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在致詞時曾說出「走上這座講台的路很漫長」,也表達自己並不是獨自站在這座台上。看了她的著作後,便會深刻明白。
在她小時候的記憶裡,村子裡是沒有任何男人的,而當工作結束的傍晚,疲倦的婦人們齊聚一堂聊的卻是愛情,是當時二戰期間的生離死別,是心痛的等待。她也開始了用耳朵書寫,而她的主角們,正是大時代下小人物們的「聲音」。
在當時的蘇聯政權下,所謂「真實」不過是一種理想樣板,要是真實書寫可是會出人命的。但亞歷塞維奇依然不畏艱辛的跋涉全國各地,為了一本著作耗時幾十年,真實記錄那些世俗的市民生活,她不參與批判,不下結論,因此各書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述者,或讚揚獨裁者、或批判共產政權、或因愛而狂喜、或因倖存而悲傷,前者好戰後者反戰,名符其實的眾聲喧嘩。
曾經我好奇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一本她的著作嗎?但亞歷塞維奇看似不在場卻又時刻存在,因為她正是第一聽眾,沒有她的紀錄與整理,或許我們永遠無法得以窺看這段被人認為是「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背後,真實的人民思想。
以下四本是來自「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五部曲」,由亞歷塞維奇耗時多年訪談,橫跨二戰、車諾比核災至蘇聯解體的歷史見證。除了《鋅皮娃娃兵》我尚未看過以外,這段長達七十年的真實聲音們,不僅讓我們看見一場理想中的社會主義如何殞落,更看見在地圖邊界不斷轉移、有些地方被硬生換上新的國名後,那些「人」在哪裡。
那個時候她們還不知道,吵著要上前線,若有機會倖存,回來後也不會是英雄,而是被要求閉口不談所謂戰場上的真相,成為沒有聲音的女人......
「我從前線回來時,頭髮全白了,那時我才二十一歲。」
亞歷塞維奇用了四年時間跋涉全國各地,尋訪數百名從二戰前線歸來的蘇聯女性,從數百卷錄音帶與筆記中真實紀載她們的戰時血淚。讀這本時數度要放下好幾次。169位(沒記載的甚至更多!)早已年老並身心受創的女兵,等了40年,才終於有辦法講述那被掩蓋的真實。
從小細節中讓我難過的幾段,在於戰場上的女性從一開始的怕死,到最後疲累過度,只剩下一種擔心:「我死後的樣子會不會很難看?」儘管被笑,但那是戰場上真實的女性恐懼-不想支離破碎的離去。
在男人於戰後被視為英雄、傷疤被視為勳章的同時,女性卻開始另一種戰爭。一種必須要溫柔婉約並安定顧家的戰爭,一種必須忍受被批評是戰時勾引男人的蕩婦的戰爭。這樣的戰時真相被蘇聯掩蓋,在國家和男性的雙重壓迫下,她們只好強行隱瞞,並以「充滿時代精神,散發著報章雜誌的味道」的形象來讓自己能繼續活下去。
如此真實的故事在當年卻未能順利出版,反而被書籍檢查員訓誡:「看了您的書,就沒有人願意去打仗了,因為您筆下的戰爭太可怕了。為什麼裡頭沒有英雄?」
「戰爭——這是我的歷史課本。我的孤獨,我錯過的童年,童年從我的人生中一閃而過。」
與《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一樣,是集合 101 個人口述發生二戰的當下,僅存的回憶,只不過主角不是女人們,而是當時年僅 2~15 歲的孩童。無法一口氣看完的,不僅是當時留在孩童身心深深的創傷、親眼目睹親人如何以最殘酷的方式離去,更是在他們惋惜那瞬間就失去的童年,長大仍想用最純真的方式彌補。
比如兒時好不容易與姊姊從戰火中倖存,長大以後,知道姊姊生了個女兒,這位妹妹便想著要送什麼禮物好?
