風采後, 決定重回戲校挨打, 自甘以京戲為終身志業? 因為他被劇中主角讓觀眾滿堂喝采的炸窩叫好聲中感動掉淚, 終於瞬間像開竅般悟出, 要想台上成名, 就得人後受罪, 努力不懈方能有所成就。
五十歲以下京戲粉絲基本不多了, 他們不知道京劇之博大精深, 也不知去哪頻道讓他接受喜愛; 沒有觀眾就沒有票房, 也就在市場機制中沒落。 但, 你再看youtube這段講述譚派 [定軍山] 的五分鐘微電影, 台下第六代傳人也是唯一的觀眾, 邊打著板, 邊關注著台上自己的兒子 [這一封書信] 唱段, 到最後 [到明天午時三刻 要成功勞], 唱罷父子兩人對望, 父親顯露欣慰表情, 兒子感嘆終於不負譚門本派傳承使命! 那滴落淚, 就只有父子倆方知這背後的付出是多麼巨大! 這一段拍攝技巧, 讓百年前京戲也有了電影的詮釋手法, 令人理解老黃忠堅定要一戰成功的決心。
有興趣的觀眾, 可再去看電影 [梅蘭芳]。在梅蘭芳與十三燕首場比拚 [坐宮] 一折, 62歲的演員雖非科班出身, 唱腔也是由張克代唱, 但經過專業苦練培訓, 把京戲身段氣質演得極好, 單手高舉一句 [站立宮門 叫小番], 台下滿座喝采叫好; 導演用鏡頭捕捉駙馬竊喜公主盜令襄助, 眼神充滿底氣終於有望出關探母, 再加上激昂澎湃的武場鑼鼓及環場配樂, 很多人就是被這一幕震撼後開始喜歡迷上京劇。後半段章子怡表演的 [游龍戲鳳] 也是如此, 一個平凡的扇子在她手上, 竟成了坤伶老生精采清唱示範, 身段手勢洋溢著冬皇原型的自信與光彩, 該部電影也傳達了導演對京戲前輩名家的敬重與熱愛。
余生也晚, 沒看過百年來名滿京戲界的[言高譚馬] 鬚生泰斗, 更無緣目睹金少山, 郝壽臣, 侯喜瑞淨行三大賢。 這裡不探討誰看的戲多誰懂的戲少 。 重點是, 要是以後都沒有人學戲也沒有戲可看了, 怎麼辦?
個人建言, 演員訓練仍依靠戲校專業訓練, 但引進心靈導師授課鼓勵學員從事京戲藝術的使命感與願景; 並尋求既懂京戲, 也愛京戲, 又會拍電影的導演執掌鏡頭, 挑選京戲經典百年名劇名段( 例如定軍山, 文昭關, 斬馬謖等), 拍成一般人五分鐘就能看懂劇情(有挑戰難度), 解決劇情冗長節奏慢詬病; 並設法在影音頻道慢慢吸引年輕族群培養粉絲; 有了關鍵字和按讚, 就有了流量 , 演員也就有了市場與發展目標。先存續下去, 再掀起流行熱潮, 甚至看到京劇出現在巨蛋演唱現場, 看最終能否為這門藝術及演員找出京戲新的舞台出路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