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要做影片,強迫自己研究了整個阿茲特克信仰,影片會等適當時機放出來,因為做得蠻深的,所以我可能會等到有開會員後,重新剪輯然後才放在會員頻道。
沒有放在凌茜本專,是因為覺得調性不太一樣,畢竟凌茜當初創立的目的是因為寫兩性文章,這邊會更顯示真正的我本人的興趣愛好。
話說回來,當初因為研究阿茲特克神話,覺得有許多有趣的內容受限於影片篇幅,所以寫成文字版,如果你對神話、或阿茲克特文明感興趣應該會喜歡,目前我翻找了一下,臺灣目前介紹阿茲克特神話最全面的應該是我這系列,每一篇我大概會放1500-2500字,讓我們一起慢慢深入這個古老而消逝的燦爛文化吧!
認識一個文明的開始,當然要先探討他們來自何方,阿茲特克文化最初是由印第安人的一群游牧:納瓦人所建立的,之所以叫他們為納瓦人,是因為他們都說納瓦語。
納瓦人原本住在墨西哥北部的貧瘠地區,在公元12世紀後期,他們從北方遷居到墨西哥盆地,但當時的墨西哥盆地早已有其它的原住民居住,下圖就是各方角頭的勢力分布圖,換句話說,若是阿茲特克人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得搶地盤!
從圖片大家可以看得出來,住在這裡的各方勢力還真不少,為什麼納瓦人卻還是非得往這裡不可?納瓦人原本住在一個叫「白色之地」(Azlan)的地方,根據後來考證,這個所謂的「白色之地」應該就只是一片近水的蘆葦地,大概是因為生活太苦了,他們決定搬家。
納瓦人根據太陽神的指示來到特斯科科湖;當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也就是上圖中的特諾奇提特蘭的位置時,他們看到一隻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
為了搶地盤,納瓦人不斷的和其它的原住民打仗,打贏了就吸納戰敗部落為自己的城邦,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最後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人工島,而後建立我們熟知的阿茲特克帝國,也就是說納瓦人是最初的征服者,而與後續加入的城邦子民一起建立的國家,則叫阿茲特克帝國,於是他們統稱為阿茲特克人。
為了便於理解,大家可以想像臺灣的情形:臺灣最初有各族原住民,後來福建一帶先民來台,福建先民講閩南語,而後1949蔣介石總統帶著外省軍人來台,他們當然也有各自省系的語言,但最後大家公定以國語為主要語言,國家則叫中華民國,雖然現在有許多人並不認同中華民國政權正當性,但目前我們確實還是中華民國。
就這樣,阿茲特克與印加文化、瑪雅文化並稱為中南美三大文化,而特諾奇提特蘭中心遺址就位於今日墨西哥城的地下。
1200 BC – AD 400
環繞著墨西哥灣沿岸,奧爾梅克文化於公元前二千年後期出現。奧爾梅克文化的主要特徵包括擁有令人驚嘆的禮儀中心,公共廣場和土製土丘建築。
AD 300–1200
Classic Veracruz 古韋拉克魯斯文化
墨西哥灣沿岸文明的焦點逐漸向北轉移至區域首都和禮儀中心埃爾塔欽。這裡是政治和禮儀發展的充滿活力的中心,並出現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傳播到墨索里卡其他地區。
AD 900–1450
Huaxtec 華興特克文化
華興特克人在北墨西哥灣沿岸繁榮發展,但在15世紀中葉被阿茲特克人征服。華興特克人可能是瑪雅人向北沿韋拉克魯斯海岸擴張後的殘餘部分
250 BC – AD 1000
公元早期,複雜的農業系統支持著龐大的人口,導致經典瑪雅城邦的發展,這些城邦由相互競爭的王朝統治。瑪雅人創造了一種象形文字,使得統治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聯盟、加冕禮、戰爭和死亡等記錄得以保存
150 BC – AD 750
Teotihuacán 特奧蒂瓦坎文化
公元前一千年末期,特奧蒂瓦坎大都市的崛起主宰了墨西哥中高原的政治、經濟和宗教生活。作為一座非常強大的城市,其影響力可見於整個墨索里卡地區的文化,尤其是阿茲特克人
200 BC – AD 800
薩波特克文明以蒙特阿爾班為基地,涵蓋了南部高地的大部分地區,是在瓦哈卡谷及其周圍的山谷中發展起來的農業社區
1200–1521
從公元1200年左右開始,米斯特克人通過征服和政治聯盟開始控制重要的薩波特克遺址。米斯特克人以其熟練的工匠技能而著稱,因其在綠松石馬賽克和黃金製品方面的優秀工藝而廣受讚譽,同時他們還製作了精美的圖像手稿
1300–1521
阿茲特克人統治著以特諾奇提蘭為中心的帝國之心──這座擁有超過十萬人口的島城,直到1521年被由埃爾南·科爾特斯領導的西班牙征服者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