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

吉安親山自行車道旁的九重葛

吉安親山自行車道旁的九重葛

今天(2021.3.15)在找一篇網誌時,意外發現了2013.8.15寫的網誌草稿,生命中常常很多事過了就忘了,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有時候朋友會很沮喪我的不記得,我則是覺得還好(哈,不然日子怎麼過下去呀!),這篇草稿挺具省思的,我慶幸它的存在,讓我可以再次警醒。以下就是2013.8.15寫的網誌草稿:


        趁著錄影等來賓的空檔,我到圖書館還書,匆匆地瞥見書架上這本書「病床邊的溫柔」,刷了就回棚,翻看後,我想應該要介紹給大家,書中傳達的是一種比宗教關懷更基本的心靈態度,是每個人此生都必須面對的。


      「生病,向人們顯露著生命的實情,讓人回歸到生命的根本之處--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p.25)


      有時候,就是這麼巧~

       昨早,身體不明原因地痛醒,全身冒汗,無論是坐、站、躺、跪都不行,經歷了三個多小時的征戰,終於得到了舒緩。在痛的這段時間裡,我很清晰地覺察到身體的存在,真正地被困在當下,無法逃離,只能承受,我慶幸今天剛好沒班,我感謝這段經歷,更珍惜征戰後的那片平靜。通常我不特別覺察身體的存在,身體就像工具一樣在工作。病了,反而讓我很清晰地覺察到身體的存在,此時此刻變成唯一的存在內容。是的,生命要的並不多。


      這陣子,身邊有多位朋友遭遇了健康上的問題,甚至面對失去生命的危難,我想起了已羽化的父親,以及曾因車禍住院半年的母親,也想起十多年前差點就離世的自己。那當下的覺察顯示著這個生命的實情: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


       前兩天陪一位好友去做身體檢查,被滿院生病的人給震撼擊中。回家的路上,經過安康公園,在溜滑梯上只有一個小男孩,他優游自在地玩著,讓我印象深刻,人在還沒進入社會之前,人的活,沈浸在「自然態度」之下。因為用「本心」在活的自然態度,時間就是活著,就是生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