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風與台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一兩年發現一個現象──愈來愈多日本和韓國的藝術創作者來台灣取景,以展現復古風格。對此筆者想針對復古風(Retro)發表一些淺見。

講到復古風,筆者首先得先從歌曲這塊開始敘述。在兩年前偶然接觸到日本的City Pop和80年代的美國歌曲後,便在相關的維基條目上偶然看到「蒸氣波」(Vaporwave)一詞,順著脈絡去了解後得知是興起於2010年代的一種曲風。「蒸氣波」這種曲風與其說是原創,更像是把過去的歌曲以Lo-fi或重低音的方式Remix一遍,調整好曲目的調性以後再以珂拉琪式的圖片當成「專輯/單曲」封面。

一般Remix是指DJ為了將數首曲目能夠順利地連貫在一起,而編製出的「過門」橋段,而蒸氣波常見的Remix手法則有:更加強化的重低音節奏、消音式收尾/停頓、Lo-fi(刻意降低音質,或者收音機/電話式的音效)、只針對某段能形成「耳蟲效應」(俗稱洗腦音樂)的曲段剪輯下來,並重複撥放、曲目在過程中加速/減速(俄式音樂常用手法)等。蒸氣波除了有代表性的Remix手法外,圖片製作也有標誌性的特徵,比如希臘雕像、粉色調發光網格背景、Microsoft XP的頁面等元素,作者再將其一拖拉庫地合成在一起。選曲方面偏好1980年代的美國和日本歌曲。

後來大概過了五、六年,開始衍生另一種風格叫做「新未來放克」(Neo Future Funk)。此類曲風的Remix手法和蒸氣波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是選曲上的調整及封面風格的改變。選曲上更偏好改編日本的City Pop歌曲,而封面則開始轉變成動漫風,最常見的有GIF式的老動漫人物、抑或是作者自繪(現在可能還多了AI合成這塊)的動漫風人物,畫面背景則從粉色調發光背景,轉變成夏日海灘或東京都會區夜景這兩個風格為主(正好City Pop的曲風就符合這兩種風格)。

上述是復古風音樂的部分,接下來要來講復古風拍攝/畫面,而這個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復古風與台灣。

復古風的畫面依然和音樂的部分一樣,主要是向1980年代的風格取經,筆者認為畫面的部分可以再擴大一點年代,包括1970年代的Disco及1990年代的港風。特效方面會刻意壓低畫質,畫面中的人物也會盡量穿得像1980、90年代的流行服裝。真正屬於那個年代拍攝的畫面,確實畫質不算好,只不過刻意壓低的低畫質特效,始終和因當時的技術所限而拍出的的畫質有些落差。這或許是種說不上來的韻味吧。

拍攝復古畫面,取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台灣恰恰在這方面提供豐富的素材——因為在台灣,無論是都會區還是農村,總是會留下許多較老陳的建築物。有人說是都更不徹底,也有人說台灣人不在乎街景的美感,還有的人從制度層面看到台灣保障土地私有制。筆者相信這些都是構成今日台灣能有如此多「復古」街景之故。