「布娃娃。」
「我問的是,要給你什麼禮物,不是說要給你女兒。」
「我說的就是,給我買個布娃娃吧。」
這些時代的最後見證人,長大後才發現當年未能長大的小孩,始終放在自己的上衣口袋,用最想要的方式來思念自己的童年。
「我們,是車諾比人;你們,是其他所有人。」
曾有被改編成影集《核爆家園》的《車諾比的聲音》,是我第一本接觸到亞歷塞維奇的作品。1986 年4 月位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事故後,改變了整個世界甚至於蘇聯政權,亞歷塞維奇採訪了核災受害者、家屬與清理人等,每則都是對話或短篇,拼湊出車諾比事故前後對普通人的劇變。會用「拼湊」一詞,是因為當時的政府與醫療單位隱瞞了所有紀錄。
曾被外界看不穿的神秘車諾比,透過這本書並沒有變得更加透明,反而陷入了一則則身歷其境的人的故事中,混亂與悲傷,還有充斥30年的謊。
「那天晚上我聽到聲響,探頭望向窗外,他說,反應爐失火了,我馬上回來。我沒有親眼看到爆炸,只看到火焰,所有東西都在發亮,火光沖天,煙霧彌漫,而他一直沒有回來......」
書裡米拉口述了她摯愛的丈夫遭強烈核輻射而漸漸「溶化」的死法,在影集裡驚悚的呈現了。那是米拉不惜一切代價,賄賂與說謊,才能偷進到醫院見到丈夫從看似正常直至痛苦死亡,卻仍無力回天。
瓦西里事後被政府封為英雄,連同首批沒穿防護衣便進入火場救援的那十多名警消一起,但對米拉來說,她只要一個平凡、還能跟她一起牽手逛街的丈夫,以及真相。
「我曾經害怕真相的代價,而現在我只會問,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我們對於輻射污染仍了解不多,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即便社會再怎麼先進,隨著人心叵測,說出真相,可能會引起人們恐慌與破壞,所以我們寧願相信謊言,甚至成為謊。然而真相並不會因此而消失,謊言的代價,透過車諾比核災後知道,那是我們永遠償還不起。
「如果你長期受到壓迫,接著獲得自由,那你的自由會是空洞的,是會讓你感到受傷的。你已經習慣被壓迫了,而這是因為你要防止自己徹底自暴自棄,所以你必須學著在壓迫下生存。」
此書是亞歷塞維奇耗時三十年,訪談超過千人,集結出橫跨蘇聯解體前夕以致往後二十年的故事。(也最厚)我很有幸讀到這本 21 世紀百大好書!它橫跨的不只是一段歷史的興衰,更看見一種可能的烏托邦,如何透過真實生活在其中的人民一一敘說。
最讓我佩服的,仍是亞歷塞維奇運用強大的整理與調度能力,將眾人的「聲音」完整呈現,並且在各自的立場與觀點中來回論述。我一直以為共產或獨裁政體就是迫害人民,資本主義與自由經濟才能憑藉個人之力,爭取到更好的未來。但當共產垮台導向資本主義的過程,卻對一個國家數百萬人民造成難以抹滅的痛。當時代被暴力移轉,所謂「更好的世界」究竟該怎麼定義?如果我已經認為所處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何須再抱持著未知的希望?
而讓他們驚恐的,還有「紅色的人」被留了下來,好不容易撐過所謂新自由時代,以為紅色的血流盡了,卻再次看到年輕人手裡捧讀馬克思、列寧思想,是否又再次感到被時代拋棄?
「1917年革命之前,亞歷山大格林就曾寫道:『未來並沒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百年過去了,未來又一次沒有到位。出現了一個二手時代。」
非常喜歡書名的由來,從形式上來看我們確實是由亞歷塞維奇之手,才看到這些訪談;但同時,那些敘說的人也彷彿在談論那不是自己的、二手的記憶,因為現在的他們,並沒有好好活過。
而看完書想讓我自問的是,當現在的我們以為擁有一切,就能造就未來幸福時,有沒有可能就是讓我們空虛的主因呢?
「我寫了五本書,但是我覺得它們其實同一本書,一本講述烏托邦歷史的書。」
亞歷塞維奇運用了獨特的口述紀實文學,將這些著作不流於一般歷史文獻,而是更有真實感情的呈現出來。一翻開書本,俄羅斯人民曾經的熱血、畏懼、反抗與消沉,都透過書頁而聽得見。
為什麼現在還要觀看一個看似與我們無關的遙遠國家、又是已成為歷史的故事?我想,那是因為得以讓現在的我們慢下來思考,要如何面對過去,才得以用現在的腳步踏實地走向未來。也讓我們明白,這世上不存在一種永久政權、一種歷史事實,隨著時代的各種變因,若只將一種主義套用到一個國家的發展,怎麼想都是太便宜行事了。
不是歷史專業,也尚未有能力去分析這個人稱戰鬥名族的政權演變,大概是我目前寫過最難的作者特輯QAQ。但對亞歷塞維奇筆下那些小人物們的真實心聲卻很有共鳴,不管時代如何移轉,這些不會呈現在數據上的資料,將永存於閱讀的人們心中。
畫說 IG 上有編排成圖文的版本,更有讀友們在下面的留言,如果你也喜歡亞歷塞維奇的書寫,歡迎來畫說 IG 一起交流互動!做這類的特輯總是吃力不討好,許多敏感與政治字眼更可能被降觸及。然而再看一次亞歷塞維奇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後的感言,依然非常受到觸動,她想好好記錄這些「真實」,而我也想好好記錄這些我看完的「真實」。看到喜歡的書別人也有共鳴時,也會覺得更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