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釀影評|《荒野機器人》:白色 AI 救世主的奇幻旅程

raw-image

《荒野機器人》乍看之下,是傳統母子養育/衝突/相互理解敘事的創意變體,但在這層外殼底下,我還看見了《與狼共舞》、《末代武士》、《阿凡達》以降的「白人救世主」套路:來自文明國度的主角「落難」荒林,一方面被原始、帶有「生命力」的文化價值「感化」,一方面展現出強大的學習力,最後不但價值觀改變,還「帶領」原始部落抵抗外來者(同時是他原本的族裔)的侵略⋯⋯

透過這層濾鏡,再看全片最有意思的陳述──「主角機器人(不小心)害死雛雁全家,但因為雛雁有著先天缺陷,若是在原本的養育情境,必定會被『適者生存』的環境邏輯淘汰,反而因為遇到了機器人,而可以成功長大⋯⋯『生命真奇妙。』」──這在我眼裡,也彷彿在說:因為我擁有比你們「高級」的教養觀,所以可以/應該接收你們的後代,接手養育的權利。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荒野機器人》劇照/環球影業

有趣的是,當全世界正在擔憂著 AI 的他者性(alienness)無法像科幻故事那樣浪漫地、成為人類的幫手/陪伴者/照顧者的現在,我們看《荒野機器人》卻能夠輕易將自己代入機器人主角。這既是角色動畫(character animation)的魔力,也說明了我們的生活已經多麼地跟科技物(及其美感)融為一體了吧。

如果不考慮上面說的意識形態──畢竟美國動畫是傳統保守價值的大本營,從上個世紀就是如此──整部《荒野機器人》從美不勝收的 3D 渲染,飛天遁地的靈活運鏡,全員稱職的配音表演,到沒有一刻停下來的情節拍點,都是一次優異的示範。第一幕鋪陳機器人在荒島上,如何從跑錯棚、狀況外,到經歷一連串意外/動作戲/和環境與配角們互動,順帶建立起角色群像,這一切順暢、合理又情緒連貫得滴水不漏,一顆「學習萬物語言」的快轉鏡頭結合了創意、壯麗的美學與時光淬煉感,是超級亮點;加上從頭到尾綿密的卡通笑點齊發,著實厲害。

《荒野機器人》劇照/環球影業

不能忽略的是:這是個全新的故事。雖然改編自繪本,但不是續集、也不算依賴什麼既成的 IP,不但提出新觀點與新設定(不只是 AI 看大自然,還讓 AI 當母親!),還能爆發如此活力,更靠著角色情節收服觀眾──2024 年的現在還能出現這樣的電影,真令人欣慰。

所以,雖然為了達到「老少咸宜」,考量到小朋友的耐性,全片被壓縮在 100 分鐘左右,節奏快得馬不停蹄,我甚至覺得一幕轉二幕的「母子衝突」發生、及三幕高潮前的「全島集結」都有點跳太快,如果再多一點鋪陳,篇幅再多個 10 分鐘就無可挑剃了⋯⋯但《荒野機器人》的確是一部大場面動畫的新世代示範。搭配仿手繪的質感美學,及 Kris Bowers 彷彿融合《瓦力》與《馴龍高手》(真是切題啊)的飽滿、動聽的配樂,《荒野機器人》在近期的台美都熱賣,確有其道理。

《荒野機器人》劇照/環球影業

但我還是要說,基於文首提到的核心價值,這故事在我心目中還是跟《腦筋急轉彎》系列有點距離。推薦給家有小童的朋友們──我想像是國中與國小年紀──應該非常適合闔家進戲院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