筆者依然記得幾年前的時候,台灣的這種復古味是被唾棄、不太被接受的;而今天,卻有許多遠朋到此取景。認真思索片刻,「復古風」或許就是類似中國大陸所說的「回憶殺」吧。

而人會開始憶起昔日往常,實則是種對現況的不滿。

各位鄉親序大,大家平安。我是Koan。頭起先自我紹介一下。 我對台南來,毋過我毋是台南(府城)人。 這個沙龍是我的課堂紀錄kah抒發心境的所在,課堂有足濟款主題,希望會當和無仝款的人作伙討論知識;抒發心境是分享我看著的代誌,大家就當做leh讀故事。 我先寫到遮,多謝大家勞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ng Time No See 和以斷捨離為目標的內自省。
本文為介紹筆者喜歡的短波電臺,以及講述支持保留廣播電臺的原因。
本文為簡單介紹FM、AM和SW三種廣播電臺的差異,以及分享筆者接收到北韓電臺訊號的經驗。
Long Time No See 和以斷捨離為目標的內自省。
本文為介紹筆者喜歡的短波電臺,以及講述支持保留廣播電臺的原因。
本文為簡單介紹FM、AM和SW三種廣播電臺的差異,以及分享筆者接收到北韓電臺訊號的經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方格子12月徵文活動-🔔 叮咚~時代的眼淚:投稿懷舊主題,vocus 送你經典「偉士牌樂高」!已經進入下半月,有興趣還沒投稿的朋友,可要注意截稿時間唷 !
本文(上篇)介紹七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伍佰&China Blue、亂彈、糯米糰、拖拉庫、Why Not、鐵之女、刺客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這部動畫是我對奇幻世界的啟蒙作品,也讓我開始對奇幻世界裡的一切感到興趣,比起現在的動漫作品,它沒有華麗的畫面和角色設計,也沒有那種可以一擊必殺的主角光環,有的卻是最真實的實力冒險,主角從一個村落的小人物,經由和朋友們的一路冒險,最後成為整座島嶼的英雄。
方格子12月徵文活動-🔔 叮咚~時代的眼淚:投稿懷舊主題,vocus 送你經典「偉士牌樂高」!已經進入下半月,有興趣還沒投稿的朋友,可要注意截稿時間唷 !
本文(上篇)介紹七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伍佰&China Blue、亂彈、糯米糰、拖拉庫、Why Not、鐵之女、刺客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這部動畫是我對奇幻世界的啟蒙作品,也讓我開始對奇幻世界裡的一切感到興趣,比起現在的動漫作品,它沒有華麗的畫面和角色設計,也沒有那種可以一擊必殺的主角光環,有的卻是最真實的實力冒險,主角從一個村落的小人物,經由和朋友們的一路冒險,最後成為整座島嶼的英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蒸汽波是出現於2010年代,屬於網路及數位科技領域的美學,也是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統稱,愛好者多為千禧世代年齡層。當前學界已有多種研究,近年更演變成視覺文化的基調,帶動各種根本上挪用大量蒸汽波元素的復古流行活動,對當代流行文化有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說到龐克搖滾,多數人很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紐約 CBGB 俱樂部黏稠髒亂的地板或海洛因泛濫的倫敦,但日本東京的明亮都市燈光和繁忙街道也同樣蘊藏著龐克的粗獷風格。自流行音樂誕生之初,日本音樂人便汲取西方音樂的影響,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音樂作品,而在龐克音樂革命方面,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肩眾多西洋樂團。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任選 3 張即享 95折、5 張可好禮二選一】我們決定挑選這些年來「入圍葛萊美獎級」的經典作品,重新製成 LP 版本,供愛樂者們收藏。當然也少不了美妙的三重奏,和音樂鬼才范宗沛的最新創作,喜愛黑膠的朋友們請別錯過囉!
Thumbnail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
Thumbnail
蒸汽波是出現於2010年代,屬於網路及數位科技領域的美學,也是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統稱,愛好者多為千禧世代年齡層。當前學界已有多種研究,近年更演變成視覺文化的基調,帶動各種根本上挪用大量蒸汽波元素的復古流行活動,對當代流行文化有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說到龐克搖滾,多數人很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紐約 CBGB 俱樂部黏稠髒亂的地板或海洛因泛濫的倫敦,但日本東京的明亮都市燈光和繁忙街道也同樣蘊藏著龐克的粗獷風格。自流行音樂誕生之初,日本音樂人便汲取西方音樂的影響,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音樂作品,而在龐克音樂革命方面,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肩眾多西洋樂團。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任選 3 張即享 95折、5 張可好禮二選一】我們決定挑選這些年來「入圍葛萊美獎級」的經典作品,重新製成 LP 版本,供愛樂者們收藏。當然也少不了美妙的三重奏,和音樂鬼才范宗沛的最新創作,喜愛黑膠的朋友們請別錯過囉!
Thumbnail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