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名: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3

作者:羅瑞塔˙布魯寧

出版社:閱樂國際

 

一開始翻閱《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心裡想著:這樣一本由知名學者撰寫的快樂書,一定能提供非常有效的策略,帶領我「即刻」脫離「焦慮的苦海」。

 

然而,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快樂策略的懶人包」,布魯寧在書本的前五章,先帶讀者了解我們「內在的哺乳動物」,再談「腦中的化學物質」。接著先了解「為何大腦要產生不快樂的情緒」,再談「是否有永恆的快樂」。這樣的鋪陳,和心靈雞湯類的書籍,有很大的不同。

 

在進入第六章﹤建立每個快樂化學物質的新習慣﹥前,作者先用高速高路的比喻,讓讀者了解,建立新習慣的困難。

 

【披荊斬棘的道路】

首先,要先複習前面的觀念。當我們某次做了某事,例如:加班後來份鹹酥雞,感覺腦內多巴胺整個爆棚,於是建立這條「多巴胺通路」便建立起來。經過幾次重複,這條馬路越來越大,就像是一條高速公路一樣。

 

但,要是哪天你想修改通路,改成:很累時來份水果沙拉呢?

 

這就得在你的腦中,建立新的神經元了。

 

開始一個新的習慣,就像是捨棄了一條新的高速公路,要披荊斬棘,開創新的道路。然而,在探索新的道路時,人們也會因為擋在前方的阻礙感到恐懼,便不自覺的,想要走回那條較為平坦和熟悉的大道。這也是習慣的養成如此困難的原因。

 

至於如何成功建立習慣,本書並未多加著墨,建議參閱其他探討習慣建立的書籍。

 

【建立快樂物質的新習慣】

在這個章節中,布魯寧依舊是用四種化學物質來分述,有些策略是眾所皆知的,比方:飲食、睡眠…,我就不綴述,僅記錄當中我覺得很有收穫的。

 

#新的多巴胺習慣

l   慶祝小小的勝利:

不用等到你贏得大專案,完成一幅曠世巨作才來慶祝。既然多巴胺一旦升起,很快就會消逝,那我不如每次小勝利就來慶祝一下,給自己掌聲、小鼓勵。世界上沒有「微不足道」的成功。

 

l   把不愉快的任務分成好幾塊:

和上一個策略理論相同,把不愉快的任務分一一拆解,一一突破,降低執行的難度。然後每次達成任務後,就會感覺到多巴胺的獎勵。

 

#新的腦內啡習慣

l   開懷大笑和放聲大哭:

這兩個動作能刺激內臟,產生腦內啡。猶記得小時候,流行過一種小冊子,裡面摘錄了一些短短的笑話。每天下課,就會有同學拿著小冊子,跟大家分享裡頭的搞笑內容,看誰能講得最有聲有色,把大家逗得東倒西歪,就贏了!

變成大人後,笑和哭的次數降低許多,或許現在該是找點時候,讓自己「重溫舊夢」。

l   換個運動方式:

許多人追求腦內啡的方式,就是不斷提高運動強度,重複運動的次數。其實,只要換個運動方式,就能刺激你的腦內啡。像這一陣子,我開始接觸陌生的倫巴舞蹈,一開始同手同腳、跟不上節拍,總是質疑自己,為何不乖乖做瑜珈就好,跑來這邊丟臉。但後來發現,體驗不同的運動方式,能讓身體不同的部位受力、強化自己比較弱的部分。只要放下對於身體不協調的焦慮,就能獲得滿滿的腦內啡幸福。

 

#新的催產素習慣

l   建立代理人機制:

由於催產素是與人的親密連結有關,但現實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健全的人際網絡,因此布魯寧建議,我們可以練習對非人類(寵物、植物、網路團體)產生連結。就像現在很流行的小豬咖啡廳、小貓咖啡廳,許多人到那邊擼貓,獲得滿滿的催產素,也是一種方法。

 

我自己會使用的習慣,是在手機中存放孩子小時候的影片,在感覺壓力如山時,會打開影片來觀賞,回到孩子剛出生時滿滿催產素的狀態下。這個習慣的建立,是源於某年搭機前往香港,恐機症嚴重發作。我全身上下都在發抖,幾乎上不了飛機,於是先生建議我打開手機,觀看孩子的影片來轉移注意力。結果它成功的帶我克服恐懼,數十年來困惱著我的恐機症,在催產素的幫助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新的血清素習慣

l   對你所做的事情感到驕傲:

在這四大化學物質中,我覺得血清素最為複雜,因為血清素的誘發,和「受人尊重」、「得到掌聲和讚美」,但是這件事情是雙面刃,總是尋求掌聲,可能會有嚴重的副作用,但如果完全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感覺也是很糟糕。

