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探索《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的美學與教育價值-以安雅光雅的版本為例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識字量越來越大,我總想著,應該是時候,可以從繪本轉換成長篇故事了吧!然而,從圖書館借了好幾回標榜是給低年級學童的故事,孩子總是興趣缺缺。更窘的是,連媽媽我自己翻閱、或是唸出聲來,都因為文字過於簡白、情節比較短,感到無趣。此外,為了吸引孩子的目光,而配上高彩度、鮮豔的插圖,更是讓人吃不消。

 

 

那麼,換換經典文學如何?於是我開始尋找,那些陪伴我度過無數時光的童年夥伴,在尋覓的過程中,發現同樣的故事,經過翻譯、修改、簡化、刪減…,再加上不同的排版方式,產生出截然不同的閱讀感受。



就以《大森林裡的小木屋》來說,應該不少人和我一樣,閱讀的是漢聲版本,舊時喜愛的不得了的書籍,再次翻閱,卻發覺這個版本對我來說,卻好像少了點什麼…。

 

 

偶然間,我發現了安雅光雅作畫的《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畫面之柔美、細膩,版面之協調、平衡,在在讓人感受到編輯和美編的用心。

 

 

首先,每頁文字所佔空間,都是略略不同的,大致來說,頁面頂部是7.5公分,頁面下緣是2公分,左右兩側會因為該頁文字的多寡而做伸縮。但遇到某些特殊插圖的畫面,文字的編排也會有所伸縮。透過每頁文圖所佔比例的不同,產生一種特殊的韻律感,好像在跟著這本書的文字和插圖一同呼吸。

文字編排1(文字頂端較高)



內頁文字編排2(文圖互相交融)

文字編排3(圖圍繞在外面,形成框的效果)


 

 

另外,安雅光雅為這本書所配的插圖,具有科普書的考究(例如<糖雪>篇中的楓糖工具描繪、<奇妙的機器>的打穀機描繪),讓大讀者和小讀者們看了,都能更加理解羅蘭一家當時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和樣貌。也有許多富含藝術性的插畫,令人陶醉和沉迷。安雅光雅一貫淡雅柔美的水彩插畫,有著高明度、低彩度的特性,即便整本書都有配上插圖,但是你整個翻閱下來,並不會感到視覺的疲乏。搭配起編輯所選用,較為細小的文字,反而有種精緻細膩感。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篇頭插圖


<討厭禮拜天>的篇頭插圖



 

 

只是整本書看完,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樣一本製作精美的書,它的客群是誰呢?是現在高年級能自行閱讀的學童,或是跟我一樣,曾經看過《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的成人讀者呢?

 

 

那麼,這樣一本媽媽超熱愛的書籍,又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或是什麼時候和我的孩子們分享呢?

 

苦思中......


 

書名:大森林裡的小木屋

作者:羅蘭.英格斯.懷德 

出版社:小樹文化

譯者: 聞翊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