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次的取捨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今年過年,你們家有「斷捨離」了嗎?

 

是不是從衣櫃中挖出很多醬菜般的衣物、從餐具櫃底下撈出很多百貨贈品呢?

 

每回面對眼前這座雜物山,心中總會浮現無數個問號:

「我怎麼買這麼多東西啊?」

「這些東西是從哪邊繁衍的?」

「我要丟還是留啊?」

「我……」

 

這些說不完和說不清的話語,其實都在在顯示出人與物品的關係不明,才會在「用」、「留」、「丟」之間搖擺不定。

 

此時,推薦你來讀讀《加法斷捨離》這本書。

 

在介紹這本書前,得先提提這本書的背景,本書寫於2020年的夏末,由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作者的工作幾乎都改為遠距進行,此時,她受到《型男斷捨離》的電影評論邀約,看完電影的作者,忽然興起一個念頭:「我也想要試試看!」,於是開啟了一百日的斷捨離實驗!

 

這一百天的斷捨離實驗,和一般「丟」、「丟」、「丟」祭典式的斷捨離不一樣,做法如下:

◆租一個空房間,不影響本來的家人生活起居

◆每天從以前的住家取出一樣東西

◆食物和水電瓦斯都配備,租屋具有最低限度的設備,如:瓦斯爐、電熱器…等。

 

要決定一件物品的去留,首先你得問問自己:「你是誰?」---土偶篇

 

作者在書中提到,她雖然喜歡極簡主義,卻不認為自己是個極簡主義生活者。


比方在第71天,她拿了一尊土偶進到房間。那尊土偶是作者某次採訪,接觸到繩文時代的雕像後,就瘋狂愛上的東西。

 

論功能,這尊土偶毫無功能!

論美感,抱歉,我不明白它的造型特色,根本沒辦法理解它的美感!

論價值,這…應該不是價值連城的骨董(吧!)

 

但是,對藤岡南來說,光是這尊土偶進駐到房間,靜靜的立在一隅,盯著它、望著它,知道它在那兒,她的心,就會慢慢安定下來。

 

它的存在,對房間的主人是有意義的。

 

知道自己是誰,那就會知道什麼該「留」,什麼該「放」。

 

▍透過一日一物的行為,找出生活中的最小數---餐具篇

 

民以食為天,這一百天取得物品中,有19%是廚房用品。第12天,她取出一只不銹鋼單柄鍋,用它煮出香噴噴的白米飯,等到要開飯的那一刻,她才意識到:「啊!沒有飯勺也沒有筷子。」隔一日她從舊住家取出筷子時,便心有所感地說:

 

「筷子可以拿來做菜,可以拿來吃飯。我以前壓根沒認真想過筷子的重要性,就像我們覺得空氣、地心引力是理所當然的一樣。」

 

有了這個經驗,接下來她拿出淺盤、杯子和湯碗時,看待器皿的方式和眼光就不一樣了。因為每天只能選一,所以也沒有容許不喜歡的物品進駐生活的餘地。

 

讀到這幾篇有關器皿的文章時,我回憶起大一陶藝課的經驗。期末考時,老師要大家用手拉坯的方式,為家人製作一整套的餐具,內容物包含了碗、盤和杯子。

 

此外,繳出陶藝成品時,還需寫一篇報告,說明這個器皿最「適合」裝什麼菜餚或飲料。

 

我當下聽了好錯愕,不就是大盤子裝紅燒魚,小盤子裝荷包蛋;大杯子裝汽水,小杯子裝茶嗎?器皿哪有最「適合」裝什麼啊。

 

但這幾年,偶有機會去到高級餐廳,欣賞廚師擺盤的手藝,稍稍有點領悟到,盤緣大小、盤子深淺對於料理的影響。再讀到藤岡南的作品,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如果我們有機會緩緩體會,

體會器皿口緣放進口中的觸感,

體會食物從碗中透出的溫度,

體會杯身紋飾或塗料給人的膚感,

是不是我們更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想要刺激和變化,是人之常情---調味料

 