 

像我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我察覺到自己的低潮和不快樂,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工作上不受肯定,大家把我做的當成理所當然,吝於給予掌聲。

 

當時我和其他朋友聊過,他們用一種:「你不用期待別人的肯定啊!做自己的主人,不要那麼受別人影響。」

 

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理解到,在哺乳類生物的演化上,受到他人的尊敬,是有利生存的。

 

只是,不可否認,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可不像獅群或猴群那麼簡單,要得到他人的矚目和尊重,除了自己本身有所表現外,還得仰賴你所存在的環境,是熱情或是冷漠。

 

在這個章節中,布魯寧建議大家,試著每天對一件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驕傲,並且對另一個人大聲的說出來。如果有得到正面回饋,當然很好。如果得到對方的白眼,也沒關係,繼續嘗試!白眼殺不死你!

 

要記住,很多現在名留青史的偉人中,許多人在生前也沒得到多少別人的尊敬,但他們還是不屈不撓。如果你身邊有成堆的加油隊,當然很好;即使沒有,也要繼續前進。

 

【小結】

這篇心得文,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三個禮拜來爬梳和書寫,過程中不斷釐清作者想要傳達的,還有這些技巧,怎麼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雖然這本書偏科普,但是當中某些概念,可以和其他身心靈或是偏玄學的心靈書籍互通有無。推薦給想要了解快樂大腦如何創造的人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砂的雲端世界
1會員
10內容數
我來自台灣南部的海邊小鎮,一個鎮日吹著海風的地方。 喜歡午後陽光灑落在地板上的印記, 喜歡翻閱書頁時的觸感, 喜歡顏料落在畫布上的反擊。 透過這個空間,紀錄自己在閱讀、教學、創作、育兒中的所思所想。
海砂的雲端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2/09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快樂,不只是童年回憶,更是一種可以學習和培養的能力! 透過正向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我們可以主動提升快樂水平,進而改善工作效率、增強抗壓性,讓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一起探索快樂的秘密,鍛鍊快樂肌肉,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創造力和幸福感的人生吧!
Thumbnail
快樂,不只是童年回憶,更是一種可以學習和培養的能力! 透過正向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我們可以主動提升快樂水平,進而改善工作效率、增強抗壓性,讓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一起探索快樂的秘密,鍛鍊快樂肌肉,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創造力和幸福感的人生吧!
Thumbnail
直接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給予很高的評價,標題說激發生產力看似為工作技能、做事方法的書籍,但實際上我認為不光生產力,對於整個人生態度甚至子女教育,皆有可應用之處,是一本好書。
Thumbnail
直接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給予很高的評價,標題說激發生產力看似為工作技能、做事方法的書籍,但實際上我認為不光生產力,對於整個人生態度甚至子女教育,皆有可應用之處,是一本好書。
Thumbnail
本文分享「慶祝」作為建立正向神經連結的關鍵方法,並提到大腦在行為後立即獲得正向回饋的重要性,以及專注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學習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享受習慣養成過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慶祝」作為建立正向神經連結的關鍵方法,並提到大腦在行為後立即獲得正向回饋的重要性,以及專注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學習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享受習慣養成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瑞典知名談判專家傳授最強說話術,讓彼此化解歧見,達成共識,共創未來
Thumbnail
瑞典知名談判專家傳授最強說話術,讓彼此化解歧見,達成共識,共創未來
Thumbnail
這本書是哈佛心理學教授所寫,分為理論、應用及思想篇 快樂就是「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在擁有正面情緒的同時,也覺得人生充滿意義,簡單來說,快樂由樂趣組成以及意義組成。快樂就是現在的好處,而意義是將來的好處。 建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可以創造你的使命感,這個目標必須是自己決定以及符合個人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是哈佛心理學教授所寫,分為理論、應用及思想篇 快樂就是「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在擁有正面情緒的同時,也覺得人生充滿意義,簡單來說,快樂由樂趣組成以及意義組成。快樂就是現在的好處,而意義是將來的好處。 建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可以創造你的使命感,這個目標必須是自己決定以及符合個人價值
Thumbnail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師長教導養成「好習慣」,但談何容易? 《原子習慣》能蟬連台灣書榜2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知易行難,人類天生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每天內心的小惡魔總是露出邪惡的微笑,主宰你成功生活的養成。 以下是作者建議作法: 建立新習慣四步驟:
Thumbnail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師長教導養成「好習慣」,但談何容易? 《原子習慣》能蟬連台灣書榜2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知易行難,人類天生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每天內心的小惡魔總是露出邪惡的微笑,主宰你成功生活的養成。 以下是作者建議作法: 建立新習慣四步驟:
Thumbnail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Thumbnail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