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為什麼害怕叫賣音樂劇?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121
→報導摘錄→
Indiewire:「這就好像聽到大家都討厭蔬菜,所以你開始告訴他們說胡蘿蔔其實吃起來口感像餅乾一樣。或者更準確地說,這就像聽到大家都討厭餅乾,你就立刻接受這個既定事實,而不是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變成這樣。我可以跟你保證,如果願意找答案,答案會是這些人根本沒有吃到到真正適合他們口味的餅乾,就好像五花八門的音樂劇類型絕對足夠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報導連結→
https://www.indiewire.com/features/commentary/why-does-hollywood-hate-marketing-musicals-1235063856/
→葉郎讀報→
《魔法壞女巫》(Wicked)來襲前,IndieWire 的作者同時也是音樂劇節目《愛情原聲帶》(Soundtrack)的編劇 Harrison Richlin 寫了篇文章來替這個類型長久以來受到的待遇抱屈。
早先《魔法壞女巫》的預告釋出的時候,就引發了不少爭論。對於擁有廣大樂迷的經典音樂劇,好萊塢片廠卻非常害怕讓觀眾聽到演員開口唱歌,寧願把音樂劇經典歌曲當成空氣中傳出來的神秘配樂。
這是過去數十年好萊塢片廠受人詬病的假設——他們一直認為音樂劇電影是小眾產品,只有避免讓觀眾事前察覺電影中會開口唱歌,電影才有大賣的機會。
作者就用自己以前向片廠提案的經驗舉例,說片廠主管在提案會議上聽到歌聲就隨即臉色不對,最後一定得把歌曲數量砍到一定數量以下才有機會被按綠燈過關。
回顧歷史,好萊塢對歌舞片的恐懼可能來自於1960年代音樂劇電影供過於求、導致觀眾留下粗製濫造印象的深刻記憶。此外,多年來好萊塢習慣使用的焦點團體測試方法,音樂劇電影也從來沒有拿到過高分,以致於行銷團隊習慣了把音樂劇電影當成一般劇情片推銷的騙術。
本文作者對於音樂劇有真愛,所以很努力地替過去幾部票房失利的電影做出了各種言之有理的排除解釋。
但好萊塢還是一個靠著財務數字推動的巨大機器,你輸入什麼,結果就會是什麼。直到去年的《旺卡》(Wonka)之前,2019年的《貓》(Cats)的票房陰影都還是攏照著整個音樂劇電影類型持久不去,被當成避之唯恐不及的賠錢貨。這也是《旺卡》的電影預告同樣不斷閃躲開口唱歌畫面的理由。
如果去年底《旺卡》全球6.3億美元的數字還不足以讓《魔法壞女巫》預告片開金口,接下來這週末的票房數字可能是這幾年來音樂劇類型扭轉這個宿命的最好機會。
問題是相較於其他好萊塢類型如科幻冒險或是超級英雄電影,音樂劇和西部片相對來說是全球化程度比較低的產品。《旺卡》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建基在既有電影 IP 和其實借自科幻類型的明星 Timothée Chalamet 之上,而不是唱得好、跳得好的因素上。
《魔法壞女巫》要面對的挑戰則更為複雜。相較過去直接用好萊塢演員來演音樂劇電影,該片導演朱浩偉難得地選擇了百老匯出身的演員 Cynthia Erivo 擔綱演出。Cynthia Erivo 過去正是演出音樂劇版《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而獲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但2023年改編的電影版《紫色姊妹花》就排除掉她,改用了好萊塢演員來演出,並且賣座失利。
扣除掉百老匯背景的改編來源和百老匯背景的演員,一般觀眾能和《魔法壞女巫》產生連結的是主要知名但年代久遠的 IP 綠野仙蹤,而還有 Ariana Grande、Jeff Goldblum 和楊紫瓊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傳統好萊塢藝人。我們很快就會知道這個百老匯演員+好萊塢演員的卡司能不能徹底扭轉好萊塢片廠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