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碩博士生:用 Obsidian 學術閱讀,不同階段有不同玩法】

Obsidian 是學術閱讀的神器,但它的使用策略隨著你的研究進展也應該有所變化。不同的研究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專注點,幫助你最大化效率與成果。 以下是三個階段的 Obsidian 策略,看看哪個適合你:


▋1. 初學者階段:專注建立基礎執行力

• 目標: 快速啟動,習慣記錄和整理文獻,不用在工具上過於糾結。

• 策略:

1. 簡單起步:

• 建一個「文獻筆記模板」,包含:文獻標題、作者、摘要、核心貢獻。

• 每次閱讀完一篇文獻,記得填好模板,讓筆記有條理。

2. 專注輸入:

• 用 Obsidian 的簡單 Markdown 記錄筆記,不用太花俏,能快速記下重點就好。

3. 每日整理:

• 每天花 10 分鐘整理新加入的筆記,形成清晰的資料庫。


避免: 花太多時間學習 Obsidian 的進階功能,先把基礎用好。


▋2. 進階者階段:專注策略化管理知識

• 目標: 優化文獻整理與跨文獻的知識連結,讓筆記成為研究策略的支援系統。

• 策略:

1. 用「雙向連結」建立網絡:

• 在筆記中用 [[連結]] 連接相關文獻,形成知識網絡,幫助發現不同研究之間的潛在關聯。

• 比如:一篇文獻的方法部分可能可以應用到另一個研究中,建立連結方便未來檢索。

2. 主題標籤與分組:

• 用標籤(tags)如 #方法學 或 #理論框架 來分類筆記,便於快速檢索和篩選。

3. 搭配圖譜視圖 (Graph View):

• 使用 Obsidian 的圖譜視圖功能,檢視文獻之間的網絡結構,幫助你從策略層面規劃下一步研究。


避免: 不要過度連結或標籤,保持簡潔,否則會增加檢索負擔。


▋3. 專家階段:專注提升心態與長期積累

• 目標: 讓 Obsidian 成為長期知識管理與創新工具,支持更高層次的學術創作。

• 策略:

1. 智慧卡片 (Zettelkasten) 策略:

• 把文獻筆記拆分成小型、獨立的「智慧卡片」,每張卡片只包含一個核心觀點,方便未來組合成新的想法。

• 例如:「文獻 A 提出的假設 X」,「文獻 B 反駁假設 X」,用連結構建推理鏈條。

2. 項目導向筆記:

• 建立專案文件夾,將筆記按論文或研究課題分組,便於隨時調用資料。

• 在專案中直接引用已建立的卡片,減少重複整理的時間。

3. 長期觀點與反思:

• 每周或每月總結你的筆記網絡,思考新的研究方向或尚未解決的問題,幫助你聚焦核心問題。


避免: 不要讓筆記管理成為你的壓力源,保持簡單實用即可。


結論:用 Obsidian 的方式,隨著你的研究階段而進化

• 初學者: 把 Obsidian 當成快速記錄與整理的工具。

• 進階者: 建立知識網絡,幫助你的策略規劃。

• 專家: 長期積累,透過智慧卡片系統打造創新能力。


記住,工具的目的是支持你的研究,而不是讓你卡在管理工具上。選擇適合你階段的方法,讓 Obsidian 成為你學術路上最得力的助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