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2

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名: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2

作者:羅瑞塔˙布魯寧

出版社:閱樂國際

 

【永遠快樂!?】

有養育過孩子,或照顧過孩子的成人,一定有看過這種畫面,在孩子小時,一個有蓋子的罐子,就能讓他玩上大半天,光是搖、滾、把蓋子蓋上去,或是咬一咬...,就能讓他得到莫大的滿足。一整天下來,他可能微笑個成千上百萬次,快樂對他來說,彷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那麼,真的有「永恆的快樂」嗎?

 

透過布魯寧的著作,我們已經了解到,哺乳類的大腦,和爬蟲類、魚類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擁有龐大的皮質層和邊緣系統。其中,邊緣系統所分泌的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又能驅使我們獵捕食物、忍受痛苦、加入群體、哺育下一代,那麼,這種化學因子能長期存在,快樂能永恆不滅呢?

 

 

很殘忍,答案是「不行!」

 

 

《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開宗明義:

讓人快樂的化學物質,一旦釋放,就會立刻代謝掉,大腦會回到中性狀態。

 

試想一下:一頭獅子追捕到一頭羚羊,在追捕的當下噴發出一大堆的多巴胺化學因子,在實際吃下肚時,達到高峰。接著多巴胺逐漸下降,牠對食物的渴望也降低,於是牠甘於回到巢穴休息,等待下一次的「飢餓渴望」來臨。

 

但如果多巴胺不滅,或是繼續攀高,那麼獅子就會不斷的追捕食物,最終累死,而草原上的羚羊也早早滅絕。

 

也就是說,就生物演化角度而言,快樂終究得消逝。

 

【為何要有不快樂的感覺】

明白快樂終究會消逝,接著我們來談談,造物主為何要讓人(或其他哺乳類)感受到「悲傷」、「害怕」、「妒忌」...呢?

 

我們一樣用四大化學因子來解釋。

 

一個猴子團體產生衝突、為了領土或是交配權(或像辦公室中搶奪稀少的特權)時,整個團體分崩離析時,獸群中的個體,#血清素會急速降低,並產生了背叛、忌妒、仇恨的情緒。

 

為了讓腦中的化學因子再度達到平衡,獸群會開始「有所作為」,例如推翻舊的領袖,擁戴新領袖;幾個比較要好的另外結盟,重啟新的團體。

 

另外,當我們被最親近的人欺騙,感到#催產素急速下降,產生了難過、委屈、懷疑的情緒,你便會斷開與他的連結,進而發展出新的關係。

 

這些「有所作為」,便是生命持續延續的重要關鍵。

 

【舊路為何行不通】

理解了四大化學因子是什麼?也理解到它為何噴發?為何削弱時,布魯寧還在書中提到這些化學因子讓人疑惑和困惱的的,就是「舊路行不通」的情形,她稱之為「失望」。

 

#多巴胺失望

排了好久的隊,買到一個新口味的冰淇淋,吃下去的第一口,恍如身在天堂,接下來的幾口,卻漸漸覺得不夠好吃。又或者,你今天感覺好極了,於是過個幾天,為了犒賞辛苦工作的自己,你「又」去買了相同口味的冰淇淋,卻再也感受不到相同的快樂,這就是「多巴胺」失望。

 

#腦內啡失望

初次挑戰馬拉松或極限運動的人,一定會在過程中感受到「跑者的高潮」,因而愛上這類的運動。但是隨著對這項運動的熟練,你將無法得到向前次運動所得到的快感,除非你不斷的提高強度,直至生命極限,這個就是「腦內啡」失望。

 

#催產素失望

至於催產素失望的最佳例子,就是去SPA時,一開始躺下,你覺得舒服到不行,接著思緒慢慢飄走,最後根本忘了自己在哪,也感受不到前20分鐘的快樂感。

 

#血清素失望

而血清素失望,則是對於稱讚和掌握權力逐漸習慣,接著感受不到快樂。此時人們可能會另闢戰場,挑戰新的專案,重新獲得掌控權;或是改用限量品、名牌包來獲得「注目」,或是「讚美」。

 

【小結】

讀完這四大總類的「失望」後,我察覺到,自己在創作和工作領域,經常會有「多巴胺失望」和「血清素失望」的狀況。

 

每回拿出一張新畫布,面對一個全新的主題,總是叫我血脈賁張,那種全然沉浸其中,忘卻時光的心流狀況,讓人著迷。讓我可以每每在累得半死的工作之餘,能擠出時間來創作。

 

然後,一旦畫面完成,掛上牆的那一刻,籠罩在畫布上的魔法,就立刻消逝了,沒多久,這些完成的畫作,再也無法讓我滿足、有時甚至會產生厭惡感,覺得自己畫得不夠好,那種自我厭惡的情緒,催促著我非得「做些什麼」來消除它。一度以為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現在才知道自己只是「多巴胺失望」。

 

而「血清素上癮」和「血清素失望」,在我工作時,輪番上演。A型人格如我,非常熱衷於工作,渴望解決難題、獲得成就感。再難搞的課程、再無解的課題,主管只要對我說一句:「沒問題,我相信你一定辦得到!」我絕對是一馬當先,義不容辭!

 

接著因為我的工作表現,受到肯定和尊敬,血清素會遽然上升,因而慢慢形成慣性迴路,在未來佈線,尋求任何類似的感覺。

 

但是這種「注目」,或是「讚美」,不可能會天天上演。也許是同事後來居上,表現比你更亮眼;也許是大家把你的表現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不再那麼肯定你。又或是時機不對,就是沒有表現的機會。這時就會產生「血清素失望」!

 

那麼,面對這麼多的失望,有方法可解嗎? 書名中的《大腦的快樂習慣》又該如何重塑呢?留待下一篇心得文章另作分享。

 

avatar-img
海砂的雲端世界
1會員
10內容數
我來自台灣南部的海邊小鎮,一個鎮日吹著海風的地方。 喜歡午後陽光灑落在地板上的印記, 喜歡翻閱書頁時的觸感, 喜歡顏料落在畫布上的反擊。 透過這個空間,紀錄自己在閱讀、教學、創作、育兒中的所思所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海砂的雲端世界 的其他內容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0/5加法斷捨離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0/5加法斷捨離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