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誕節臨近,各方好友的活動也開始約得七七八八,甚至是八八九九。
左先生也是十二月生日的,所以十二月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比較歡樂的月份。儘管生日禮物和聖誕禮物可能都是被組合成一件禮物就是了。
友人的聖誕聯歡會,隨着很多朋友都已經有了小孩子,加上疫情後,我們已經很少會選在一位朋友家中舉辦。大家都習慣了比較高規格的消毒流程,有時候為了不為難主人家善後,我們都偏向在外邊舉行好了。
但在外舉行又因為很多餐廳有用餐時間,有些又要先預付按金,加減人數也有一定難度。試過一次,一間五星級飯店的西式吃到飽,竟然在沒事先通知下,用三張二人桌拼成六人桌,再在首尾兩邊多放兩個位成為八人桌,但是大家的餐紙餐具是嚴重重叠的!如果沒能提供就早點說嘛,我們一早就說好是八人,弄得那次真的有點掃慶。
筆者很多時也會有機會成為活動搞手,壓力大又不討好,有些朋友又喜歡彈弓手(即是應承出席然後不出席,或者說不出席又臨時出席,甚至有些答得模棱兩可)。有時候真的弄得很頭痛,畢竟餐廳也不是一定能滿足我們臨時加減人數的操作。但為了最後能成事,我還是每每嘗試滿足各持份者的期望。
除了場地,活動裡的不同環節也是要花點心思。除了上一篇說到的交換禮物可能是指定活動外,也可能是抽獎。雖然說抽現金是最實際的,但如果全部都是現金不免太庸俗。現金代用券也不是人人喜歡,加上為了預防有些善忘的朋友連禮物也忘了帶來,一些打底的禮物還是得預備(左先生是每次都會準備2至3份,如果用不着就拿回家自用的,但成本也是我自己付出),我發現忘了買禮物前來,或者買了卻忘了帶出門的朋友真的大有人在。
記得以前在一家日資公司做部門主管,也是在平安夜中午在公司搞自己部門的聯歡活動,也為了炒熱氣氛也是即興拿現金出來加碼抽獎。但當天叫外送,有很多公司都是同時間舉行吧,那些外送的食物不是早早就到了,就是遲了一個大到。還好我們那時行過對面的百貨公司就5分鐘路程,也可以在哪裡的超市買很多現做的壽司撐一撐場。
近幾年大家都比較喜歡去一些戶外吃到飽的燒烤場。一個定額開爐費後,就只計算每人入場費,而且沒有時限,當然名貴食材就沒有了,但如果氣溫夠冷也是蠻有聖誕氣氛的。我最喜歡就是下午2-3時開始入場,輕輕鬆鬆的準備,然後等朋友們慢慢到場(我通常都約朋友4-5時才到)。除了方便自己做場地準備外,也方便自己燒好一些東西等大伙兒來到有得吃。(好啦,我不否認我是有「先吃為敬」,免得待會處理環節沒時間吃東西)。
去年因為剛巧遇着一個寒流,在戶外地方可能攝氐3度也沒有,我們預先燒好的東西基本都「冰」了回去。然後我們去買了一個燒烤網回來重新炒熱,甚至有朋友仿如在夜市擺攤燒骰仔牛般「怒炒」了一堆食物。
聯歡當然不能沒有酒。我也很順理成章的成為選擇酒的一員(好歹也是合格的清酒唎酒師和讀過紅酒WSET課程),在有限的預算買性價比最高的酒款,在這些場合,老實說都是以量取勝的了。
記得以前有一個笑話,就是一位副總監在公司的聖誕聯絡會中因為喝了太多餐廳提供的紅白餐酒而要兩個同事左右扶助下去了洗手間嘔吐的事情,一直都在業界流傳了很久。當天我也在場,我當然知道那餐廳的酒真的蠻過份的,已經不是討論好不好喝的問題,是已經去到討論是不是變了質的問題。
友人聽我說了那件軼事,問道:「那後來那個副總監上班時豈不很丟臉?」
我笑道:「還好副總監為人不錯,所以大家在星期一上班都仿如沒事的沒有再提。」
友人再說:「你不是說他也是愛酒之人?為何喝不出固中的酒水有問題?」
我向友人說道:「我們猜他是因為開初喝了其他人帶的紅酒,所以舌頭多少有點麻了。沒為意之後是狗尾續貂的,他不斷要去不同的檯敬酒,越飲越多,越飲越麻,差點就酒精中毒了。」
我補充說:「像我這種酒鬼,有清酒時不喝紅酒,有紅酒時不喝啤酒!如果有一天你見我在某個場合默不作聲的忽然不喝店方提供的酒,你最好也放低你手中那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