疫情前,身為四川媳婦的藤岡南,家中常備各式各樣的辛香料和調味品,料理台上總是堆得滿滿滿。但在100天的斷捨離中,她試著將調味料減到最少,一開始,她試著用培根、火腿的鹹味來幫食物添加鹹味,成功做出許多懶人料理。接著她察覺到沒有放油的料理,少了「潤澤度」和「吸引力」,於是添加了沙拉油。接著依序添加了鹽巴、橄欖油、奶油、砂糖、麻油、黑胡椒、味增、豆瓣醬。

 

看到這邊,有沒有發現,在這100天中,藤岡南用了4種不同的油品。若只講求把食物弄熟,其實一罐沙拉油就能應付絕大多數的食材(抱歉,廚藝不精的我只懂用一種油);但是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媒介去提出它的「鮮味」。透過不同的調味料,讓舌頭、鼻子有不同的感受,刺激了味蕾,也刺激了日常生活。

 

▍讀後心得:

閱讀藤岡南文字,好像在和她交換日記。她用簡樸、直白的文字,紀錄她的所思所想,有些堅持,是在進行100天斷捨離之前,她就已經明白的,例如對土偶的喜愛、喜歡在家中擺放鮮花,感受時光的流動。也有一些是她透過這個實驗,才赫然發現的:鍋具比調味料更能決定食物口味的好壞、空屋中移動的陽光就是室內的裝潢、布料的質感,比顏色或圖案,更能讓她安心和自由。

 

看著她的文字,我也對自己物品再度檢視了一番,也思索了一番,若是我有機會進行100日的斷捨離活動,會選擇那些物品。

 

那麼,你呢?那些物品能登上你的100日清單呢?

#加法斷捨離

#藤岡南

#遠流出版社

內容總結
加法斷捨離
0
/5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我來自台灣南部的海邊小鎮,一個鎮日吹著海風的地方。 喜歡午後陽光灑落在地板上的印記, 喜歡翻閱書頁時的觸感, 喜歡顏料落在畫布上的反擊。 透過這個空間,紀錄自己在閱讀、教學、創作、育兒中的所思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砂的雲端世界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
這篇文章分享了重讀《大森林裡的小木屋》後的感受,探討了時隔多年再看書籍的不同視角以及生活的感悟。從小女孩逐漸成為母親的過程中,書中的故事勾起了對童年和家庭的懷念,同時也引發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思考,讓人重新審視每一天的忙碌與當下的價值。
0/5兒童文學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從繪本轉向長篇故事成為家長們的關注焦點。本文探討了《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的重讀體驗,從插圖的美感到文字編排的韻律感,並思考如何將這本書有效地與孩子分享。這本書不僅吸引小讀者,也讓曾經接觸過作品的成人讀者重溫童年回憶,是親子共讀的絕佳選擇。
這世上有天賦的人很多, 但懂得運用自己天賦的人有限, 懂得與困境周旋、從失敗中修正再修正的人更少, 透過《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一書,談創作者的快樂和挫折,以及如何面對"天賦"一事。 再進一步深問,原來這次
0/5創作者的藝術之路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一書,重點在於書中提到的四大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和催產素,如何影響情緒和快樂感。作者從科學角度解釋這些物質如何促進生存和基因傳承,並指出現代人常過度依賴多巴胺,忽略血清素和催產素的重要性,也就是忽略人際連結的重要性,而造成情緒低落。
這篇文章分享了重讀《大森林裡的小木屋》後的感受,探討了時隔多年再看書籍的不同視角以及生活的感悟。從小女孩逐漸成為母親的過程中,書中的故事勾起了對童年和家庭的懷念,同時也引發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思考,讓人重新審視每一天的忙碌與當下的價值。
0/5兒童文學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從繪本轉向長篇故事成為家長們的關注焦點。本文探討了《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的重讀體驗,從插圖的美感到文字編排的韻律感,並思考如何將這本書有效地與孩子分享。這本書不僅吸引小讀者,也讓曾經接觸過作品的成人讀者重溫童年回憶,是親子共讀的絕佳選擇。
這世上有天賦的人很多, 但懂得運用自己天賦的人有限, 懂得與困境周旋、從失敗中修正再修正的人更少, 透過《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一書,談創作者的快樂和挫折,以及如何面對"天賦"一事。 再進一步深問,原來這次
0/5創作者的藝術之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