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多元性別平權:教育與政治中的性別與權利(番外篇)

amp-img-attr

有許多教育者在討論身份與權利時,會錯誤的將焦點集中於少數群體的「性欲望」,並以此作為討論的核心訴求,但這種方式嚴重偏離了平權的本質問題。

這不僅未能解決性別平等或社會公義,反而進一步強化了社會對於父權與陽具權力的「恐懼」。

這種過於狹隘的討論框架,將複雜的性別議題簡化成「性欲望」、「性器」與「恐懼」的連結,掩蓋了更深層次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教育與政治領域一樣,長期掌握著話語霸權,有時會藉由話語的力量將異議者邊緣化,而不是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

這樣的教育前提與介入方式本身就是錯誤的。

當教育內容涉及這類複雜的社會問題時,應該保持更高的理性與客觀性,而不是簡單地迎合當前的「政治正確」風潮。

在課堂上這種不嚴謹的論述不僅無法促進理解,反而加劇了刻板印象的加深,並進一步分化社會。


如開頭哪堂人文社會課程,討論的起點設定在「性欲望」「性徵」上,將男女之間的吸引力視為一個必然的對立關係,並且強調陽具作為一種引發女性恐懼的象徵。在這樣的框架下,性欲望與恐懼被過度連結,形成了一個簡單化的因果關係。

但事實上,這樣的連結忽視了個體的複雜性與社會脈絡,將性別關係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一概抹殺。


以這樣的前提來進行教育,不僅讓學生無法正確理解性別與權利的議題,還加深了他們對於某些性別角色的負面看法。

這種錯誤的教育導向將學生推向一種非理性的情感反應,進而產生對於父權和男性性徵的過度恐懼與敵視。

而這樣的恐懼與敵視,並沒有真正解決任何關於平權的問題,反而使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當問題已經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之上,再當詢問異性戀者是否願意開放民宿,犧牲自己部分的權利以開放自己的空間或資源時,就已經進入了善良與偽善的範疇。

以性欲望為基礎的討論,只會導致學生對「犧牲」與「道德」的誤解,忽視了真正應該探討的權利邊界與社會秩序的問題。


這樣的論述不僅僅在教育中扭曲了對性別與權利的理解,還導致了社會上對於某些群體的刻板印象進一步深化。

如果這樣的討論進一步延伸到公共政策與社會規範的制定,結果只會加劇社會中的對立與分化,而不是促進真正的理解與包容。


這裡做一些概念澄清,可以更好地理解上述議題:

1. 生理女性,性別認同為男性,且喜歡男性——這種情況下,屬於「男性跨性者」,性取向為「同性戀」,因為其性別認同是男性。(也可稱為跨同男)

2. 生理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且喜歡男性——這種情況下,屬於「女性跨性者」,性取向為「異性戀」,因為其性別認同是女性。(也可稱為跨異女)

3. 生理男性,性別認同包含男性與女性,且性取向無性偏向女性——這種情況下,屬於「雙性別者」,性取向可被視為「異性戀」,因為對女性有吸引力。(也可稱為無性戀)


這樣的定義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多元化性別不同身份之間的差異,但在實際操作中,涉及到的權利與社會規範問題應該基於生理特徵而非僅僅單純的由性別認同來定義。

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公共秩序與公平,也避免以性欲望為訴求(如吃荷爾蒙來證明)自己性欲望轉向的方式,來侵佔其他性別的權利。

因為多元性別中的性欲望與性對象是隱私且容易變化的。多元化的身份應該得到承認,但前提是不能破壞既有的社會規範與其他群體的權利。


因此,若社會要對性別認同進行多元化包容,應該要求政府創建第三性別等更多選項,而不是在二元性別的框架下強行將跨性者納入其中,這樣的行為本質上是對原有性別群體的侵佔和對其權利的侵犯。

「性欲望」為核心的訴求,只會進一步加劇問題,而不會帶來真正的平等


》》〉》〉》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正式承認第三性或提供「X性別」選項,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

1. 印度

印度在2014年最高法院的裁決中承認了第三性,尤其是針對「海吉拉」群體,並賦予他們平等的法律地位。

2. 尼泊爾

自2007年以來,尼泊爾承認第三性,並允許公民在身份證件上選擇「其他」作為性別標籤。

3.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2009年承認第三性,允許「海吉拉」等性別少數群體在官方文件中標註他們的性別身份。

4.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2011年開始允許公民在護照上選擇「X」作為性別標記,表示非特定性別。

5. 德國

德國在2013年成為首個允許嬰兒在出生證明上不標註性別的歐洲國家,並提供「第三性」選項。

6. 紐西蘭

紐西蘭允許護照持有者選擇「X」作為性別標記,該選項適用於那些不認同傳統二元性別的人。

7. 加拿大

加拿大自2017年起允許在護照和其他政府文件上標註「X」作為性別,代表第三性或不確定性別。

8. 阿根廷

阿根廷在2021年引入了「X性別」作為官方身份文件上的性別選項,成為拉丁美洲首個這樣做的國家。

9. 馬爾他

馬爾他在2017年修改法律,允許公民選擇「X」作為護照和其他身份證件的性別標記。

10. 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在2013年承認了第三性,主要針對該國的「海吉拉」群體,並允許他們在身份證上登記為第三性。

11. 泰國

雖然泰國尚未正式承認第三性,但該國對「卡瑪因納(Kathoey)」或變性者的文化認可度較高。泰國政府正逐步推動性別多樣性權利的法制化。

12. 奧地利

自2018年以來,奧地利允許在身份文件上使用「第三性」或「X」作為性別選項,允許不符合二元性別的人登記其身份。

13. 冰島

2019年,冰島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公民選擇「X」作為護照及其他身份證件上的性別標記,標誌著性別認同的多元化。

14. 比利時

2019年,比利時通過了允許公民在官方文件上選擇「X」性別的法律,代表第三性或非二元性別。

15. 荷蘭

荷蘭允許公民選擇「X」作為性別選項,並承認那些不符合傳統二元性別的人。荷蘭法院在2018年裁定允許非二元性別的合法存在。

16. 葡萄牙

2018年,葡萄牙通過了法案,允許非二元性別或第三性別人士在官方文件上標註「X」。

17. 愛爾蘭

愛爾蘭目前允許跨性別人士變更身份證上的性別,並提供了非二元性別的選項,允許那些不符合男性或女性性別的人選擇「X」。

18. 美國

美國部分州如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等允許居民選擇「X」性別標記作為護照或駕駛執照的性別選項。聯邦政府也於2021年宣布允許在護照中使用「X」性別標記。

19. 烏拉圭

2021年,烏拉圭批准公民在官方文件上選擇「X」性別,成為拉丁美洲又一個承認非二元或第三性的國家。

20. 阿爾巴尼亞

2020年,阿爾巴尼亞開始允許公民在官方文件上選擇「X」性別選項。

21.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允許公民在身份文件上選擇「X」作為第三性選項,以尊重多元性別認同。

22. 瑞士

瑞士自2018年開始允許非二元性別人士在身份文件上選擇「X」作為性別標記。

第三性或非二元性別的合法承認已逐漸在全球蔓延,並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提供「X」性別標記,反映了對性別多樣性的尊重以及法律上的承認。

然而,因各國文化背景與政治環境的差異,在全球不同地區的進度仍然不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