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一生展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雙重身份。他既在倫敦的街巷間穿行,也在王宮內昂首闊步;既深知平民的疾苦,也洞悉貴族的生活。他以劇作探討君王的內心世界,揭示皇權的真實面貌。在權力、戰爭、死亡、善惡、孤獨與愛的主題中,他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讓人們感受到人性的深刻與複雜。他一生創作了兩部敘事長詩、一卷十四行詩(共154首),以及37部戲劇,這些作品成為數百年來不斷被研究的經典。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故鄉辭世,為後人留下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皆大歡喜》、《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暴風雨》等不朽之作,並成為“偉大”的代名詞。
莎士比亞出生於英格蘭中部雅芳河畔的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據說,他的父親曾在當地擔任議員和市長,參與了一場改革。這場改革雖未曾被視為偉大壯舉,卻意外地成為成就莎士比亞的契機:隨著奇蹟劇與神秘劇的式微,十六世紀九十年代的倫敦掀起了進入劇場觀劇的熱潮,正是此時,莎士比亞開始了他的戲劇生涯。
普遍認為,莎士比亞曾在當地的文法學校接受教育,在那裡他學習了歷史並接觸了古羅馬的詩歌與戲劇。他初到倫敦時,在劇院中從事打雜和為紳士們看馬的工作,隨後成為了一名僱傭演員。與同時期“大學才子派”的戲劇家相比,莎士比亞的平民背景使他顯得格格不入,但他對戲劇創作充滿熱情與雄心。這引來當時著名“浪漫喜劇專家”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的不滿,後者在一篇文章中譏諷莎士比亞為“借用我們羽毛而光彩奪目的自命不凡烏鴉(upstart crow)”。
莎士比亞的第一部歷史劇《亨利六世》雖非經典,但因其傳達的“停止內戰”思想而受到統治者青睞。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鮮明人物形象和他對語言的創造性運用,深深影響了英語的表達方式,從詞彙到句式節奏,無不潛移默化地塑造了英國的民族性格與自我意識。
作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巔峰之作,《哈姆雷特》(Hamlet)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解讀。在這部以王子復仇為主題的悲劇中,哈姆雷特的形象從十七世紀的英雄王子,到十八世紀擁有“敏感心靈”的複雜人物,再到浪漫主義時期強調的“智性力量”,呈現出不同時代的多重面貌。該劇的主題圍繞死亡展開,甚至在解構主義的視角下顛覆了線性結構,進一步與政治和意識形態建立聯繫。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曾說,莎士比亞“發明”了人類,成為生活的“強大先驅”;如同莎士比亞在《馬克白》中所言:「人生不過是行走的影子。」
關於莎士比亞晚年的生活,我們知之甚少。1613年6月,在《亨利八世》的上演中,一場意外大火燒毀了環球劇場,而莎士比亞並未參與其後的重建工作。他早在數月前便於倫敦黑衣修士區購置了住所,但不久後便返回故鄉斯特拉特福。1616年3月,他已開始與律師起草遺囑,幾乎將女兒朱迪絲排除在外(可能因不滿其婚姻),並將“第二好的床”遺贈給妻子安妮。這一決定引發了無數猜測,為他神秘的一生增添了更多謎團。不足一月後,莎士比亞抱病離世,終結了這位文學巨匠的傳奇人生。
莎士比亞的影響力跨越時代與文化,成為全球文學與戲劇的標杆。他的語言創造性重塑了英語的表達方式,並以永恆的思想和人物形象,使後世觀眾與讀者得以共鳴。無論是劇場還是學術領域,莎士比亞的遺產始終提醒我們 : 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戲劇家,更是人類精神與創造力的象徵。
資料參考 : 《莎士比亞傳》、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